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核桃源' T3 u& L% A8 _1 O2 h
[作者:杨世明]
* B) t ~4 z" X4 w% n) n5 f寻访核桃源---杨世明 U3 t( E0 i, `" u6 L+ S3 ?
今年的“五一”长假,我来到滇西北洱海之源,体验了九气泉的温柔,庇碧湖的纯情,彝山梅海的芳香,梨园的幽静和罗坪山的松涛。还慕名寻访了“核桃之乡”的大理州漾濞彝族自治县脉地镇大麦地村——核桃源的美景。
( n$ h* T( A4 c6 b0 L: a6 k4 V m; S 我从大理洱源的“温泉城”乘车出发,沿着洱乔公路穿越布满松林和杜鹃花的罗坪山,再转向平甸公路自北向南顺着漾濞江奔驰二十余公里,就来到久负盛名的核桃源。
# s. P7 F1 j% U) i1 w. x; h& I9 }4 Q 这里遍布大小不一的花岗岩石,最大的有几间楼房那么宽大,而数百公顷核桃林就从这些重重叠叠,挤挤挨挨的花岗岩石缝里钻出来,构成“石中有林,林中有石”的自然景观。在乱石丛中生长的核桃林呈现出无比顽强的生命力,数千株百年以上的古核桃树依然枝繁叶茂,果实累累,覆盖了所有裸露的土石,远远望去,犹如在奇形怪状的花岗岩石上铺了一张随风起伏的绿色地毯。
+ x; n6 r. Q- |' v) v 走进核桃源里,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树树刚嫁接过而裹着白色薄膜的枝条,在潮湿而炎热的夏风中抽枝长叶,生机勃勃向人们昭示丰收的未来。这是当地勤劳智慧的彝族人家经数十年来培植的一块块新建的核桃林基地。
4 B9 |/ {; N+ v3 b# n( ` 我来时正是盛夏,那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核桃树的枝头缀满那三个或四个为一串串淡绿色的核桃幼果,从深绿的密叶间探出头来,随着微风时隐时现,仿佛是羞怯的孩儿。浓浓的树阴中透下斑斑驳驳的亮光,林中的空地上是放养家禽和牲畜的好地方,而畜禽的粪便又是核桃树生长的最好肥料,放牧人在林中的大石板上悠闲自得地纳凉,女的织毛衣,做针线;男的弹三弦,吹树叶。情歌声声。鸟语调瞅。林涛阵阵,好一派世外桃园的景致,让我羡慕得差点在这里安家落户,成为核桃源里的人了。. l5 d" P! R3 J
那天,我被陶醉得无法走出那数千亩莽莽的核桃林海,只得就地在热情好客的彝族人家里过夜。核桃源的夜晚是幽深寂静的,偶有猫头鹰低鸣,萤火虫在飞舞。逢圆月当空,月光穿透稠密的枝叶,撒下星光点点,林中便显得格外的腰肌而美丽。树荫下,成对的情侣在窃窃私语;溪流中,石蛙在声声鼓噪;远处传来几声狗吠,而成千上万的知了却在夜色中收起了自己狂热的鸣唱。
9 f) D! r- `" r1 I" |9 f 花岗石从墙脚砌到屋顶的三坊一照壁的庭院,男主人在熊熊的火塘边悠闲自得地边抽着水烟筒边给我说,白露过后,那些缀满枝头的核桃果成熟了。核桃源的男人就会像猿猴般敏捷地爬上几十米高的核桃树,手握六七米长的实心竹竿左敲右击。一会儿工夫,就将核桃果全部敲打下来,这够女人们捡拾大半天了。刚打下地的核桃,谁碰上了都可以蹲在核桃树下吃个够。核桃仁生吃,满口余香,能充饥美肤,润肺养颜,益智健脑——我听着听着,早已“垂涎三尺”了,可惜我来的不是时候。
9 D, N7 j7 [: Z; X 男主人还说,近年来,市场上核桃供不应求,每逢收打季节,省内外客商驻扎在核桃源,果农们再也不必将核桃背回家,在树下就立即换成沓沓现钞,真是“一棵棵核桃树就是一棵棵摇钱树”,“一块块核桃基地就是一个个绿色银行”啊!因而,核桃源人视核桃为自己的衣食父母,甚至是生命。在上世纪大炼钢铁疯狂砍树的曰子里,有许多人冒着危险用生命捍卫了一株株百年、千年的古核桃树。所以,今天的核桃源才能依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核桃源的子孙们才能享受到“睡在核桃树下也得钱”的幸福安康的曰子。直至今天,核桃源人视树为生命的传统仍在发扬光大。富起来的他们要起房盖屋,如果所选的地基会妨碍核桃树的生长,那即使是块风水宝地也决不会会破坏核桃树的一枝一叶。
6 |8 H2 f' m E; Y3 @9 Y2 o 次曰清晨,面对棵棵高大挺拔核桃树,我只得“望果兴叹”,仰视着那布满露珠的一串串还未成熟的幼果,三步一回头地告别了曾经魂牵梦绕的核桃源。
1 s2 o+ z9 h* r# T- H3 B 寻访了核桃源,使我对“生态平衡”和“双重效益”等语词的深刻理解;使我更懂得怎样视树为生命来保护自己美丽的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