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说的好“百行以孝为先”,“孝”向来是中国人最注重的品德。古代埋儿奉母,弃官寻母的故事,足以让人们唏嘘不已,而当今捐肾救母,退学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们感动万分。不一样的时代,演绎着相同的主题,那就是孝敬父母,回报父母。
现在的我已经身为母亲,亲身体会到了抚养孩子的辛苦,做父母的实在不容易啊!平时在全塘工作,因为自己家也在那里,基本是隔天就回家看看妈妈,从小就知道妈妈比较节省,平时我们不回家是基本不买菜,就家里种的蔬菜吃吃,所以去的时候稍微带点菜,有的是菜场买的,有的是食堂烧好买现成的,有时候也不带什么就是去看看,陪她说说话,就像歌词里说的“常回家看看”,现在通讯设备发达了,给四个老人都配了手机,开通了亲情网,工作忙的时候打个电话问候一声,有时候晚上妈妈打来电话开头一句就说“其实也没事,就是无聊了……”
随着自己的长大,父母也越来越老了,其实他们没有什么要求,就是希望能够享受天伦之乐,所以我坚持每个周末都回乡下老家。看到婆婆翻被子,就向前帮忙拎着被子角;看到婆婆带着老花眼镜穿针,就二话不说的接过手来;看到他们地里回来先帮他们倒好茶。看着他们跟彬彬玩得开心的样子,我知道即使再忙也不能够忽略了他们的感受。即使乡下再脏再臭蚊子再多,那毕竟是我们生长的地方。碰上农忙的时候,下地帮着做一些会的活,回来做一桌可口的饭菜,劳作了一天的父母会感到欣慰的。
我始终相信我们是孩子的榜样,我们今天对父母的态度就是以后我们自己孩子对我们的态度。今天,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有些为人子女的却只顾自己的小家庭,对父母不闻不问。孝敬父母,并不一定要锦衣玉食,美宅华屋,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对父母长辈多一点爱心和孝敬,人间则多了一分温馨和美丽。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细胞,一个人对父母的态度可以推及对他人对社会的态度。通常情况下,一个人如果连养育自己的父母都不能爱护,都不关心照顾,又怎能爱别人爱集体爱国家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