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儿子的游戏进行地很愉快,但是我累了,儿子也是,但他可不管,玩性不减,对于我休息的建议也不加理睬。“宝贝,妈妈刚才说了,累了,不玩了,你不能强迫别人的。”儿子听了这话,先是一愣,可想继续玩。我有点不高兴了,脸沉下来:“宝贝那天紧紧拖住哥哥,哥哥说不玩了,你还不愿意,哥哥是不是生气了。你很想玩,别人不想玩了,强迫别人是不对的。妈妈让你别吃饭看电视,你是不是也不高兴啊?……”我又例举了一些儿子身上的不高兴,来告诉儿子,不能强人所难,玩也要适可而止。儿子虽然听得似懂非懂,但他放开手,不玩了。
整个暑假,总是我陪着儿子,我俩一大一小,经常吵架,虽然他只有5岁。有时我问儿子:“妈妈爱你的,你呢?”儿子有时在气头上或想到哪件我批评他的事,就说:我不爱妈妈。当然我并没有生气,我故意让他这样说的:“为什么不爱妈妈呢?”这是我想要的答案。“你批评我了,打我了……”当儿子这样说的时候,我就开始分析了,妈妈批评他的原因,让他换一个角度,但在妈妈的立场想一想,你见到一个不礼貌的,不讲道理的孩子,什么心情呢?
孩子的心灵世界是洁白无暇的,就看我们的家长自己手中的笔是什么颜色的,你的笔是红色的,描绘的是一个热情奔放的孩子,你的笔式蓝色的,孩子的心胸也如同天空般开阔,你的笔是绿色的,孩子吵着希望的田野奔跑,对生活充满信心。当家长自己全身心地投入,把自己的思维定位在儿童的世界里,与孩子同吃同乐同玩耍,多用赏识性的语言鼓励他。所以让我们的家长,不妨在孩子无理取闹时,对换角色,把难题推给他,让他做我的老师或家长,让他来解决我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