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发表博彩类、私服、色情、赌博、诈骗、违法广告等一切国家法律禁止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禁言并清空帖子,严重者报公安机关处理!

幼儿阶段 应当“教什么 ”_幼儿时期教育问题

0
回复
201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19 00:3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段时间一直有个问题困扰着我,那就是幼儿阶段究竟应当“教什么 ”的问题,即为幼儿的未来发展奠定一个什么样的基础。 大纲中提到,再考虑“教什么”的问题时必须把握以下两点:一是教育的即时效应和发展的潜在性问题。二是培养终身受益的品质。

是的,过去我们很重视教育的即时效应,一次活动要追求一个明确的结果,一个阶段要实现一个预定的目标,在评价活动的效果时也把目标的达成度作为唯一衡量的标准。于是,我们看到许多促进孩子超前发展的教育模式,填鸭一般的知识灌输和严肃的技能训练。当我们看到有的孩子提前4、5岁学了拼音,5、6岁就背九九乘法口诀,会做100以内的加减法,入小学前就认识上千个字,我们会做何感想?也许这使我们相信,孩子的潜力大的很,只要教的会,何必要等待?教与不教就是不一样,孩子的知识和技能大大超过没有被训练的孩子。那么联系训练的即时效应和发展的潜在性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些问题:这样的发展优势持续多久?催熟的孩子又有多少后劲?究竟何种类型的早期经验影响决定着以后的发展,是知识技能提前获得的外显事实,还是一种内隐着的潜质?孩子在获得我们所要求的训练结果的同时,有没有同时滋生出其他被忽视的隐患?
http://www.jy135.com/
纲要中指出这样急功近利的提前灌输知识和训练技能,至少问题存在三个方面:一是违背了孩子发展规律训练,孩子被迫付出的努力太大,使孩子牺牲了个性发展的机会。二是过于超前训练所获得及时效应意义不大,有些知识和技能在孩子以后成熟到一定程度时再给予是轻而易举的事,刻意的加速发展不恰当的拔高使孩子过早成熟,以幼儿的方式塑造婴儿,以小学的要求规范幼儿,是发展的前一个阶段没有获得充实就产生跳跃,这种效应难以长久。三是训练者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和所运用的强制性方法对孩子的影响,使孩子被压抑的兴趣和紧张焦虑的心情,久而久之将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健康。我们“教”让孩子变得被动的学,让孩子变得“厌学”。所以纲要中一再强调“教育必须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