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一过去,甜鑫的年龄可就是五个年头、四周岁整了。面对着一天天长大的她,面对着她那一堆子书,我坐在地上一本本的翻着。真的是好久没有这么用心的去仔细查看她那些书了,每次都是买回来后就和她一起看,看完后再换下一本,全看完了再回头来再看、再买。这一次,我翻完后想了半天,觉得真正属于孩子的书的种类太单一了。也许是因为这之前她还小还只能看得懂图片和听得懂简单的故事。四岁,这已经是学龄前的年龄了,他们不再叫幼儿了,已经是儿童了。所以,简单的图画、直白的故事,已经满足不了孩子的需要了。如果执意要给他们继续读下去,孩子就会不再想动脑筋。
他们这个年龄正处在喜爱模仿的阶段,甜鑫就经常模仿书里听来的语句和新词来与我说话。因为也常给她念童谣,所以她的听音辨识的能力也还行,经常边玩边自己念些押韵的自编语句。可是,这些现在很明显这些全满足不了孩子的需求了,虽然我也常读点散文给她听,但这些全是我个人的喜好,也有点太女性化了。想让孩子在阅读上能够接触到更广泛的内容,这些还远远不够。
于是,我接受了孩子的爸爸的意见--他曾经用男性的思维方式为孩子选购的科学类、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因为男人和女人在大脑的构造上完全不同,所以我一看到这类的书籍就“头疼”,这就是为什么男孩的数理化要普遍的比女孩学的好,男孩、女孩从小就对各自身边的事物,书籍的分类有所偏好,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孩子们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就好像:男孩靠左,女孩靠右。因为固化了导致不再想去参与另一边,致使孩子们思维不够全面和多元化。现在我想想孩子的爸爸是对的,在满足了宝宝喜爱听故事的前提下,再为他们提供一些更多类型的书,这不是更好吗?
故事书,还是要给他们看的,我的首选还是精致的绘本类。只是在内容的挑选上要多多用心了。不选直接又没什么意义的书籍给孩子。故事的内容选既能让孩子听得懂又能起到一定的教育意义或可以开发孩子的情商类书籍;再就是那些关于可以增加孩子同理心的社会情绪类书籍,让孩子从书中就能了解到社会情绪与其他人的情绪感受,为他们以后拥有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打下基础。其次,还会为孩子选读一些如: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动手动脑类的书籍,不管怎么选择,都要关注那些可以加强孩子的创造力和想像力的书。
这是我通过给甜鑫整理书籍后一点心得体会,为了避免买到闲置或不适合孩子这个年龄段读的书,也为了避免错过了好书,大家还得勤在网上搜索或到书店里多看。不是说,一切为了孩子嘛,那就请从书开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