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暴雨,父母院子里的一间简易房有点漏,我联系熟人想维修一下。回话说,至少一周后才能顾及这点“芝麻生意”。父亲着急地说,两天哪行?两天后我的房子还不漏成筛子了!
今天刚放晴,正愁这事儿,父亲来电,维修人员找着了,马上到。我怀疑老爷子的能力,更怕他被宰,急忙赶回家。父亲说,在路上遇见一辆车,专业做补漏的,于是定个时间,说个地点,就等对方过来了。
说话间,车摇摇晃晃地来了。天!那是一辆车吗?第一眼,花里胡哨;第二眼,全是广告。那车,跟乡镇村村通跑的农用车相似,可又不完全一样,车厢前端竖一个硕大的广告牌——专业防水补漏,车厢四周则写满业务范围和联系方式,后面的挡车板上还写着承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满满当当的驾驶室里,一男一女,很是享受地随车颠簸摇摆。尤其让人震撼的是,车是一路高歌着郑智化的《水手》而来。驾驶室里,塞满了生活物品,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卷铺盖,暗淡的花纹已看不出颜色了。后车厢里有个很大的黑乎乎的锅,后来知道,那是拌沥青的,还有煤气灶,大铁铲,一些塞得鼓鼓的编织袋。
男女下车来,看我爸的着急样,再看看险成筛子的屋顶,轻松地说:“小事,一会儿就好。”他俩从车上卸下来一干东西,烧锅,拌料,架梯,上屋顶。俩人手脚麻利,配合默契,片刻工夫就结束。我抽空和他们聊着,得知他们来自安徽亳州,是夫妇。像他们这样出来谋生的人很多,尤其是补漏防水这项工作,已是他们那儿多年的传统手艺活。女人格外强调:“你们城里人怕吃苦,这样的活干不来!”
我笑问:“那你们车上放的歌叫什么名字知道吗?”男人笑了:“《水手》啊,郑智化的,听着励志呢!”
励志?我睁大的眼睛里掩不住的惊讶。
倒是男人爽快,甚至对我的惊讶表示不屑:“怎不知道?人家是残疾人,可照样活得精神。我们干这活很苦很累,常听着心里带劲!”
我愧疚无比,想着自己平日里的慵懒、懈怠。别说郑智化了,我连面前的两人都不如。至少他们懂得用某种励志的东西让自己振奋,让自己从生活的泥沼中拔出深陷的双脚。而我呢,却一味地给自己的庸常找一个又一个理由。之前,我总觉得励志是那些成为或即将成为大气候的人所独享,至少不是眼前这两个人所能懂得。而正是眼前的两位普通人让我明白,励志存在于不同的群体,存在于每个人的不同时期,励志成了凡尘里每一个人活得更好的正能量。
临走时,那女人就挺自豪地对我说:“雨水少了,我们也要回老家了,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用挣来的钱换一辆面包车,明年出来干活时再也冻不着了。”
晚上,散步时,在公园的角落里又遇见一辆专业补漏防水的车,车旁,一个塑胶水桶,一口小铁锅,两碗面条,两个埋头猛“吸溜”的人。我望了一眼又一眼。那辆简陋的车,那辆承载着希望的车,就是这些异乡人励志的大篷车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