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翔,男孩,刚入小班。
观察实录:开学后第二周,我去小3班上课,一个可爱的男孩在课堂上喜欢大声地回答问题,阳光、自信招人喜爱。可是国庆节后,请了半个月病假的他来到幼儿园后却明显地变得爱哭,表现在早上来园时总有点依恋父亲,舍不得父亲走,并再三念叨:“叫爸爸早点来接。”而且紧紧地抱着自己家里带来的毛绒玩具——海宝。做操、上课、吃饭、睡觉都是海宝不离手。他还变得易哭,对自己的东西顾得很牢。有一次,海宝不见了,他急得不停地哭。
最近,看到他在班级老师们的呵护下又重回到最初时的活泼快乐了。
二、思考与分析
为什么原本很阳光的孩子后来变得爱哭了呢?原来小班孩子的情绪还处于不稳定期,尤其是在刚开始适应幼儿园生活的时候他病了,两个星期不上幼儿园,对幼儿园感到了陌生,重回幼儿园意味着又得重新适应幼儿园生活。再加上身体上的不适带来的一些挫折和家人在生病期间特别的照顾让他变得有点脆弱了。
许多孩子在情感上有自己的依恋物。孩子过分依恋物品,一般原因有:
1、孩子天生就有一种与父母亲近的本能,总希望能呆在父母温暖的怀抱中,得到父母的爱抚,与父母有身体上的接触。一旦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他就会将依赖转移到具体的物品上。
2、孩子被过度地保护起来,缺乏社会交往的经验。被禁闭在家中的孩子缺少朋友,内心非常孤独,同时又渴望与他人交往,在不能实现的情况下,就会在想像中与一些能寄托自己感情的东西交朋友。
3、孩子不够活泼、开朗。有的孩子天性腼腆、害羞、害怕与人交往,只能从一些物品上找到情感的寄托。这些物品让他们感到安全、放心。 1 2 后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