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幼儿教育18年了,我一直在思索这样的问题:相同的执教人,相同的教育环境,相同的教育手段,为什么没有一对或一群孩子有着相同的性格呢?(我们一般带一茬孩子是三年)用一个时间对比来看:孩子只有晚上和周六周日接触家长,其余五天在幼儿园里,三年扣除节假日、生病日、休息日,是老师接触孩子长?还是家长接触孩子时间长?当然是老师了。可是孩子的语言、饮食、个性等等为什么还是偏重其家长呢?(虽然幼儿园教育能改变一些,但不可能彻底改变。)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说过这样的话:一个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操纵在掌权人手里,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手里。
一语道破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长期、全方位的老师。家长的言谈举止、文化程度、品德修养,无时无刻不再影响着孩子。幼儿期是人一生个性、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所以家长朋友们不要误认为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教育是老师们的事,自己不闻不问。经常听到家长这样说:再不听话就打电话给老师,告诉你们老师。。。。。。
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孰轻孰重?我个人认为,50%的家庭教育+40%的幼儿园教育=90%的幼儿期成长过程,剩下10%是社会大环境的潜移默化作用。
如果赞同我的意见,我们一起来探讨家庭教育如何进行吧!因为我也是一位母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