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逸群/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编者按:亲子园的性质功能究竟何在,幼儿园附设亲子园面向社区开放的形式有哪些,亲子教育活动质量如何提高,如何指导家长,如何发掘家长身上的教育资源以及如何创设有利于亲子园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等等问题,都成为广大幼儿教师、园所管理者和行政部门关注的焦点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来看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亲子园与社区教育资源有效互动》的成果,其意义显而易见。
来自《亲子园与社区教育资源有效互动》课题组的这组文章,从揭示家长在亲子活动中的角色入手,层层递进,入木三分。从普通家长之间的经常性互助,到祖辈教育观念的转变、两代人教育方法的融合;从老师对家长的指导,到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反思、学习、成长,这些指导家长的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内容,一下子开阔了人们对于亲子教育的惯常视野。亲子教育的作用不仅仅是教孩子学本领,也不仅仅是把先进的教育观念单向传递给家长,其最大作用并不在于这些。
那么,难道就如后面文章中所说,“亲子园如果仅仅靠组织活动,就想改变家庭教养态度和环境,那么力量实在太微弱了。我们应多种渠道、多种办法去影。向家庭教育,使之成为家庭、幼儿园一体化的教育”?难道亲子教育中的家庭、幼儿园一体化教育只是幼儿园常规家园共育做法的向下延伸,作用在于为幼儿园阶段的家园共育打下良好基础吗?
显然,断章取义取不到”真经”。只有通读这组文章,你才会发现亲子教育的真谛!</P> 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第二幼儿园的一期亲子班活动,每次大约有9位家长参与。其中,两位家长与教师互动、合作较好,孩子的注意力也相对较集中。其他家长有的不知道如何合作,有的甚至不合作,还影响到别的家长的参与。家长们产生了这样的疑问:“我们来亲子园究竟干什么?我们究竟是一个什么角色?”问题提出后,引发了亲子园研究小组成员的思考。大家一致认为,这是指导家长的契机,决定通过家长互助小组的形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活动的主题,是家长如何认识自己在亲子园的角色和作用。对于主持人提出的问题——家长来亲子园的作用究竟是什么,家长们纷纷发言,总结下来大致有三类:“来这里陪孩子活动,老师要求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来了这里,孩子的教育就全部指望亲子园了,让孩子听老师的就好了”;“看看老师是怎么教育孩子的,自己可以学习学习”。</P> 随后,主持人帮助家长们达成共识,亮明观点。比如,开办亲子园的宗旨和目的不是简单地让家长带着孩子来这里活动,而是以这些亲子活动为载体,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形成良好的教育行为。家长在这个小集体中,和教师、其他家长共同探讨教育方法。亲子园活动后,回到家庭,家长一方面要发挥良好行为习惯的示范作用,另一方面要按照亲子园的要求,培养孩子的习惯和个性,否则教育效果就会功亏一篑。亲子园最大的意义在于,通过参加活动,改变和优化家庭教育环境,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 1 2 3 后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