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_% |7 h8 [8 y. N5 ?- ]* |7 e9 ` 每次走进巍山之巍宝山,都有不同的体悟。在这里首先感谢文化使者范健华、作家忆苏、还有卜成玉先生、江荣敏先生.....在与他们的几次心灵的交流之后,在阅读了他们送我的书籍之后,我才开始斗胆写这篇关于巍宝山的系列之作。. f/ f3 N% q/ ^$ y# N
9 G) ~: i/ S# _
( l; U& d) a% S- k
3 R2 M1 I& X5 M$ E5 q: Z) _ 图文/朱文鑫
( I( F3 R% e: i2 R/ r 一走近这座道教名山,就被这座名山的建筑、彩绘、以及保护的完整所震撼了。这是一座神秘的大山,是张道陵所创立之五斗米道也曾传播到此,山中至今还流传着许多关于张道陵的故事。范老师说,道教教祖太上老君曾云游到了巍宝山,并在山上点化南诏始祖细奴罗,唐代时期,许多关于吕洞宾在山传教的故事至今仍流传于山间道观与村舍之中。" f# O5 i4 @5 o/ t, m6 f
" D; Q* W5 t* g& Y) Q i# Q# `
r* D# v. N" A) l0 }' x0 X h( I
图文/朱文鑫& F0 U; Y! c# h W( V
这是一座道教名山。要记述的图文很多。单说这彝族祭祖以及南诏王之脉。从作家忆苏送我的南诏史论和哀牢小村中,我找到了这样的记载:“唐太宗贞观初,其父舍龙,又名龙伽独,将细奴逻自哀牢山避难至蒙舍川,耕于巍山。”随后受建宁国白蛮王张乐进求的禅让建立了大蒙国,自称奇嘉王。以后又由他的子孙统一了五诏,建立了中国西南显赫一时的南诏国家政权。这个南诏国的最初发祥地就在巍宝山。0 ]1 f$ `1 e# q
) j- G% ~9 P; B- |4 l
9 D) O" o: e i, |
6 c9 N# s2 q# i" {. W+ }0 D/ f D 图文/朱文鑫
" D. x! K, i' P0 u+ H6 p# f$ @ 还是说说“南诏”的由来,在752年,阁逻凤叛唐自立国号为“大蒙”。公元784年,改国号为“大礼”(又改国号大理云);794年,异牟寻归唐,改国号为“南诏”。860年,世隆再次叛唐,改国号为“大礼”。878年,改国号为“大封民”,直至灭亡。860年代为极盛时期,曾统治范围包括今云南全境及贵州、四川、西藏东南部、越南北部、老挝北部和缅甸北部地区。' T! N3 ?7 x% @
: e j6 H* v* D: M/ R$ x
* L& ^5 V; ?: g- w& l
- ?; p8 W5 V v+ [( [0 i 图文/朱文鑫( G% M% T) u7 L& V
每一个来祭祖的人,都会安静地与这祖灵殿灵魂祭拜。巍宝山是一座安静之山,以古、幽、奇、秀、巧闻名,这里祥光瑞气之相,有缘者能见天尊显灵。许多来自八方的游客前来祈祷拜扣。这次是应邀来参加祭祖活动的,被彝族文化的神秘所折服。他们身着彝族原始服饰,按照程序一步一步地祭奠,至今还历历在目。走进巍宝山,如同走进了古老彝族建筑的艺术殿堂,与城市的喧嚣和繁华相比,这里更多的是一份心灵的宁静与环境的幽雅。' d" v0 Y: ?+ V6 T* y7 N
# v/ Q+ u: D" m9 C. y1 r: w- }: `
6 E/ j1 l9 a$ A- u! ]
1 b3 _' j! J3 \- [! b 图文/朱文鑫
+ M5 c/ t- Q3 a# _
! U: T9 M! P4 q ?, H: B
& s+ O" x j! o% Z, C
9 U3 p. C% h' H) {- s$ s 图文/朱文鑫: n9 L% Z% t1 e: d" i& ^! d
每年正月十六日是南诏始祖细奴逻的生日,至今,当地彝族还保留到庙内祭祀的习俗。每年农历二月初一至二月十五,承袭千年的巍宝山传统山会让这里成为一座民俗风情园。四山八岭的彝族群众着节日盛装,汇集前山、后山打歌唱调,尤其以初八这一天为祭奠祖先、欢度节日。
% X1 n. k* p" L& ~0 i6 L: G
! ^) `) @: O6 w# ^; @2 C9 Y
, F/ I$ Q. r! _/ N# ~1 H2 n& w/ R& o; s9 M( M
图文/朱文鑫! E( C3 ~6 N! t3 r1 S7 O! ?
巍宝山以南诏发祥地和道教圣地而出名,是中国西南部的名山之一,历代史籍均有记载。主峰南北两侧有宫观二十余座,其中以清微观、斗姥阁、培鹤楼、长春洞规模最大。宫观群中有一大庙名巡山殿,主祀细奴逻,即第一代土主神,与其他道教名山有别。8 B8 Y$ u$ x( a$ l* Y: ?
& z2 [5 \" q- f2 s. T6 h
2 j' {$ F6 l( n8 ?% T
* s: P2 B( C& s2 ^0 J6 e |7 P
图文/朱文鑫
% l6 H1 e! v8 D# [4 r 一幅幅拍摄这彝族文化的道教彩绘。那么逼真,甚至历代君王是雕像都依次立于主殿两侧,这里,开展洞经会和圣谕坛的宗教活动颇多,有正月十五日上元会、二月初三日文昌会、二月十五日老君会等等。每年的三月,这里是彝族祭祖之地,来自云、贵、川的彝族都不远万里来此寻根祭祖,会期即诵经和弹奏洞经音乐,盛况空前。/ D2 j7 q$ i I/ l
4 J" f: H& L6 x
?4 C" t, p" |( Z8 {# r0 |8 |) v0 }' y# Q, j N W
图文/朱文鑫
i: A' R! v3 H) ?0 ^ S1 j: h2 b6 K$ \9 `: ?# u. ~4 _# j
6 p0 `9 M/ N$ R; s$ x- i" t- U; `2 R: X5 Z
图文/朱文鑫
5 ~' `6 w& e) E# t; \! a1 T
. M8 o% v- `* V, T! l! O
0 X: o! F% W; }4 d1 k
! o4 f6 a9 Z+ O/ x 图文/朱文鑫2 K$ F, s& {5 p& ?" i9 s
南诏国的崛起,是彝族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一件大事。南诏国起源于巍山巍宝山,传说公元649年前,有一个名叫细奴逻的人在巍山境内建立了蒙舍诏,并修筑了雄伟的图王城。唐时西洱河地区有6个大部落,号称六诏,即蒙舍诏、蒙禹诏、越析诏、浪穹诏、邓赕诏、施浪诏。因为蒙舍诏在其余5诏的南面,因而又被称为南诏。大唐皇帝封细奴逻为巍州刺史,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得到了唐朝的扶持,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不断被南诏接纳。经过4代王的不懈努力,皮逻阁终于依靠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统一了洱海周围的其余6诏,建立了南诏国,并在洱海边、点苍山下修筑了富丽堂皇的王宫——太和城。
/ D) z& c1 q9 ]6 w+ _ p7 p& s$ s' i2 W
; f) w- d: P! K: K: m, h
$ u0 X/ L# x+ h) ^# o 图文/朱文鑫/ f" [( G5 E) l N0 P
南诏国的统治者为少数民族彝族,如今南诏国的十三个国君被贡奉在巍宝山,是彝族人的本主神。# U: M, L4 f% l6 V3 O9 Q5 F5 {. x
8 e z: g- Q d1 {/ c% Y7 b) I! G$ |5 y% Y4 r. q
" y# U1 p; |. i5 f. Q6 P' M 图文/朱文鑫
& r4 z2 B2 A5 J" {, E% T { 从细奴罗创建南诏,到南诏国消失,一共有263年。在这期间,南诏曾有13代君王即位。% Y I- m1 I: H* A& P
+ r$ u5 X; v7 G) J+ C4 X0 e* @$ n( L* ]; O4 {! p: }
: O0 ^% c1 \- o# l1 D
图文/朱文鑫& l0 m; E! ?' S6 R* l, ~
这里是一个融入多民族多宗教的地方,在佛教传入之前,各族部落主要信仰巫教和道教,信仰万物有灵的自然宗教,尤其是在乌蛮部落中,人们认为山水土石、风雨雷电日月星辰均有神灵,所以人们崇拜万物。彝族的祖先自称为腊倮拔,即虎族,彝族母虎日历中,虎为一年之首,十二属中亦以虎为首,而不是汉族十二属中的以鼠为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外部文化的传人,南诏国逐步趋向道教和佛教,并形成佛道两教并存此兴彼衰的态势,有的地方道教较为兴盛,而有的地方佛教兴盛。
3 Y* [6 V3 t7 m- e- k1 v
4 x' v5 t( o( F H3 q0 e B- N( `6 M& h
0 A6 S* E' F1 V& u3 `
图文/朱文鑫( r3 ^! ]$ ?. Y1 V
这里的建筑文化相当融合发达,寺观的建筑集彝汉及其他民族智慧之大成的建筑,其规模宏大,造型美观,用材用料质量特好,其技术性艺术性特强,屋顶流璃瓦及龙凤奇兽装饰,屋中各尊铜铸泥塑神像,雕门画栋精巧无比,刻石为洞,洞中石像无不体现当时工程的浩大和工匠们高超的技艺。6 v% F* Y" M+ r) x
7 i$ m0 [5 P2 Q! `
1 H" y& ]# n g* \9 t8 Y% z+ g
# F& F+ V& H0 J# _: o: j 图文/朱文鑫7 N+ [8 f5 r* K1 j$ N4 [
% G# w3 O+ b. s+ Q" I' i
$ k2 M7 G" r2 ^! w8 j. [
1 p# }! E" }- D2 A' T1 N7 W6 } 图文/朱文鑫1 X! O6 C8 Y/ ~
这里的文化艺术是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文学、数学、理学、绘画、歌舞戏剧等很多内容,在自己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学到了许多文学艺术,而且还主动地接收吸纳外部的优秀文化艺术。
; j% A) Q3 c8 |. v2 b7 f9 y9 N0 ^4 I4 O. Z
" I( O3 g5 U7 |; q/ a
: ?. P' z! q; d. V0 Z( ? 图文/朱文鑫
4 h7 d' b. s$ C$ q. j6 W9 g& q1 B8 z, Q* b. ?' l. r& R* E6 M
% b6 ?( `7 k+ g! X. w1 T. c
( G$ |! H) P/ O
图文/朱文鑫
' g! S$ u" w/ {9 i X7 u; P 同时,这里的饮食文化相当丰富,喜饮自制的白酒,凡有事必欢歌,凡歌舞必饮酒,战前必饮酒, 除此之外,食物主要以大米、包谷、高梁、粟米、稗子、荞子、麦子各种豆类为主食,肉食先以野兽类为主,后逐步发展畜牧业,以猪、羊、牛肉为主,食用油以畜类油为主,以植物油为辅。
! o* n# Q7 f6 [* M6 P( i
1 X( Y, B. f. x3 { {' ~6 m/ w$ F: m' Y; w) T* P) U
% Z9 d4 s( O4 J, o' n t
图文/朱文鑫
; K2 _- @9 l0 |2 I) k9 X8 i
/ M: u7 e, E/ f8 V4 X& V5 g% D9 c; Q) a" @% L
7 L6 T6 r, e" i' c
图文/朱文鑫 Z6 k/ |& ]% X9 u: H: \
/ z% L% k% E2 }2 k! ?6 P2 p& ~2 R* A2 r1 t, n1 P
( z9 \' ?! T0 n* K5 S 图文/朱文鑫) L% [2 m6 J m1 k
这里的彝族服饰是中国历史上各民族服饰中的一朵多彩秀美的花。南诏时期由于当时的纺织业较为落后,织布的原料以麻皮为主,以羊毛为辅,还有少量的蚕丝。在生产工具即织造工具落后的情况下,灵巧聪明的彝族妇女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用爱美的恒心织造和缝制出美观大方引人人胜的服饰。随着时代的发展,南诏乌蛮及其他支系的服饰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一是用料变化,二是图案变化,三是制作工艺变化。例如通过贸易和以物易物的交换,大量引进唐朝的棉织品,并用丝棉毛等布料制作衣服,特别是南诏国王室成员及一些达官贵人穿上了用棉布丝绸做成的华贵衣服,并饰以金雀银花,绣上适合身份的龙虎凤花鸟等图案。) Z( ]( B: P6 ^
+ ^1 V! T4 { I; l
9 t( S4 s. n5 o- }
/ K4 L6 a& i' V% G" x* p0 q 图文/朱文鑫
( x5 F% u) J2 z9 ~) b3 C 这是用鱼眼拍下的南诏分支的六诏图。这里的奥秘和历史很深厚,彝族祭祖是一种民间信仰,是对祖先灵魂不死的种种祭拜,在祭祖活动中,留下许多祭文,事后又修编族谱修彝族史编县志,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祭祖活动所留下的礼器、乐器,是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而所用的音乐、舞蹈,正是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重要内容。
* T% D0 @: v+ ]
6 m( }! N& n5 i, p: M" ?8 Q
# j8 |2 }$ U3 {* y
& z0 x9 |$ N; z. ^# n" O 图文/朱文鑫+ D7 M8 \' o( e; c" v
% M/ x2 y3 C# g- H2 C" s& i. D0 o R9 }
- k, N* ?9 x5 K7 F
图文/朱文鑫- d6 |' U0 |; O0 [6 `; w. r
走出巍宝山山门,听着阵阵山风,林间清幽的小道把我又引入密林深入一座座依山就势、布局精巧的宫观中的情景中,历历在目。巍宝山20余座明清时期的道教宫观各有各的特色,它们是道人修炼的场所,宫观古殿雄伟、庄严而不失灵秀,雕刻、壁画精美绝伦,堪称艺术珍品。迈着闲散的脚步,聆听着鸟儿婉转的鸣叫,游走其间,静静观望,山中静谧让人恍如隔世。
% k$ k/ t# a, N; S3 }$ t 巍宝山,我还会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