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共场合,孩子总是会做一些让人忍无可忍的事——做鬼脸儿,出怪声……旁人哄堂大笑,你却觉得颜面扫地。这究竟是为什么?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像这一类的恶作剧,在四五岁的孩子身上可以说是层出不穷:
* 在幼儿园的中班里,老师刚刚转过头,小淘气就又吐舌头又挤眼,惹得小朋友们哈哈大笑;
* 明知道屁股会挨巴掌,却还是要在人前说些“傻瓜”、“笨蛋”之类不怎么文雅的字眼 ……
为什么我们四五岁的孩子要说这些不怎么文明的词,或要做这么多可恶的事情呢?有没有想过,他们这样做,也许仅仅是为了想成为我们注意的焦点?一幅有趣的漫画,画面上,女孩儿问:“你非要这副打扮吗?”男孩儿回答:“这样大人们就理我了。”这幅画很准确地表达了小孩子恶作剧的心理。 虽说孩子小小的心思是可以理解的,但问题是,这毕竟有点不那么合乎礼仪。怎样做才能有效地控制这些创作恶作剧的小“艺术家”们呢?
* 别一留神充当了热心观众
虽说四五岁的孩子对在公共场合哪些行为可以做,哪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为了成为注意的焦点,他还是会想尽“花招”。无论事后会受到什么惩罚,大人间叽叽喳喳的评价声,小伙伴咯咯的笑声,都会使他得意非凡。如果你在这时候高声大气地批评他,甚至动起气来,他的小心眼会得到更大的满足。不管怎么说,他的目的达到了,是不是? 因此,当孩子出现恶作剧的行为时,家长一定要保持冷静。 1 2 后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