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好网父母公社里网友的贴子非常精彩,很多网友妈妈会由生活里的“小事件”,去反思家庭、学校、社会对宝宝的教育……
这天,女儿从幼儿园回家,小脸上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委屈,老公轻轻地对我说:“今天女儿没有得到老师发的小红花”。吃完晚饭,我问女儿:“悦悦,为什么今天没有得到小红花呢?”
女儿嗫嚅着小嘴:“老师说我吃饭太慢了,妈妈,我以后不要小红花了,我不要进步了!”我无语……</P> 然后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女儿不再像以前那样精神,还不由自主地又吮起了小手指。
一朵“小红花”就让我的孩子失去了原有的自信,我开始质疑奖励“小红花”这种激励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吃饭慢应该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吧,老师应该还有更好的方法来教育孩子。
于是,我找机会跟老师说了这几天女儿的表现和我的想法。老师告诉我,这几个星期,幼儿园就是专门纠正一些孩子吃饭慢的问题,老师们用这种方法激励孩子今后吃饭快些。
第二个星期,女儿依旧没有得到小红花,原因还是:吃饭慢。
女儿对我不经意地说了一句话,让我开始有些不知所措:“妈妈,我不要小红花了,我吃饭就是慢慢的,我吃不快的……”
在家的时候,我也格外注意孩子的吃饭问题,但我不会在乎她吃多少,饿的时候就多吃些,不饿的时候少吃些,只要她自己愿意动手自己吃。
看来,幼儿园发放小红花的这种激励制度在女儿身上不会起任何作用的,反而激起了她小小的逆反心理。而且她的这种反抗也渐渐地在家里显露出来了:胆小、依赖,动不动就发起了脾气……
老师奖励机制是否也能“以人为本”,即便是引导,是否可以改变一下方法呢?</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