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儿童与青少年应对灾难和不幸_幼儿园安全教育

0
回复
409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23 21: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表达你诚恳的关心与同情。不必顾虑在孩子面前流泪或以其它方式表现出悲恸。
·陪伴在孩子身边:倾听,交谈,拥抱……给与任何当时看来必要的安慰。儿童与青少年在灾难中往往需要更多的关心和身体接触。
·对已经发生的事情以及孩子正在经历的痛苦表达你的同情。

-  让孩子尽可能地表达出他/她愿意表达的不幸经历。
-  鼓励孩子坚强,但不要要求过高,而且切不可让他/她觉得什么是“必须”做到的。
-  讨论死后会发生的物理变化,例如,人永远停止呼吸,不再感受到痛苦,等等。否则孩子会对埋葬过程想象得很可怕。
-  描述死亡时尽量谨慎。例如,如果将死亡描述成不会醒来的睡眠,则有可能引发对睡眠的恐惧。又如,如果将孩子挚爱的亲人的死亡描述为“离去”,则有可能使孩子觉得被抛弃。
-  如果孩子愿意,让孩子尽可能多地谈论他/她死去的挚爱的亲友。有时候,他/她的谈论重复的地方会很多,但这种重复有助于孩子理解及应对他/她面临的损失。
-  不管孩子的问题多么奇怪,都要回答。问一下是什么使他/她提出这个问题,这可能会有所帮助:有时候这个方法会发现他们对死亡有什么样的困惑。
-  警惕孩子自杀的可能性,对孩子对于死亡的反应要非常留心。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有可能自杀。(有时,孩子听说他们挚爱的亲人前往的是一个美好的地方,他/她也会想要去。)

禁忌
-  不要因为你自己感到无助,就防碍你帮助一个丧亲的孩子。
-  不要因为你自己的感受感到不习惯,就避免与孩子交谈。
-  不要说“你现在应该觉得好多了”或是其它一些对孩子的感受加以判断的话。孩子(甚至是成人)也许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理解其挚爱亲友的死亡。
-  不要告诉孩子他/她对灾难和不幸“应该”感受到什么或“应该”怎样做。对不幸的感受因人而异。
-  当孩子提到死去的亲友时尽量不要改变话题。虽然对你来说也许很难谈论这一话题,但对你和孩子都是有益的。对孩子来说,可以谈论死去的亲友是很重要的。
-  不要因为恐惧或有痛苦的联想就避免提到亲人的名字。孩子还没有忘记亲人的名字。
-  孩子在此时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请不要告诉孩子他/她必须取代失去的亲人,这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压力。
-  不要把死去的人描述为“离去”或“走了”,这会使年幼的孩子对死亡产生误解。
-  把死亡描述为“神”或“上帝”带走了某人,对孩子来说可能不会有作用。儿童和青少年对这类概念理解起来可能有困难,可能会因此对“神”或“上帝”愤恨不满。

对不幸和灾难感受的不同阶段
下列阶段往往不会按顺序先后发生,而是重复交叉:
-  否认:力图使自己相信逝者还能生还。
-  愤怒:对死去的亲友或其它人表现出愤怒,往往似乎没有理由。
-  讨价还价:对“神”或“上帝”承诺去做某事,只要“神”/“上帝”可以使失去的亲友复生。
-  自责/压抑:孩子往往觉得自己对逝者的死有责任,或者因为对逝者曾经有过的行为而觉得自己不好。
<span >-  接受:这并不表现为没有悲痛,或者没有哭泣,从另一方面讲,孩子和 1 2 后1页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