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发表博彩类、私服、色情、赌博、诈骗、违法广告等一切国家法律禁止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禁言并清空帖子,严重者报公安机关处理!

收集的一些古南诏资料

0
回复
926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5 22:5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诏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唐与吐蕃相争。受到唐与吐蕃的双重影响,南诏政体既有唐朝的影子(如设立节度、都督等),又有吐蕃的成分(如某些官职的称呼)。此外,南诏政体还受东南亚、南亚的影响(如「骠信」、「鹤拓」之称)。南诏社会经济具有浓厚的奴隶制特色,对外战争以抢掠为其目的。大批被掳南来的汉人,带来先进的中原文化,促进了南诏社会经济的发展。至其后期,社会生产的许多部门已经接近中原发达地区的水平。南诏军队能征惯战,签军数目可以达到十万之众。南诏崇尚武功,有较严的军法与赏罚制度。) i+ E1 z" A7 m. @
: u7 ^: j' H* ~! n; I8 @0 ~! |
南诏立国,初以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太和村)为首府,后迁羊苴咩城(今云南大理三塔附近)。两城均只筑南北两道城墙,西屏苍山,东据洱海。南诏政区,《新唐书》称:「东距爨(今云贵交界),东南属交趾(今越南北部),西摩伽陀(今缅甸与印度交界),西北与吐蕃(今西藏)接,南女王(今老挝川圹、桑怒地区),西南骠(今缅甸中部),北抵益州(以今大渡河为界),东北际黔、巫(今贵州重庆交界)。」分设十睑、六节度、二都督进行管理。中央和地方机构的设置多仿唐朝,唯称谓不同而已, q- c6 j3 e3 d3 O% r

" m; G' t" l8 @' ?0 }: `南诏最高统治者称为诏王,自称「元」,又称「骠信」,后期称「皇帝」。临朝时坐西向东,称臣下为「昶」。大臣朝王,则自称官衔而不称「臣」。王后统称「诏佐」。王母称「信么」,也叫「九么」。王妃称「武进信么」。王子称「信苴」。
7 l3 X+ E. H# Q; J0 x6 ?- P " i) H  R3 `9 c0 f
南诏最高行政长官统称「清平官」,六人七人不等,分别又称「坦绰」、「布燮」、「久赞」。复有「酋望」、「正酋望」,地位稍次。清平官每天与诏王参议处理内外大事,相当于中原的宰相。清平官中设「内算官」一人,掌握机密,代诏王判押处置文书,威权极重。另有「副内算官」二人,协助「内算官」处理政务。其余均为「外算官」,分掌各个执事部门。% _+ ?! B* a: S) a- D) T. f5 Z
8 b& J3 j& h( u! s$ k) H1 r# A8 C
南诏的国务行政机构称为「六曹」,分别为士曹(掌管官吏调遣)、户曹(掌管户籍)、仓曹(掌管财政)、客曹(掌管礼宾外交)、兵曹(掌管军事)、刑曹(掌管刑法)。南诏后期,改「六曹」为「九爽」,分别为幕爽(掌管军事)、踪爽(掌管户籍)、慈爽(掌管礼仪)、引爽(掌管外交)、罚爽(掌管刑法)、劝爽(掌管官吏调遣)、万爽(掌管财政)、厥爽(掌管工程建设)、禾爽(掌管商业贸易)。曹之官员称曹长,爽之官员称爽长。
) _1 t) L& `* U" M; }4 _
5 L, h3 C* A  y0 ]- t南诏社会经济发展颇不平衡,而以滇池与洱海地区水平最高。农业生产以水稻为主,兼种豆、麦、粟、稷;多数地区实行稻麦复种制,一年两熟;长于治理梯田。畜牧技术颇为先进,其越睒骢名闻遐迩。手工业较为发达,尤以兵器制造最为著名。现存云南弥渡的南诏铁柱,柱高三米,分五次铸造,然后衔接,反映出南诏较高的冶炼水平。南诏后期,从西川俘获大批工匠南来,带动了纺织、雕漆等行业的发展,工艺水平接近中原。南诏交易采用缯帛、盐块,后期采用贝币。
6 b$ l9 m/ X' t6 ]: o : w/ T8 Z1 a* }9 U; W
「二牛抬杠」是南诏时期的一种特殊耕作方式,也称「二牛三夫」耕作法。耕作时,两牛相距约七八尺,中间横抬一「杠」,「杠」后接续辕犁。一人在前牵牛;一人坐于「杠」上,脚踏辕犁,控制犁铧入土深浅;一人在后扶持犁把。此一耕作方式,至今仍可在云南的一些地方见到。
. T+ X3 v+ Y" x  g( V
0 F8 i! k  q  Y1 Q9 B, P南诏许多物产颇负盛名,享誉域外。其赤藤杖长而弯曲,色泽光赤,深受中原人士的喜爱。越睒骢喂养特别,善于奔驰,日行百里。铎鞘形似刀戟残刃,锋利无比,所击无不洞穿,柄部饰金,极为名贵,属于诏王出征所用兵器。郁刀锻造时用毒药虫鱼,并以白马血淬火,刃部有毒,见血封喉。南诏剑以犀角装饰,嵌以金丝,为南诏上下喜佩之物。其中以浪剑最为著名,精美犀利。- k  v" h3 K2 c' S2 R2 X1 u

9 b8 P8 h( a" p! V9 q# r" M  V* W南诏军队分为常备军、乡兵与夷卒三种。常备军数量不大,但战斗力很强,其精兵称「罗苴子」。乡兵是南诏军事力量的基础,战时临时从各村邑抽调。村邑成员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夷卒是少数民族武装,也属临时性质,战时方从少数民族地区征调。夷卒骁勇善战,常与「罗苴子」并为前驱。南诏主管军事事务的高级官员称大军将,属于一种荣誉职务,节度使、都督、清平官、曹长均可领有。其下则有演习、演览、缮裔、缮览、澹酋、澹览、幕伪、幕览等职。; _4 r/ ~- a+ n: C# h- [; I& D0 ?
  t# o: E5 h+ O
罗苴子是南诏常备军中的精兵,又称「四军苴子」。罗苴子从乡兵中择优选拔,需要经过五次严格的测试。其军装备划一,勇猛善战,走险如飞。南诏每次战斗,均以罗苴子充任先锋。负排是诏王和诸镇大军将的亲兵,从罗苴子中选拔出来,穿韦衫裤,腰系「佉苴」(韦带),又名「朱弩佉苴」 1 [; c+ ]. `* O$ q: u2 W! L' f& V
清平宫.羽仪长及执旗侍卫
; ^6 M1 a$ O( z& o

1 e4 _3 K5 H" V" H# @3 |7 u南诏境内的民族以爨蛮为主,而又分为东爨乌蛮和西爨白蛮。王室族属于乌蛮,贵族多属白蛮。此外,另有「和蛮」(今哈尼族先民)、「卢蛮」(今族先民)、「磨些」(今纳西族先民)、「寻传」(今阿昌族先民)、「裸形」(今景颇族先民)、「金齿」(今傣族先民)、「望蛮」(今佤族先民)、「朴子蛮」(今德昂、布朗族先民)等少数民族广泛分布各地。南诏是一个由多民族共同组成的地方政权。6 U* E! ]5 `9 A6 t
, J& t$ Z. c" \, e- O
「爨」本是蜀汉时期的南中(今云南、贵州一带)大姓之一。至于东晋,爨氏世守南中,形成地方割据局面。「爨」遂逐渐由姓氏变成民族泛称——「爨蛮」。隋唐之际,爨蛮分成东、西两爨:东爨在今云南省昭通、泸西、寻甸、嵩明、建水及贵州威宁一带,西爨在今曲靖、马龙、昆明、晋宁、澄江、安宁、禄丰一带。东爨的主体民族为「乌蛮」,西爨的主体民族为「白蛮」,分别演变成了今天的彝族、白族等少数民族。# [4 S8 ~; p7 E% t( i9 j

* X% u" {" g2 J% {; ?; q父子连名是南诏主体民族的命名制度。其形式是以父亲名字的末字作为儿子名字的首字,世代相连不断。南诏王室的命名就是如此,如盛逻皮-皮逻阁-阁逻凤-凤伽异-异牟寻-寻阁劝-劝丰佑等。此一命名制度渊源于氐族羌族的传统,有助于财产继承和政统维系。
: h  ^* d; }8 K9 |& q 7 {3 D9 D4 V% }6 |7 ^$ ^
南诏主体民族的服饰,男子略同汉人,女子短衣着裙,习惯披毡、跣足(赤脚)。男子将头发汇于脑后作髻,女子分为两股辫发为髻。女子不施粉黛,以酥(乳酪)涂发,发上与耳喜缀各种饰品。贵族别戴「头囊」,其形状像一花筒,两边有飘带垂下。南诏主体民族喜好生食食物,即将肉类配以佐料生吃或烹至半生不熟吃。用此方法加工的鹅肉称为「鹅阙」,倍受喜爱此一食俗至今仍流行于大理一带,称为「生皮」,白语叫做「海宵」。0 A2 {- @: c& M4 F5 O2 l* k
. o9 A" c* O8 c4 L  X) ]9 J$ C
南诏主体民族的婚前性行为较为自由,婚后则受到限制,一旦发现私通,男女均要被处死。丧葬既有火葬,也有土葬。乌蛮多行火葬,人死后三日焚尸,骨灰和土一起掩埋。焚前先收双耳,储存瓶中,以供四时祭祀。白蛮多行土葬,形式同于汉族,唯三年以后需捡骨重葬。8 C: x0 B+ V1 k/ \

# [' }# [8 Q4 h, P- ~. |+ L9 N( P  \$ u南诏节祭
7 [0 z* v' [) g! p6 @& v( C1 m
南诏节祭主要有盛会客、星回节和火把节。盛会客在每年农历十一月一日,家家户户需于户外插设桃茢,以除不祥,同时备酒宰肉,亲戚乡邻互相邀宴,作乐庆贺三日。星回节在农历十二月十六日,君臣游乐并赋诗唱和。火把节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据说与火烧松明楼的传说有关。届时,人们各持松明火把相烧为戏,谓之「驱禳」。别的节祭则与汉族相似,只是不过寒食和清明节。

$ y1 y+ D! Y( T8 g* {  S& }* T 6 w/ B" E; d* y+ B
南诏艺术是南诏文化的主要体现,丰富灿烂。南诏文学受到汉文化的影响颇重,但也呈现出自身的特色(如引白语入诗),散文、诗赋成就显著。南诏乐舞则受云南少数民族与东南亚影响较多,《南诏奉圣乐舞》与《骠国乐舞》是其代表。以《南诏图传》作为代表的绘画艺术,以剑川石窟作为代表的雕塑艺术,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受到人们的普遍赞誉。别的各式佛教造像与日用工艺,亦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南诏时期兴建的寺塔,许多已经成为中国寺塔艺术不可或缺的部分。  h, H$ F. a* Z) K& d

8 S1 k5 V; Q( q$ Q9 f( E1 f洱海地区的白蛮语言近于中原汉语,只是四声讹重,有的名物称呼不同。南诏建立后,以洱海白蛮语言为主,融合成为新的白语。民间复以汉字为白语注音,形成白文。南诏后期,派遣大批贵族子弟到成都留学。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南诏文人多善诗赋,成就突出。除诗赋外,南诏文人也长于散文写作,《南诏德化碑》是其代表之作。 4 o# b8 j% B5 l8 n
( ~8 X+ D& N# W, U1 f' Z: [% t
南诏建立,以汉字为官方通用文字。除汉字外,另有一种文字流行民间,称为「白文」(也称「僰文」)。白文是用汉字写白语、读白音、解白义的一种文字。其字体结构分为两类:一是借用汉字,一是自造汉字。共有四种方法:(1)借用汉字的音,表示白语的意思;(2)按汉字的意思,读白语的音;(3)字形、字音、字义均依汉字;(4)参考汉字结构自造新字。在南诏的有字瓦与写本佛经上,可以大量见到这种文字,在南诏的诗文中也偶而可以见到运用。
/ t9 y6 B: {( Y9 T, p7 j9 M * p6 Y- y: E. P# b, K, s
南诏音乐舞蹈丰富多彩。公元745年,唐玄宗曾赐南诏胡部、龟兹二乐。公元800年,南诏亦献《天南滇越俗歌》四章于唐,后被改编成《南诏奉圣乐》,参加演出的人数多达百人。南诏还盛演一种骠国乐舞,内容属于佛教性质,袁滋出使南诏时曾经见过。南诏民间歌舞以「踏歌」、「壶芦笙」较为普遍,少年子弟也喜欢吹树叶表达感情。; S# ]7 D' |2 v6 L+ J; v& s
2 \% j7 B" c' [9 c
南诏时期,城镇发展极快,城池建筑由之兴盛,筑城技术水平颇高。南诏宫殿建筑壮丽宏伟,据称还采用了无梁结构。南诏后期,为了接待来往宾客,劝丰佑曾在都城内兴建一座五华楼,楼呈方形,周长二点五公里,高三十三米,可容纳近万宾客。南诏信奉佛教,在各地兴建了许多佛塔。除著名的崇圣寺塔外,位于大理的蛇 骨塔,位于昆明的东寺塔、西寺塔,都是著名的佛塔建筑。位于云南大姚文笔峰上的白塔,据称是南诏时西域番僧所建,形似磬锤,尤其卓尔不群。
- M* h' p6 d2 Z* x4 J- R+ _
& n# t( G* k( `3 u: Y- i8 W崇圣寺塔也称千寻塔,位于云南大理崇圣寺内,据称造于南诏劝丰佑时(824859)。塔高六十九点一三米,共十六层,密檐方形。塔身中空,有楼梯可上塔顶。塔顶有刹,塔刹由中心柱、宝顶、宝盖、相轮和莲花座组成,宝顶铜铸,呈葫芦形。塔顶四角各有一只铜铸大鹏金翅鸟。崇圣寺塔的建造设计,是中原汉族与西南民族文化交流的结晶。经过多次地震,此塔安然无恙,至今仍然屹立在苍山洱海之间,为中国古代四大名塔之一。大理国时,复在两旁兴建两座小塔,合称「三塔」。
5 q+ t. ]+ {% D0 x* A# t
3 {" |! h% E8 N" u( e! Y南诏建国以前,普遍信仰原始宗教,尤以鬼教较为盛行。建国以后,历代诏王多推崇佛教,晚期特别兴盛,兴建了不少佛寺与佛塔。家家户户,都以敬佛为其首务。南诏佛教以阿吒力教为主,后期每以阿吒力僧为国师,反映出阿吒力教的影响很大。除阿吒力教外,南诏也有禅宗等派流传,但多限于王室贵族之中。南诏兼奉道教,劝丰佑时曾一度加以禁废。此外,南诏还信奉一些别的宗教,如巫教、景教等。
( f9 M0 Y2 O( I9 F ; D  f" I  K, \3 y  s+ m
阿吒力教属于大乘瑜珈密宗,是南诏佛教的主要派别。其教僧人可以建立家庭,娶妻生子;多有较高的法术,可以呼风唤雨、穿山涉水等;轻经义而重巫咒,特别崇奉密教观音、大黑天神;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常常参与朝政大事。南诏至于元明,阿吒力教在云南一直盛行不衰。与中原佛教密宗和藏传佛教密宗相比,阿吒力教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
* Y# X. i2 S5 W' M" O6 l 5 I( c2 O- [% ~- ]  R1 U
师僧是南诏时期对阿吒力僧的称呼。阿吒力僧可以娶妻生子,除读佛经外,也读儒书,教授童子,是当时文化水平最高的部分人士,故又称「儒释」或「释儒」。南诏后期,师僧已经参与政事。至大理国,开科取士,规定僧道读儒书者方可应举,故其所取多为师僧——「选官置吏,皆出此辈」。师僧制度是南诏大理佛教特有的一种制度。7 E4 K; I% Y9 z  J

& z/ J8 h! E$ F' D" W 南诏时期,爨蛮各部多数信行鬼教。其教崇奉巫鬼,称其首领为「鬼主」。在原始信仰的基础上,南诏时期还发展出一种本主崇拜。本主被视为是村社特有的保护神。此外,道教也在南诏时期颇有影响。点苍会盟采取三官手书的形式,大长和国郑仁旻死于服食丹药,都是信奉道教的结果。南诏 晚期,曾从成都俘获大秦僧人南来。大秦僧人即景教(基督教)僧人,说明景教也或对南诏发生影响。
7 }$ V" E  F8 J2 E6 {  O6 X
, o) a* J" b6 q0 C0 y  v所谓「本主」,白语称为「武增」,意即「我们的主人」。其所崇奉的对象,被视为是某一地方独有的保护神。本主来源极广,诏王、清平官、大军将乃至汉族人物均可选为本主,如诏王细奴逻、勇士段赤诚、唐将李宓即都成为了本主。本主有像,平时供于庙中,遇节祭时抬出巡游村落,称「本主出巡」,以求人畜平安,五谷丰登。本主多是一村一个,相互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 P' m% o  f) w5 I3 }
. O' h- a& c0 w3 k5 J7 E6 j南诏行宫是南诏王的避暑行宫的缩称。南诏是一个军事帝国,其盛时的国土面积达10736万平方公里,为云南省面积的 27倍。南诏国曾先后定都于巍山的巄图城、大理的太和城、羊苴咩城和今喜洲的大厘城,此外还在洱海域内建有几座避暑行宫、御花园、围猎场等。据史书记载,南诏于公元739年建成的太和城,内设有九重宫、五华楼、金刚城等,其南北城墙(至今尚依稀可寻)的长度分别达3350米和3275,南北两墙相距500米。这一建设规模一点也不逊于北京的故宫。可惜,因屡经战火,使这座当年极为壮丽的王都,到清嘉庆三年(1798)再一次遭受浩劫后,终于荒废在历史烟云中了。为发掘和再现人类建筑文化史上的瑰宝——南诏王宫建筑的风采,在确定该建筑的风格、规模、艺术及内在功能等方面曾经过了二十余次专家评审论证。其间还邀请过中规院以院长为首的专家组对行宫建筑形体的规划方案进行评审和指导,才形成这一终极方案。
! c3 ^2 n/ Y( Y( b . K4 r0 w* |+ f/ ~3 ]0 @. T
在金岛的附近就曾发生过历史上著名的天宝战争。为此南诏国被后人称为“军事帝国”。然战争风云变幻莫测,胜败难料,为确保进可攻,退可守”,南诏王城在建筑过程中设有军事防御功能,以备万一在战争失利时退居城内防守。鉴此,南诏行宫在规划中便将军事防御功能视作一项重要参数(依据)来加以采用,并从四个方面予以体现:一是外墙上收下放,坚实厚重、线条明快、防止攀越;二是屋顶四周设有箭垛(女儿墙),以备防御;三是在行宫主楼的最高处(左方)设有了望塔”,以观敌情;四是在主楼的右方顶上设有一个烽火台”,以报军情。院内的箭羽状砖也是用以照应军事积淀。, Z/ w# J0 H: }1 q
另一方面,南诏与吐蕃、唐并存了近两百年,且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三个王朝之间既相互牵制又相互依存。吐蕃与唐对南诏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据《南诏德化碑》载,南诏王室对唐与吐蕃文化兼收并蓄,“非圣贤之书不读,尝学字人之术”,“选送弟子前往成都,学习书数……学成即归,复以他弟子继之,如是五十年,学者逾千数……”由此可知,南诏的建筑艺术(文化)同样受到唐与吐蕃建筑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为此,在行宫外形的设计过程中,将南诏、唐、吐蕃的建筑风格融在一起进行定位,使之形成一个比较符合南诏行宫建筑的时代背景的建筑模式——唐的顶、吐蕃的墙窗及大理的基础与外形色彩。从色彩(白色)”上体现白族地区建筑的文化内涵。从基础上体现植根大理、立足本土。大理被史学家称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南诏行宫的建筑风格正是对这重文化背景的真实体现。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