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公郎镇坚持战略思维,注重顶层设计。成立易地扶贫搬迁领导组、指挥部。
" T. I5 N s! C' [3 b / P! D/ W* T9 k4 v, W
/ a. ~+ v _ G
5 R- |9 y3 ~, g公郎镇新农村风貌* J1 \) k- j9 {% N; U3 H
大理州南涧县公郎镇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采取“指挥部+党支部+搬迁户”的“三叠加”运行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指导帮助板桥村委会小雀吃水、茶家、路苦吗、官家乐等9个自然村,共103户45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0户119人),搬迁至板桥村委会小独木村脚裕谷集中安置点。2 ^# y, J) q E0 j; ]
成立指挥部,搬迁有思路
- I+ i6 b5 r8 w! p! ]$ u) d5 ?公郎镇坚持战略思维,注重顶层设计。成立易地扶贫搬迁领导组、指挥部,下发《公郎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建立包保责任机制,挂图作战,时间倒排,任务倒逼,责任倒追。按照“要建设先规划,无规划不建设”的理念,将易地扶贫搬迁与“五个一批”相结合,科学编制《板桥易地扶贫搬迁建设规划》等系列规划,严把政策界定、资金使用、工程质量“三关”,严格招投标程序,强化监督,确保搬迁房屋质量。“搬迁点实行统规统建和统规自建方式,由村民自主选择。”指挥部负责人字家权说。
0 X, Y8 ]9 s A“成立指挥部,搬迁有思路,思路决定出路。”镇党委书记、指挥部指挥长时增德介绍说。目前,完成公共基础投资1000余万元,房建已进入全建设阶段,其中完成一层浇筑90户、二层建盖26户、全封顶9户。
3 f% h% W: z$ v5 \5 Q建立党支部,搬迁有引路# w: b+ Z( V! z3 B+ c: \- x7 G
公郎镇坚持党的核心作用,注重党组织建设。把党支部建在脱贫攻坚一线,成立临时党支部,把搬迁户的23名党员聚在一起,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根据贫困户居住偏远、受教育程度低、观念相对落后、缺乏脱贫信心和致富技能的实际,党支部把“扶志”与“扶智”结合,通过“支部+阵地”“党员+群众”方式,教育引导群众主动脱贫、精准脱贫。采取“宣传到户、现场参与、政策支持、贷款帮助、就业引导”办法,破解搬迁难、资金难、发展难题。“村看村、户看户,党员看干部、村民看党员。”时增德道出了临时党支部的作用,“给政策给钱,还得给个好支部。”
( G' p% g9 K+ P! n+ f* q/ R党支部要求23名党员带头对建设进度、建房式样、面积等规划的落实,采取“能人+X”方式,发挥党员和能人的榜样带动作用。“只有立足岗位履职尽责、真抓实干,才能回馈党组织和群众的信任。”鞋上沾满泥巴、衣服溅着水泥渣子的村委会书记、兼临时党支部书记熊家跃说,只有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才能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0 _" D. }+ z6 `
探出好思路,搬迁有对路$ g# B2 ?( L) }' X" N8 ?
公郎镇坚持政府引导,注重群众主体参与的工作思路。组织镇村工作队进村入户宣传政策,把群众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的主体,算清易地扶贫搬迁的经济账、教育账、医疗账、生态账和发展账“五笔账”。按照“政府引导、立足实际、群众自愿、广泛参与”的原则,103户搬迁农户自发组织成立由7人组成的建房委员会,负责协调服务工作,做好农户联合建房的建材采购、运输等,节约了建房成本。采取“房屋联建、力量联合”方式,即友帮友、亲帮亲、邻帮邻的组团式建盖房屋,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采取联合购材、组团联建方式,为我们每户节约资金2万多元。”建房户自凤荣感慨道,“我们4户联建,总共节约近10万元呢。”6 M- d( C1 m7 c; ~ j( E2 [
“搬迁后,临时党支部将按相关程序要求,批准成立正式党支部。”李志方要求道。现临时党支部和建房委员会延伸工作链:宣传引导、协调关系、解决矛盾、培训技能……宣传《关于推进城乡移风易俗和客事从简工作实施意见》,积极发挥村民自治的优势,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反对奢侈浪费;实施“一三产+脱贫”战略,发展核桃、茶叶和果蔬种植,沿214线发展商贸物流、餐饮服务等,引导搬迁户脱贫致富。
2 J/ E# c4 c6 F+ |" K# S( W: j- h“党员领导干部引领和服务群众是永恒的主题。一个强有力的指挥部,就能引领一个党支部;一个强有力的党支部,就能带动一群党员;一群强有力的党员,就能鼓舞一批群众。”南涧县委组织部长李志方说。(左先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