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是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他们看似平淡的生命其实都是一个个奇迹。只是在他们的成长中,由于生理呈现为阶段性的发育,生活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也是一天天学到、一点点发展的,所以他们的身心也不是一下子就健全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便会不时地有一些让人费解的行为。我说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例子,我的哥哥在山东师范大学工作,嫂子在职教学校担任辅导员,工作都热别忙,嫂子生下小孩三个月就上班了,就请了一个十八九岁的亲戚来照顾孩子,她年龄小没有带孩子的经验,只是饿了喂奶粉,渴了喝水,不渴不饿就自己玩,与孩子基本没有交流,这样一直持续到孩子三岁。刚入园时,孩子 又哭又闹 ,中午从不睡觉,下午回家就拿起一床小褥子抱在怀里,晚上睡觉必须盖那床褥子,不得已,只好把它带到幼儿园,这样才安安稳稳的睡午觉,以至于那床小褥子四个角都破损,孩子也离不开它。这一奇怪的行为这才引起哥嫂的注意,这是缺失爱的表现啊,小褥子是孩子的依靠、是离他最近的、上面也许带着妈妈的味道,这是一种感情的依托。哥嫂感觉亏欠了孩子,没有好好的研究孩子,没有理解孩子的心理,于是经常陪孩子做游戏、谈谈心,慢慢的孩子的性格也开朗了,小褥子也放手了。类似的例子很多,在幼儿园里有的孩子撒谎、打人、拿别人的东西......,但追寻他们的成长历程都有原因的,只有理解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身心才能健康地和谐发展。所以,学一点儿童心理学,会使父母更为理解孩子的各种行为,能够及时的帮助孩子,解决他们遇到的心理问题;也可从生命成长,发展的角度,更好的引导孩子的行为。有利于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希望年轻的父母成为学习型的家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