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发表博彩类、私服、色情、赌博、诈骗、违法广告等一切国家法律禁止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禁言并清空帖子,严重者报公安机关处理!

把快乐还给童年_中国家庭式教育

0
回复
151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23 18: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家庭超前教育是时下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在望子成龙的心态驱使下,许多家长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谓用心良苦:1岁教认字,两岁背唐诗,3岁学外语,4岁练钢琴,5岁学电脑……形形色色的学前技能培训班充斥着幼儿的日程表,孩子心仪的动物园、电影院、儿童乐园无暇光顾了,同龄人彼此之间的玩耍、接触少了。这种无视年龄、生理、心理特征和能力水平,一厢情愿地实施“超前智力开发”的做法并不可取,只会过早地让孩子背上沉重的十字架,只会扭曲心灵、压抑童真、扰乱孩子身心有序健康地发展。</P> 研究表明,灵长类动物的脑容量、智商、情商与幼年期的玩耍量呈同步增长。据此,专家认为,给学龄前儿童创造一个无忧无虑、宽松活泼的生活环境,无疑将产生积极的远期效应。尤其是相对没有羁束的游戏和玩耍,更有利于增强幼儿的大脑发育,锻造独立的人格、健全的心理和顽强的群体生活能力,大大降低成年期精神、心理疾病的患病率。所以,专家们断言:任意剥夺孩子的玩耍时间、过度的超前教育无异于给孩子带上了心灵的镣铐,害处多多,得不偿失!</P> 诚然,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严峻挑战,当今社会的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家长们的危机感是可以理解的,但也没有必要把这种竞争过分地提前到学龄前阶段,孩子毕竟还小,其成长、成才更有着方方面面的因素,而且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唯有根据其身心的发展规律,因势利导、和风细雨、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全面培养、一步一个脚印,才不乏“后劲”,才有潜能,才能“可持续发展”;急功近利,往往适得其反,现实中此类教训不少。</P> 常言道“童心不可侮”,为了托起明天的太阳,奉劝大人们在“家庭超前教育”这个问题上,摒弃浮躁心态,多一份理性的思考,</P> 把一个快乐无羁的童年还给孩子。</P> </p>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