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教系统,每家幼儿园无论那个班级往往都有那么几个小朋友,不是很调皮,也不是很出色,每天默默地做着自己的事情,遇到困难不是请老师、小朋友帮忙,而是哭。问到他,为什么哭呀?有什么事情?却一句话也不说,更别说上课时回答老师的问题了,这一部分孩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具有性格内向的倾向,她们将自己小小的内心封闭了起来,不愿意讲出自己心里想的,而这一部分孩子往往又是我们教师所忽略的。《纲要》中指出,“要关注每一个幼儿,让每一个幼儿都健康、快乐地成长”。而我们幼儿园也倡导“让每一个幼儿都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那么,怎样才能使这一部分幼儿也能像其他幼儿一样,能大胆地讲出自己的想法,积极主动地和同伴、老师交流并快乐地游戏呢?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现将实施心得和大家一起来分享。
一、家园配合帮助幼儿走出自闭倾向。
《纲要》中指出:“充分利用家庭、社区资源,共同促进幼儿发展。”教育孩子,只有家园共同配合,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些家长对于孩子的这种自闭倾向,往往是“恨铁不成钢”“哪壶不开提哪壶”,幻想着通过一两次聊天,就能打开孩子的心扉,和孩子成为知心朋友。对此情况,我们通过家长会、家园桥向家长介绍了一些怎样和孩子交流的方法,使他们懂得在教育孩子时要有耐心、慎用批评、并能在谈话中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等道理。平时我们常和家长取得联系,互相了解情况,并采用电话聊天、上家里采访的方式帮助孩子走出自闭倾向。如我们制作了班级孩子、老师的电话通讯录,一开始,老师主动打电话和部分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孩子进行聊天,一段时间后,请家长鼓励他们主动打电话给老师和同伴,逐渐帮助他们消除自闭心理。
二、建立自信,使其想说、敢说。
常有家长向我们反映,我的孩子在家厉害得不得了,一张小嘴很灵巧,怎么到了幼儿园,和小朋友、老师就不会讲了呢?其实这部分幼儿不是不会说,而是不敢说、不想说。对这部分幼儿我们就要帮助其建立自信,使其能大胆地和同伴、老师交流。首先要及时发现、鼓励他的点滴进步。我班有一个男孩叫陶陶,刚来幼儿园时从来不主动和老师、小朋友讲话,遇到事情总是逃避。在一次特色活动时,我请小朋友在集体面前念儿歌,陶陶第一次勇敢地举起了小手,我立即请他上来,他张开小嘴,轻轻地念了起来,大家都为他鼓起掌来,我随即给了他一个笑脸宝宝,并鼓励、表扬了陶陶。陶陶开心地笑了。我鼓励他:“下次声音再好听一点,好吗?”他郑重地点了点头。此后,陶陶变得活泼开朗了,和同伴、老师之间的交流也多了。其次,鼓励其勇于尝试、敢于尝试,正确认识自己。我们班有一名叫旋旋的孩子,他语言发展比较缓慢,不能连贯地说出一句话,也不能正确地处理高、低音。刚开始和同伴交流时,同伴由于听不懂他说的话都不愿意和他交流,他也因此在园更加不愿意说话了。但是每个孩子都希望成为老师心中最棒的孩子,旋旋也不例外。在一次语言游戏《盖楼房》活动中,看到同伴们一个个开心地游戏,旋旋也想参与进来。开始时他只是怯怯地将自己的小手往上伸了伸,但是我一注视他,他又放了下去,反复几次后,小手举的高了些,我及时请了他。也许是由于不自信,也许是由于紧张,强强的声音比往常更小了,当听到我提示他声音响亮些时,又猛地提高了一个八度,高低音的鲜明对比引来了孩子们的哈哈大笑。旋旋听到笑声,头深深地低了下去。等笑声止住后,我说:“旋旋刚才回答的很好,我想旋旋只要 1 2 后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