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园博客沙龙活动
自从去年省教研室下发了《浙江省学前保教管理指南》后,幼儿园和教研组通过多种形式组织我们多次学习《指南》精神,并要求每位教师以《指南》精神为指导,不断规范自己的一日教学。这一次,我们再次以博客为平台,进行我们的专题研讨。
对照自己的日常教学,又一次领会《指南》中的各条精神,第一章第七条令我反思深刻。《指南》第七条精神指出:合理安排幼儿在园时间。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避免消极等待和时间的隐性浪费。在正常情况下,每天确保有不少于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其中1小时的户外体育锻炼时间);1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教师组织的游戏活动不少于2个;每周开展区域活动或创造性游戏不少于2次,每次1小时左右。对于幼儿活动时间的安排,作为教研组长的我,每次在与组内老师商量制定每周教学计划时,都会精心的编排各个活动,并在实际教学中严格实施,确保幼儿各个活动时间的充足。但是仔细观察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还是不难发现时间隐性浪费问题的存在。如第一个教学活动结束后,幼儿入厕盥洗吃餐点的环节,孩子们小便洗手的速度快与慢会相差很多,许多幼儿很快就好了,拿好杯子就开始吃,等慢的出来时早已经吃好了,容易导致保育员餐点分不均,还会漏分,活动室也会因为吃的吃,玩得玩,显得特别嘈杂。为解决这个现象我们经常采取集体一起吃,这样许多孩子就要等待,导致了时间的浪费。
争对以上情况,对照《指南》要求,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并采取了一定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确保时间的合理利用。上学期我意外地担任了数学方面的兴趣教学。在培训中,学习到了许多有趣的手指游戏,这些手指游戏因为配合活泼的音乐和有趣的儿歌进行而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于是我尝试着将这些手指游戏运用到了这个环节,当有几个幼儿盥洗出来后,我就开始带领他们做起了手指游戏,有趣的动作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孩子们很乐意跟着老师一起做,这个策略的使用,解决了许多问题,吃餐点变得整齐、有序和轻松了, 1 2 后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