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果桥、苗尾水电站建设使云龙县境近百公里的澜沧江变成了蓄水量达9亿立方米的高峡平湖,静静流淌的澜沧江水转换成了国家清洁能源,也给云龙县带来了稳定的财源,“吃”水不能忘记护水,保护好澜沧江就成了云龙县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要任务,云龙县委政府采取“三层防护”打造好澜沧江“护身符”。
; X9 k% ~0 o2 f/ C' }山头保树木* i5 [$ w# v1 r( Z1 S
云龙县是全省林业大县之一,其主要天然林集中在澜沧江峡谷和沘江峡谷的高海拔山区,大片茂密的森林涵盖着水分,给澜沧江提供水源,也给居住在山腰山脚的老百姓带来了农业灌溉用水和人畜饮水,云龙县委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好山头的树木。云龙县有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保山国有林场、漕涧国有林场等管护机构,人员编制得到保障,县委政府抓住机遇争取公益林、水源林、澜沧江防护林等资金项目,提高森林管护效率,不断扩大澜沧江、沘江峡谷的森林覆盖率。云龙县境内澜沧江、沘江峡谷7个乡镇超过600个自然村分布在林区,护林防火的难度增大,一旦高山峡谷发生森林火灾,交通工具无法到达现场,人员很难接近火场,扑灭山火难度不言而喻,因此,预防为主就成了护林防火常抓不懈的工作,形成了县乡村三级齐抓共管体系,还结合云龙特殊情况,聘请行政村护林人员,强化平时护林防火宣传教育,增强林区群众野外用火的防范意识,让森林火灾高发态势降到最低程度。县委政府改变“靠山吃林”传统习惯,大幅度减少商品木材采伐,算好经济账和生态账,让“刀斧声”远离了澜沧江防护林区域。澜沧江、沘江峡谷广大山区农户与林为伴,老百姓起房盖屋、生活所需的燃料都是就地取材,数以万计的农户一年消耗的木林集中起来就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就此,县委政府持续推广使用节柴灶、沼气灶,逐步引导有条件的农户使用电饭煲、电磁炉、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逐步实现以电代柴,并在实施功果桥、苗尾水电站移民搬迁过程中鼓励移民建盖砖混结构房屋,扭转群众建房过度砍伐木料现象,为山区其他群众做出示范。) d9 N# K, l* H
山腰种林果
6 \3 L. e$ X k% `. T8 ~. n2 H云龙县境内澜沧江、沘江峡谷山腰地带分布着大量人口,当地群众以种植旱地为主,受干旱影响只能栽种大春粮食作物,小春土地闲置,由于山区百姓收入门路少,群众大量开垦土地,靠出售旱粮和饲养牲畜增加收入,地越挖越多而树木却起来越少,造成雨水下降、水土流失、箐沟水源减小等现象。在实施澜沧江保护战略过程中,云龙县委政府确立了发展大生物产业的发展方向,花大力气扶持山区群众种植核桃、花椒、麦地湾梨、林下药材等。截至目前,全县仅泡核桃种植面积已累计达到了120万亩,年产值超过了12亿元,而大面积的核桃树林都集中在澜沧江、沘江纵谷区内,全县退耕还林开始走上了良性循环轨道。
1 E% `" G* Q3 }3 A# I/ k* K5 w山脚抓环保
0 d5 d$ x# c5 r$ ]- P6 |" A' k云龙县分布在澜沧江、沘江峡谷的沿江人口密集,功果桥、苗尾水电站建成后两个库区的环境保护随之成为焦点问题,县委政府从防污治污入手,保护好高峡平湖。今年,云龙县在两个电站库区环保上做好三项工作:实施好沘江治污河道清淤三期工程,防止大量泥沙直接排入功果桥电站库区,建成县城5000米排污管网,规范县城污水处理系统运行;加速实施功果桥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和苗尾傈僳族乡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工程,解决好两个镇机关和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澜沧江的状况;增加移民户的环境保护意识,引导苗尾水电站最后一批启动建房的300余户移民增设简易防污设施,做到一户建一个化粪池,同时,继续扶持澜沧江两岸自然村建设垃圾焚烧池,逐步消除垃圾随意倒入箐沟污染澜沧江水质现象。
% h" }& S+ [2 B. y+ P& U# ?大理日报 通讯员 李少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