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云创新工作制度 完善监管网络
5 w! D, v' H% P全力构筑食品安全防线6 Q4 s% \5 z% R
, S" u, T c4 o1 E8 y* M; l
祥云县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完善监管网络,全力构筑食品安全防线,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2 @6 E2 N3 g" s: C0 A/ }9 ~& i* g1 X
一是完善制度。一方面,建立部门联动和定期联系工作制度,整合各部门的资源和力量,齐抓共管,增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合力,提高监管效率;另一方面,进一步落实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度,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的主体职责,从源头上把住食品安全关。1 \& f+ ]6 z) t4 k$ ^
二是加强宣传。通过电台、电视台、报刊、散发宣传资料等方式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抓好正反典型事件的宣传,通过大力宣扬正面典型,及时曝光一批典型违法企业,引导、警示和教育全县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自觉提高行业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营造人人重视、人人关心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6 G s: j! I2 s2 a: _- I/ e
三是强化监管。实施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并举,深入实施食品放心工程,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各类制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行为。强化对监管力量相对薄弱的农村、城郊结合部等区域、场所的监督检查,加大打击力度,依法查处大案要案,全力维护人民群众食品安全。2 L( W' r" \: r+ G
四是健全监管网络。在各乡镇建立了食品药品安全协管站,明确1名副乡镇长分管,选聘食品药品协管员1—2名,负责本地区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在各村委会(社区)设食品药品信息员1名,人员从村干部中选聘,业务上受乡镇食品药品协管站的领导。切实做到了乡镇有协管员、村有信息员,逐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监管网络。到目前为止,祥云县共选聘乡镇协管员27名、村信息员136名,全县“政府领导、部门协调、行业自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县”的县、乡、村三级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建设已全面形成,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监管水平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和提高。7 @( i g7 T3 w1 R4 N% ]
五是经费保障。为保障监管工作正常运转,祥云县财政共投入食品安全经费15万元,并从2007年起将食品安全监管专项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经费保障。
! r8 b! T" _& N: W" L3 C, u4 x 祥云县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网络健全、措施得力,“三纳入”落实情况较好,在2月27日召开的全州食品安全与药品监管工作会议上,被州人民政府表彰为“2006年度食品安全工作责任目标一等奖”。(段朝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