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蓝猫淘气三千问”、“比卡丘”……带领着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进入童真的世界。让孩子从小接触书籍,接受早期阅读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国内外有关科研机构的研究证明,幼儿情商与智商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幼儿语言思维的差异造成的,而提高幼儿的语言思维的最有效途径莫过于早期教育;幼儿阶段是语言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该时期看图书是充分挖掘幼儿潜力、扩展其知识、提高其能力的最好时机,可为幼儿语言、思维、想象、创造等多方面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如今,市场上的幼儿图书琳琅满目,种类繁多,那么家长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书,又是如何指导孩子阅读图书的就显得犹为重要。下面是我对家长的一些建议,希望能为家长买到适合孩子的图书,让图书发挥最有效的作用,让家长更好地对孩子进行早期阅读教育的指导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家长要为孩子选择合适的书
1、为孩子选择他们“能”读的书。
父母在为孩子挑选图书时,必须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认识到不同年龄的儿童需要不同的儿童读物,从而根据幼儿年龄、心智、视觉、认知的不同发展阶段作出相应的选择。3-6岁的孩子思维是具体而形象的,因此,图书的画面形象要生动、逼真,色彩要明快、鲜艳,图案要大,让孩子一目了然。此外,孩子的注意力范围是有限的,选择图书时要注意挑选中心人物突出,无关事物少的图书,在选择图文并茂的图书时,图书的字体不宜太小,因为字体太小容易损伤孩子的视力,所以家长应谨慎挑选印刷精美、字体清晰的书,家长挑选图书时还应注意选择语言比较口语化的图书,因为口语化的表述接近孩子的语言习惯,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孩子复述、理解、记忆。对于那些语言生硬难懂,甚至有严重语法错误的粗制滥造的儿童图书要放弃。另外小班孩子可选择图片大点,文字少点以及简单的美工类书籍,大班孩子对科普类书籍兴趣较大,可相应多购买些。
2、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买他们“喜欢”的书,注意避免将自己的看法强加于孩子。
如果孩子喜欢天文,家长不妨多为孩子购买一些有关宇宙、气候的书;若孩子喜欢画画,家长则可以为孩子多买些与学画有关的书或画册。兴趣是孩子认识世界的敲门砖,家长们一定不要疏忽哦!读书是孩子的一种娱乐,在大多数情况下,孩子不会为了学习而去看书,父母如果硬将其发展为一种单纯的教育工具,那么,孩子对它的态度就会象对待课本一样了。当然,家长也应该培养孩子的多种兴趣,博览群书,以免孩子过早地偏爱某一学科。
二、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1、物质环境方面:给孩子提供一个放书的地方,以便于随时翻阅,这不仅有利于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爱护书籍的好习惯,另外,还要准备一个高矮适宜、采光位置良好的小书桌,供孩子阅读时使用。
2、精神环境方面:主要指阅读的氛围,这对孩子来说尤为重要。要让孩子经常看到爸爸妈妈在看书,了解看书是生活的一部分,因为父母的言行直接影响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家长还应有意识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另外,节假日期间,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带孩子到图书馆、书店。在那里孩子不仅可以看到更多的书,还可以更充分地感受到浓厚的读书气氛,使孩子视阅读为快乐的源泉。
3、家长应该随时耐心、认真地解答孩子阅读内容的问题。
三、正确指导孩子阅读,培养相关的阅读能力
1、经常为孩子朗读故事,培养孩子专注的倾听能力,这对小年龄的幼儿尤为重要,随着年龄的增大,阅读方式以“父母读,幼儿听”为主逐步过渡到由“幼儿自己看、讲”过渡,这不仅密切了亲子关系,也为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打下基础。
2、引导孩子认真看画面,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对于大一点的孩子,还可以引导他们注意观察文字及页码的位置、顺序等,家长可一边读,一边用手指点画,这个方法简单易行,能帮助幼儿注意单词和理解词意,还能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一些阅读惯例,如读书是从左向右,从上到下读,句子是由单词构成的等等,为孩子独立阅读及入学打下基础。
3、启发孩子思考,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家长在引导孩子阅读时,应提一些相应的问题,使阅读成为一种积极的活动。
4、与孩子交谈,培养孩子的概括能力和辨别、分析能力。在交谈时,以孩子说为主,并注意培养孩子语言的条理性、概括性,引导孩子对故事内容和人物进行评价,提高孩子辨别和分析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