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 木 (联系QQ:84140609) 孩子不爱吃饭,这是每个家长都能遇到的常见问题,而这个事实上不成为问题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的话,会酿成影响一个人成长的大麻烦。
从问题的源头可以客观地分析一下。一个孩子早晨起来没有食欲,父母让他(她)吃饭,他(她)肯定会不顺从的。而这时父母一般都很着急,既要保证孩子吃上早饭,不饿肚子。又要上班,没有时间跟孩子耗下去。结果就会产生烦躁情绪,要么会责令:“快点吃!”要么放弃努力,说:“不吃拉倒,饿着。”其实这两个结果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责令会使孩子受委屈,任何人都不喜欢屈从于别人的责令,包括幼小的孩子。
而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更会使孩子委屈。父母“快点吃”的责令没有被服从的话,接下来要说的话肯定是“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呢?”虽然这句话是不加思考便就事论事而说的,但是,却完全否定了孩子一直以来听话的业绩。孩子自然就会记住父母给自己的这样一个定论:“妈妈说我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这就为今后让孩子重新听话设下了很大的障碍。
孩子在听到自己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这一定论后,已经开始抑制了听话的主动性,何况父母下面要说的话更给他(她)不良的心理状态雪上加霜了。
父母会接着说:“不吃饭,爸爸妈妈就什么都不给你买。”实际上,这是一个问题的扩大化,对教育孩子非常不利。孩子不吃饭,仅仅是不爱吃饭而已,上升到不听话的定论,已经不对了,却又要跟不给孩子买东西挂上钩,这就是错上加错了。因为,这时的孩子已经感觉到压力越来越大了,吃饭的胃口已经消失殆尽了。
实际上,这件小事在孩子的心里造成的阴影是孩子逆反心理的最初起点。如果孩子经常听到“你怎么不听话呢?”的埋怨,他(她)就会在心理埋下“我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爸爸妈妈不喜欢我。”这样的阴影,而这个阴影会在今后的生活当中埋下深深的伏笔,他(她)会时时从这个起点开始思考问题。而且会跟父母后续的埋怨联系起来,比如:“你怎么不爱学习呢”、“你怎么不上进呢”、“你怎么这么不争气呢”等等。这些幼苗滋长起来,就会成为孩子逆反心理产生的温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