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付宝宝“犟嘴”_宝宝家长教育

0
回复
273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14 23:3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辑:在开始今天的“说教”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段精典的母子对白:      网友:开心果妈妈      小果上了一年级,就开始犟嘴。      逛完街,他说要打车回家,我说NO,坐公交车。      他就梗着小脖子,      小果:打车回去,又怎么地了!      果妈:要多花钱。      坐车才3元。      小果:花点钱,那又怎么地了!      果妈:咱得存点,你上学花很多钱的。      小果:不上学,又怎么地了!      果妈:不上学,你将来傻子一样,啥都不懂,没工作,在家里吃什么哦。      小果:不吃饭,又怎么地了!      果妈:不吃饭,饿死了。      小果:饿死,又怎么地了!      果妈:……      果妈:再说我抽你,你试试!      只有武力了。      特别推荐:五种错误育儿的教养方式新时代父母的育儿要诀      找一找“犟嘴”的原因      孩子“犟嘴”,父母往往很生气,认为孩子不服教导,不尊重大人。许多父母还会因此天大骂训斥孩子。其实,孩子“犟嘴”有各种不同的情况、父母应当分析孩子“犟嘴”的原因,找准“症结”,对孩子实行有效的教育。      有时因为大人的批评与实际情况有出入,孩子“犟嘴”的。这是孩子为澄清事实而进行的“自我辩”。这时候,父母应该耐心听取孩子的辩解,并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予以表达。试想,这种尊重事实、不向权威屈服的品质,不正是我们大人所赞誉和追求的吗?怎么当它在孩子身上表现出来时,我们反而受不了了呢?      有时,孩子是为了掩盖过失而“犟嘴”的。在我们已经清楚地了解事实真相的情况下,往往很难容忍孩子的这种“犟嘴”。有许多父母在这时往往会以拳头代替教育。因为在父母看来,这种“犟嘴”就是撒谎。如果我们能冷静地分析一下,也能从这种“犟嘴”中找出其中的“缘由”。      幼儿心理学认为,当儿童开始掩饰自己过失时,说明他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道德标准,并且学会拿它来和自己的行为相对比,作出初步的道德评价。又由于幼儿期的道德观念并不十分稳定:因此,在一定的环境中,孩子难免会犯错误。事后,在大人的暗示之下.孩子的初步道德评价能力起作用了。他们往往知道自己错了,可又怕承认错误,因为他们怕被权威”——大人认为是“坏孩子”,于是就通过“犟嘴”来掩饰过失,力图保住“好孩子”的形象。      遇到这种情况,做父母的绝不可犯急躁情绪,应该耐心细致的引导孩子,使之认识到:犯了错误不要紧,重要提要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已经犯了错误,为了掩盖它再犯另外的错误(撒谎)是错上加错。同时,要让孩子www.jy135.com认识到:自己是个犯了错误的“好孩子”。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是孩子“犟嘴”的根源,也是孩子今后改正错误的动力。      有时,孩子“犟嘴”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正确的道德评价。这是一种“自以为是”的“犟嘴”。比如,家里来了小朋友,孩子却不让小客人玩自己的玩具,大人说他,他还认为自己的玩具就有权不给别人玩。这样情况说明孩子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评价能力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这不是通过一两次谈话就能解决的,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如看图书、讲故事等来帮助孩子提高道德认识。这需要一个较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总之,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的“犟嘴”,因为以训斥打骂来对待孩子的“犟嘴”,会使孩子不愿与大人交流,自我封闭,甚至变得孤僻不合群。      孩子“犟嘴”就这么办      注意自己平时和孩子说话时的方式和氛围是不是命令式或对抗式的?如果是,那么孩子的表现就是平时积累的结果。希望孩子不“犟嘴”从现在开始改变你与孩子说话时的方式。      另外,提出要求后,又没有坚决执行,也会使孩子觉得有空子可钻。现在教育的办法只能是每当对孩子提出一项要求时,与他一起讨论制定和执行这项要求的意义,然后就坚决执行。这样就会逐渐减少孩子无理取闹的行为。      另外,静下来想一想,孩子是否有道理,不能要求我们一提要求孩子马上就得服从,要允许他有自己的想法。其实孩子会犟嘴不是坏事,这至少说明他对很多问题有想法,同时又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果你说什么他是什么,什么想法也没有,那才可怕呢,等他长大了肯定不能维护自己的权益和主张。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