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_幼儿园保育保教

0
回复
194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23 20:3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可以看出完美的教育从来都是非常重视良好习惯的训练和培养的。做为一名教师只有细心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发现孩子的优点,才能改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那又如何培养孩子良好行为的习惯呢?
孩子长的大成人后能否成为大家眼里羡慕的榜样?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自己的孩子都是非常的宠爱,往往是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要什么家长就给什么,样样都顺从他,这样孩子自然而然的成了家中的“老大”,在这样的环境中,容易让幼儿养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作为一名老师,特别是幼儿园的老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我们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正因为幼儿年龄还小,自控能力较差我们应从小开始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现在,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学好了一生受益,学坏了也会成为本性难改的恶习,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错失良机,养成不良行为习惯。一但形成后,就比较困难改掉,而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教育是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应多用鼓励的语言和良好的情感态度来感化幼儿,严格要求自己,做孩子的表率,使幼儿乐于接受你的教育的催化剂,促进了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像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需要长久的坚持,严格要求自己和幼儿,要反复抓,抓反复,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光靠我们嘴上说说而已,应要从细节入手,
持之以恒,用幼儿化、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要求落实到幼儿的行为。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与幼儿生活实际也是分不开的。

一、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进餐教育是幼儿园健康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进餐的基本要求包括:饭前要洗

手、正确使用餐具、不挑食、能够愉快地吃完一份饭菜、吃完后把餐具放到原来的地方、饭后要漱口,等等。以往在培养幼儿进餐习惯时,尽管我们反复强调、严格要求幼儿这样、那样,但总是效果并不佳,总不能将老师的这些要求转化为幼儿自己自觉的行为,在过去的教学中,我发现我们班孩子有这样一些行为,如:有些幼儿在吃饭时候速度非常慢,有时还要吃半个小时,吃饭的时候东张西望,嘴里嚼着饭不肯咽下去,像这样的小朋友我们班有几个,从家长那里了解是因为孩子在家也吃的比较慢,甚至有几个在家还是奶奶喂的,出现这样的情况后,我们几位教师一起商量,采取怎样的教育方面,经过几次的交流和研讨后,发现我们幼儿都喜欢给他戴高帽子,于是,我们每次在指导幼儿用餐时,我们常抓住这些幼儿一些优点和特点及某些良好的行为及时给予肯定。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觉得自己在老师眼里还是一个不错的孩子,应该做的好一些,那就需要自己更加的努力,给老师更好的印象,这样他们自信心也增强了,对自己的要求也更高了进餐的速度也慢慢加快。 1 2 后1页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