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幼儿患“斜视”_婴幼儿疾病防治方法

0
回复
230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23 20: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正常情况下,人的两眼向前或向其他方向转动时,视轴是平行。一旦出现一眼向内、向外或向上、向下斜,视轴相互不平行的,就叫斜视。 </P>   斜视分两类,一类叫共同性斜视,即孩子一眼位置正常,另一眼向内或向外偏斜,而眼球向各方向转动自如;另一类叫麻痹性斜视,是眼球四周牵动眼球活动的几块小肌肉中某一块肌肉麻痹,引起运动不平衡所致。婴幼儿斜视大多为共同性斜视,又分内斜视和外斜视两种。所谓“对眼”就是内斜视,多由远视引起,而部分外斜视可能与近视有关。 </P>   共同性斜视,多发生在视功能发育最快的2~3岁。初生婴儿多为远视眼,欲看较近的物体,需要进行视力调整。由于眼肌发育尚未完善,大脑功能也不成熟,在许多情况下,两侧眼球运动不能协调一致。因此,婴儿出生数周内,因双眼单视功能不完善,常出现暂时性斜视。随着年龄增长,生后 6个月左右的孩子,双眼单视能力发育即趋于完善,逐渐不再斜视,双眼成为正常的正视眼。少数孩子远视度数比较大,无论看远、看近物体均不清楚。平时看远近物体时,眼睛必须加强调节,才能看清楚,因此也增加两眼向内集合的作用,久而久之,固定下来,可引起内斜视。 </P>   斜视不仅影响容貌,更重要的是会导致弱视。婴幼儿发生斜视之初多为间歇性的。当孩子精神紧张、疲劳、情绪不佳、发热或受到外伤时,由于大脑兴奋性增高,可引起两侧眼球运动暂时不协调而出现斜视。时间久了,可逐渐发展为固定性斜视。出现共同斜视后,常有复视,即看东西时感到是双影。由于孩子年幼,语言能力差,无法准确表达告诉大人,不能发现、治疗,斜眼的视力便逐渐减退,造成弱视。 </P>   一旦发现孩子出现斜视,应予以纠正,不能等长大了再说。全部矫治过程,最好能够在6周岁完成,以取得眼位、视力均理想的疗效。矫治斜视同时,应矫治弱视或远视。医生根据具体病情,采取配眼镜、视觉功能训练等措施,并同时治疗原发病。</P> </P> </p>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