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以下简称《保教指南》)第十七条中指出:各岗位人员明确相关职责和工作规范,为幼儿在园的生活和保育护理创造良好的条件。教师要重视幼儿生活常规的建立,通过各种生动有趣的形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为此,在贯彻《保教指南》的过程中,根据我园实际,进一步提出了“优化保育管理,提升保教质量”的要求,即在落实有效教学的同时,同样关乎孩子们的生活保育,因为吃喝拉撒总关情,所以我们在建有必要的保育工作制度的基础上,还坚持做到“时时有情、处处有情、事事有情、人人有情”。让孩子们在“总关情”的育人环境中,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渐渐习得生活的基本技能,不断增强生活自理能力。
一、生活保育护理——时时有情(见u/341/archives/2010/119178.html)
二、生活习惯培养——处处有情
建立幼儿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既利于教师日常班级管理,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更是让幼儿终身受用。为此,老师、保育员总是根据孩子们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在班级有关生活区域,张贴一些图示标记等,通过“图标”指示,帮助孩子们学习并养成一些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通过图标简短儿歌,帮助幼儿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针对幼儿洗手大多随便冲冲、或玩水等现象。教师就设计一组洗手的图片,并在每张图上配了简短的三字歌,如:撸袖子、冲湿手、关笼头、 1 2 后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