怎样保护好幼儿的好奇心_学前期(3-6岁)

0
回复
149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19 00:3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好奇是人的天性,求知是人的本能。幼小的孩子可以说个个好奇、好问、好探究。好奇心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和内驱力,是幼儿探索科学的奥秘,是将来创造的种子。因此,我们必须保护好幼儿的好奇心。

幼儿对周围的客观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汽车笛笛,它会跑出来看看;见到冰块,他会好奇地摸一摸;看到蚂蚁搬家,一看就是一个小时,这种好奇心是孩子思维发展的基础,更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源动力。有些家长遇到自己不懂得问题时窘迫不堪,手足无措,匆匆敷衍了事;有些家长遇到孩子接二连三的发问就容易失去耐性,甚至因此厌烦呵斥孩子:“不准再问了,讨厌!”或者加以嘲笑:http://www.jy135.com/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不懂,真笨!”岂不知也许就是这么一句话,导致了孩子今后羞于启齿,扼杀了他们的好奇心,埋葬了他们勇于质疑的精神。因此,不管孩子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可笑,孩子的见解显得多么荒唐离奇,教师和家长也不要置之不理,或讥笑他们。应该满腔热情地对待孩子,然后再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引导孩子正确的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孩子本身就具有好奇、探索的本性。比如幼儿新买来的玩具,他们不仅玩不释手,甚至会把玩具拆开,想看看什么东西使小汽车自动地跑,什么东西使小闹钟定时响。这时作为成人千万不要认为孩子是在故意搞破坏、捣蛋,来硬性制止孩子。孩子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才会有这样的探究行为,因为在这种探索中可能会有牛顿、爱迪生的智慧,也可能是孩子未来科学思想的开端与起源。所以家长和老师尽量为幼儿提供方便,不要因怕弄坏东西而粗暴制止,应引导孩子将物品的零件装配起来,恢复原样,同时告诉孩子什么东西不可以拆,什么东西可以拆,什么东西不可以乱摸乱尝(电器,药品)让危险远离孩子。这样才不至于把孩子宝贵的探索精神泯灭,他们的求知欲才会得到满足。

对于幼儿的好奇心,教师和家长都应采取积极的态度,鼓励孩子的探索精神。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对儿童的六个解放,即解放幼儿的嘴,解放幼儿的双手,解放幼儿的大脑,解放幼儿的时间,解放幼儿的空间。从而达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促进幼儿独立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