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3 x7 ?% B) t7 h- m77岁的弥渡地方史学研究者盛代昌
: f( n9 J8 B2 R3 L7 u" O5月26日,本报刊登了山东青岛莱西市望城街道韩家屯村韩士仁珍藏的家传印字木刻,上面刻有“山东韩氏始祖朋,籍居云南大理府云南县韩家河村,洪武年间二世祖君汉由武状元节封平北侯,永乐年间我二世祖……”等字样,希望到云南寻找“韩家河村”的消息。1 N4 L+ e0 J! o
5月27日,晚报记者接到热心读者报料,弥渡有个韩姓聚居的韩家庄村,村前有条小河,与报道中提到的“韩家河村”颇为相似,晚报记者立即前往弥渡,进行了实地探访。+ G% A2 w+ g. k6 W( p+ r9 Q
韩家庄尚存古井古桥古寺
' }0 w4 W/ w& g# G% {5月27日傍晚,晚报记者在77岁的弥渡地方史学研究者盛代昌的带领下,来到了弥渡县红岩镇班局村委会韩家庄村。
& B( d9 g2 N( I6 g" K' W一条名叫“赤水江”的小河,环绕着村庄静静地流淌。据村民说,村里的古井是明朝时韩家建庄时修建,当时还有韩家祠堂、韩家戏院,现仅存遗址。而村里还有两座古桥、一座古寺,其年代可以追溯到南诏“白子国”时期。盛代昌说,古井是南诏时就兴起的“地龙井”,整个村子的地下水系是连通的。村里的“聚星寺”,在南诏时期的典籍里就有记载,清咸丰元年毁于大火,咸丰七年又重修。现在看到的寺庙底座,还是明代以前的。每逢红白喜事、娃娃百日,村民都要来此烧香祈愿。
7 k' ~, \9 E7 b @: t% A# V$ K62岁的村民韩学武说,“10多年前,我父亲(韩志)在世时,常跟我念叨,说我们的老祖公名叫韩文英,明朝时在大理府当府官,给三个儿子都建了庄,大儿子的庄子建在韩家庄,二儿子的庄子建在凤仪,三儿子的庄子建在腾冲。我们就是大儿子这一支的后人。”
. v* w+ \% \/ |' W* M“武状元”疑为“武德将军”
# p$ L& w4 h2 [" b据盛代昌考证:明朝时,现在的红岩镇这一片称为“银白川”,属于云南县管辖。“明朝时从云南县出去的韩姓,由于年代久远,后代记录下来的地名,不一定准确。”盛代昌说,“村与庄,为同意词。韩家庄村,村前有一条小河,是一个很明显的地理特征。在后代口口相传的过程中,被误传为‘韩家河村’的可能性很大。”
. K" W" {- d. h5 H* W据清道光年间修编的《赵州志》记载,明朝时取得功名的云南县韩姓人士,有韩萃轩、韩思贤、韩寰、韩述愈4位。韩萃轩“封武德将军,妻王氏赠宜人”,韩思贤“以军功任赵州知州,封奉直大夫,妻张氏赠宜人”,韩寰“封文林郎,妻将氏赠宜人”,韩述愈“明万历年间贡生”。% R7 t7 ^; B4 R$ E
盛代昌根据史料推测,韩家因为帮助明朝平定云南有功,被封了功名,在大理府做官,广置庄园,韩家庄是其中的一个。山东韩士仁的一世祖韩朋,极有可能是被分封到韩家庄的韩家人。其子韩君汉,因为考取了武状元,被封为“武德将军”,调遣到了山东。现在留居在韩家庄的韩姓村民和迁往山东的那一支韩姓,极有可能存在宗亲关系。
- Q) _- E* }$ I/ O( ?6 n说起本报曾报道的祥云韩晒经村,韩家庄村村民韩学武说,“以前曾听我父亲说起,老辈人传说,我们韩家的丫头,嫁到韩晒经去,那边的人跟着姓,成了韩家的人。”之前晚报记者在祥云韩晒经村采访时,村民韩向荣曾提起,小时候曾听老辈人传说有一个“韩将军碑”,是为一位姓韩的将军所立,但是不知道立在哪里。如果韩家庄村与韩晒经村果真存在姻亲关系,“武德将军”和立“韩将军碑”的这位将军,会不会是同一个人?首席记者 秦蒙琳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