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发表博彩类、私服、色情、赌博、诈骗、违法广告等一切国家法律禁止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禁言并清空帖子,严重者报公安机关处理!

云龙旅游与历史文化

0
回复
1623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3 12: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 q8 L% |$ H! H& @
  云龙旅游与历史文化) t0 q& R6 J1 f
  01 }% z% ?" |, A) Y  |1 D0 L9 {: F& |
  云龙县诺邓景区简介% a; Z6 q' W# k
  云龙县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南端,东接大理苍洱风景区,西邻怒江大 峡谷风景区,北靠丽江与香格里拉,南连保山腾冲与德宏。云龙有着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 矿产资源、水能资源和各种生物资源,高山、湖泊、森林、草甸、温泉、溶洞、古村、古庙、 古桥、古道等自然风光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以云龙县城诺邓镇为中心 的诺邓景区,包括诺邓千年白族古村、天池、天然太极图、虎头山、a江古桥梁等景观要素。3 K" [" C$ a1 R7 \0 M* m
  该景区东距昆明市 540 公里、 距大理市 154 公里, 南距保山市 132 公里, 西往六库 174 公里, 北至剑川 210 公里,交通畅达,旅游接待条件充分。1 K1 w9 _$ X5 u: N* `' J
  诺邓景区欢迎海内外旅游者前来休闲度假或观光旅游。
/ ]# j  o6 W( L/ P3 {- ]; B2 T  一、诺邓旅游$ A' U0 {7 f! W" @- f: z( F
  “诺邓”是云南历久未变的最古老的村邑名称,自唐代南诏时期以来该名字一直没有改 变,称为千年白族村,是滇西北地区年代最久远、也是白族最早的盐业经济重镇。目前诺邓 村保留着滇西最古 老 、 最集中、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和明清文化遗踪,村中现存一 百多座依山构建、形式多变、风格典雅的古代民居院落,有玉皇阁、文庙、武庙、龙王庙、 棂星门等明清时期的众多庙宇建筑和盐井、盐局、盐课提举司衙门旧址以及驿路、街巷、盐 马古道等古代建筑,还有 200 余株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有 10000 余件散落在民间的古董、 文物、字画牌匾、古老家具什物以及洞经花灯音乐、传统工艺美术、节会庆典活动、民间礼 道规矩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 i7 v1 m' O2 B
  云龙县城至诺邓村有旅游公路 7 公里。9 T% i$ B2 r- O7 x
  2002 年 1 月 24 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于诺邓村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05 年 8 月诺 邓村成为云南省“开发建设型旅游小镇”, 在当年 9 月的北京中外旅游品牌推广峰会上诺邓村 被评为“中国最具旅游价值的古村落”;+ }9 x5 w2 V' e6 R; `
  2007 年 5 月 31 日, 诺邓村被授于“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当年 11 月 5 日,诺邓村又被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委员会评为“中国景观村 落”。& M: [5 b8 M# J! {1 U
  1/ Q. u4 }, i, R8 E, i8 v
  二、诺邓历史文化: \/ B. r4 p( X7 f- V: ~
  诺邓村过去一般称为“诺邓井”或“诺井”,“井”就是盐井。根据云南史料记载,云南井矿 盐业在秦汉时期就已产生,公元前 110 年,今安宁、大姚、云龙已产盐。从西汉至南北朝时 期,云龙为比苏县,古白语中“比苏”即“出盐地”的意思,汉朝设置比苏县的根本原因就是这 个地方产盐。唐初,云龙属姚州都督府尹州,据方国瑜教授云南郡县两千年书中记载, 尹州即云龙境, 下领“盐泉”等五地。# N7 L) i2 G7 I! D. U$ V# [1 F* Z8 |- [! m
  新纂云南通志 曾考证汉代的云龙盐井即今之诺邓井, 而唐初尹州下属的“盐泉”是否为诺邓待考,但从现存史料和区域形势分析,“盐泉”即为诺邓 井是可能的。唐天宝年间,南诏政权攻占姚州都督府所有领地以后设置宁北节度,公元 791 年,改宁北节度为剑川节度,领有宁北、沙追、讳溺、若耶、浪穹、细诺邓等地。樊绰蛮 书中言:“剑川有细诺邓井”,按方国瑜先生注,细诺邓即今云龙县诺邓井。蛮书成书 于公元 863 年,可知“诺邓”村名见诸于史籍也已经有 1144 年的历史了,历经唐、宋、元、 明、清各代王朝,“诺邓”这个名称一直延续至今。. n0 v5 L9 I. G2 n9 T5 R; D- U
  公元 1383 年,明政府设云南四提举司,其中有“五井盐课提举司”,治所即在诺邓,所 谓五井即指诺邓井、山井、师井、大井、顺荡井。据明史・食货志:“五井(盐课提举司) 辖盐课司七”,即除上述五井盐课司外还有“鹤庆军民府剑川州弥沙井盐课司、丽江军民府兰 州井盐课司”两处,到明嘉靖年间云龙又新增石门、天耳、金泉(今宝丰)三井。公元 1393 年,又在诺邓设“上五井巡检司”。提举由中央政府委派,一般都以乡进士提举五井,如现今 诺邓村黄姓、李姓等族,先祖均因明代内地进士提举五井而子孙落籍于兹。明代李元阳曾为 诺邓黄氏族人撰碑,记载公元 1466 年,福建人黄孟通任五井提举,任职 9 年后因所辖顺荡 井盐课任务未能完成,遂留其子孙在诺邓补征盐课,自己告老回归福建。后来提举司衙门逐 步演变成诺邓村的“黄家宅子”,衙门旧址也在清代乾隆年间改造成了黄氏族人的科举“题名 坊”。
; b: e2 P9 ?+ H" ]$ |' _: b3 L: `* B, n( @  从有明确记述的唐大理信息网过滤信息始,诺邓村的演变发展完全赖于盐业经济的兴衰。南诏时期“细 诺邓井”的盐业生产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到明朝中后期,,五井提举司年上缴中央政府 的盐课银达 38000 多两。李元阳纂嘉靖大理府志记载:“后开五井,始分行盐,地方台 井之盐,专行大理;五井之盐,专行永昌。”可见诺邓等五井地区所产食盐在滇西早已负有 盛名。雍正云龙州志记:“诺邓、顺荡(盐)味更咸,不必洗灶,而遂能成沙”。因诺邓盐 质非比寻常,保山、腾冲―带自古以来就十分喜欢食用“诺盐”。由于盐业经济的发达,诺邓 村历史上曾一度成为滇西地区的商业中心之一,在嘉靖大理府志所列市肆中地位重要。
7 C8 s1 T; J! J* c  古代诺邓的商路驿道,东向大理、昆明,南至保山腾冲,西接六库片马,北连“茶马古道”通 兰坪、丽江、西藏。其时四方商贾云集,百业昌盛,物尽其美,货畅其流。村中集市每月“赶”
5 Q$ Y% ~- c! k! X$ B+ w  2
2 x3 s7 t* g  Q  [* y  四次,逢初一、十五“赶大街”,初八、二十三为“赶小街”,街道都因山就势,虽然路面不宽, 但北向山坡一面开的店铺也有二三十家。
6 m* W) f# _2 I: z/ A  因诺邓地处山谷, 几面山坡上到处构建着层层叠叠、 “四合五天井”、 “五滴水四合院”、 “一 密密麻麻、 风格各异的民居, 院落形式如“三坊一照壁”、 颗印四合院”等等,由于山势较陡,前后人家之间楼院重接、台梯相连,往往是前家楼上的 后门即通后家的大院。村巷村道都是清一色的石板铺就,且三步一阶、五步一台,谁也数不 清全村总共有多少级台阶。诺邓村的民居建筑及庙宇建筑都充分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协调适 应,其门、窗、粱、架、斗、拱、柱、檐、枋、檩特色鲜明,十分重视整体结构和局部建造 的严谨统一,重视传统工艺和雕刻图案的美观精细。& W* J( X  s4 ~! z: E! H) l
  诺邓村现存最古老的建筑是“万寿宫”,据记载“万寿宫”为元代建筑,其时是外省客商的 会馆,到明初,将会馆改作寺庙,原称“祝寿寺”,现存明代碑记有诗:“朝贺明时习拜舞, 万年祝寿听山呼。”到明末清初,又改庙名为“万寿宫”。从“万寿宫”演化过程可见宋元以来 诺邓经济繁荣情况,而这种建立在古代生产、流通基础上的繁荣又极大地推动着地方社会文 化生活的发展。尽管云龙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但明、清两朝还是文风蔚然、人才辈出。诺 邓村的科举,在云龙中“进士”的为最多(清代三人中诺邓就有其二),举人、贡生和秀才则不 胜枚举,目前仅从几户诺邓人家族谱上查实的贡生就有 60 余名,秀才则有 500 多人。清代 康乾年间,诺邓村举人黄桂是名噪一时的饱学之士,被誉为“滇中一儒杰”,云南最早的诗歌 总集 滇南诗略 曾收选黄桂诗词数首。
0 Y4 j5 G" U3 K; c  P  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 诺邓旧时尊孔习俗相当浓郁, 诺邓的孔庙建筑精巧,尤以大成殿和“腾蛟、起凤”棂星门建筑规格严谨细密,过去每年祭孔 活动规模都十分隆重,缛礼繁节,传统的儒家意识形态在诺邓村的反映是非常明显的。) b: A- I% C. d3 c5 J$ o# `
  诺邓村民素有“九杨十八姓”的说法。自元、明以来,南京、浙江、福建、湖南、江西、 山西等地陆续有移民或因经商或因仕宦之故迁来,在同当地原住民融汇结合后,形成了诺邓 村现有居民诸家族。从各家族谱分析,最先到诺邓居住的各家族先人去世后均为火葬,经过 几代人同原居住民融汇,他们既保持着内地的传统习俗,也同当地的主体民族――白族结合 为一个新的群体。因此,清代至今,诺邓村民已全部成为白族居民,他们一直都保持着完整 的白族语言和白族风俗特征。% h1 `3 @- k, e8 `. e% i- u
  如在宗教信仰上, 白族的本主崇拜在诺邓村还是十分有影响的。% Z" X# R( ^( C6 a
  诺邓的本主是明朝三征麓川的将领王骥,称为“三崇本主”。除了“本主信仰”,诺邓村“三教 一体”特征也是非常明显的,信奉佛教,也信奉道教,尤其是在宗教活动和庙宇建筑上,道 教的特点更为突出。诺邓村庙宇建筑在康乾时期堪为鼎盛,至今犹存玉皇阁庙宇建筑群及棂 星门、文庙、武庙、弥勒殿、香山寺、古岭寺、云崇寺、观音寺、王母寺、龙王庙等,此外 还有文昌宫、三崇庙、城隍庙、魁星阁、财神殿、关帝庙等 20 余处遗址,这些寺庙建筑绝 大多数都体现着道家建筑风格,而村里旧时举行的祭祖、迎神赛会、节庆典礼等诸多活动都, H0 R5 E% b- m! `$ U# V3 D& U
  3
( P* T8 O9 b& s$ Q, W  Y* O  带有儒道两门特色,比如洞经音乐演奏等等,更是道教活动的基本形式。$ Q; E- Z, q# D
  诺邓村现存众多的古建筑和人文古迹,融汇汉族中原文化和白族地方精华文化为一体, 中国民间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传统文化思想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反映在诺邓现有的人文遗存中 均有生动的展示。特别是诺邓村目前保留完好的古村风貌以及百年以上的众多明清古建筑, 原态原貌相当完整,在云南以至国内都是十分罕见的,它们深刻地记录着千百年来云南地区 在文化、 经济、 政治和社会民俗方面的历史进程, 抢救、 保护好诺邓村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传统中具有重大的研究和利用价值。
4 A- J3 v* @7 f; G7 X8 g  国内专家学者对诺邓村历史文 化价值的基本评述是: (一) 诺邓是云南最古的历史名村。
( ?1 B. {2 V: t& U  k) U1 v5 A7 r  从公元前 110 年汉朝因诺邓产盐而设置比苏县开始, 到唐代南诏时期“诺邓”村名在史书上正式出现,该村历史见诸于文献已有两千余年,作为云 南现存历久未变的最古老的村名,诺邓古村见证了历代王朝的变迁,留下了各个不同历史时 期物质和非物质的遗产,至今全村建筑犹然是明清风貌,是中国古代历史建筑遗留在滇西的 一个活生生的样本。" r4 X. f9 ], E
  (二)诺邓是云南最早的经济特区。中国历代王朝高度重视盐、铁生产流通,朝庭直接 派员管理盐业,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诺邓自汉朝开始就一直是云南盐业经济重镇,尽管地处 边远,但它一直是受控于中央政府的经济特区,从汉置比苏县到明代设五井提举司衙门,诺 邓工商业在古代云南一度繁荣,远古留下的盐井、盐局、古衙门等历史建筑遗产,就是对古 代云南盐业经济发展的具体诠释。) |1 i. X9 o6 m5 P7 o9 F
  (三)诺邓是通往滇西各地盐马古道的轴心地。诺邓盐路自南诏、大理国时期即北通吐 蕃,南通金齿腾越等地,自明清以来,形成了以诺邓为中心,东向大理昆明、南至保山昌宁、 西接腾冲缅甸、北连丽江西藏的四条盐马古道,四方商旅络绎不绝。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滇 西地区与英占缅甸之间的经济交流密切,以诺邓为轴心地的西向盐道更是货畅其流,诺邓盐 名震中外。
4 N6 E, w1 z( }* M3 v1 |  (四)诺邓是研究中国古代盐井文化的活教材。诺邓村历史文化物质遗产是研究中国古 代盐井文化的活教材,因盐井开发形成的古代云南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 演化,在诺邓现存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中都有反映,特别是在其数百年未变的建筑艺术、宗 教文化、民间生活中都可找到现实的范本。, Y: [, u" D: }9 E8 L
  (五)诺邓有保留得最好最集中的明清建筑群。诺邓村目前保留的明清两朝及民国时期 的民居古建筑院落 100 余处,另有寺庙、祠堂、牌坊、巷道等公共建筑 20 多处,是目前国 内罕见的保留完整的古老的传统建筑群落,依山构建的建筑风格更使它别具特色,在现代建 筑普遍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以后,诺邓村明清建筑群的古老性、完整性、集中性更具有不可多
6 z( M1 X' ?& d% \8 w1 x  4
/ z, l6 k8 D% l  `6 K; L+ w  得的历史文化承传价值。
8 J9 V& E6 A: b9 ^0 J8 i  (六)诺邓有人文与生态景观俱佳的旅游资源。诺邓村有众多的人文建筑景观及自然生 态景观,古村、古道、古井、古庙、古碑、古树以及古民居特色俱佳,旅游资源丰富,可以 开发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及孔子文化、道教文化、盐井文化和其他民俗文化旅游项目。作为 声名远扬的古村,“诺邓品牌”的效应已经得到旅游界广泛的认可,特别由于海外游客市场的 出现,诺邓旅游前景十分广阔。  V, B8 a& r- v5 K, ?% O
  三、诺邓村二十四景6 b/ H$ c1 h8 U* E2 p$ ^8 j
  1、千古盐井。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征服云南,置益州郡,下辖24县,其中比苏县即在 千古盐井。
9 P3 O( F& d. D% K" g" L9 W; r* c  以诺邓为中心的a 江流域,“比苏”是白蛮语,意为“有盐的地方”。诺邓盐井自汉朝开采 以来至今历两千余年,这是一口21米深的直井,古代用人工汲水的方法从下面取卤再分给各 家“灶户”煮盐。
* \$ D; T7 g, n+ ^; A2 h  2、卤脉龙王。诺邓的龙王据说是主管五井卤脉的,明初的五井包括诺邓井、顺荡井、 卤脉龙王 山井、师井、大井和丽江府的兰州井、鹤庆府的弥沙井等七个盐井。到明朝后期,才把诺邓 井、天耳井、大井、石门井、雒马井这五个盐井习称为“五井”。9 f; }; j# o+ c* y
  3、北山重楼。诺邓北山民居依山构建,层层叠叠,前后人家楼院重接、台梯相连,往 北山重楼。
# E7 {. l* g  z! z+ T- ^1 Z/ h  往是前家后门即通后家大院,古代诗人描绘诺邓村居是:“叠岸分传径,重楼满集阿”。全 村院落形式如“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五滴水四合院”、“一颗印四合院”等 等,风格各异。
9 Q' Y3 }* A" a& C* u  4、河东民宅。古诗言诺邓河是“双桥镇小狭,水细未成河”,只有河东一带地势稍缓, 河东民宅 民居宅院相对建得宽平完整。古文曾描绘诺邓村:“崇山环抱,诺水当前,箐簧密植,烟火 百家,皆依山构舍,高低起伏” 5、盐街盐局。河东盐地街有盐局旧址,古代由煮盐的灶户将制成的食盐交到盐局,盐 盐街盐局 官再把盐分发到各地行销,络绎不绝的运盐马帮在此出发,走往东向大理,南向保山,西向 腾冲、缅甸,北向丽江、西藏的“盐(茶)马古道”上。明代五井盐课提举司年上缴中央的 盐课银达 38000 两。盐局前有万寿宫遗址及 “四合五天井”、“五滴水四合院”等民居院落。
  i2 M4 Y- U; |. T  万寿宫遗址是村中最古老的建筑,明初人们将原元代江西会馆改为寺庙,称“祝寿寺”。
  h7 [, F7 l! H  嘉 靖年间提举李琼重修该寺,明未改名为“万寿宫”,现存李琼所写诗碑。“四合五天井”为 村中平面积最大的民宅,院中间一个大天井,四边有四个小天井,上房、耳房、面房都设有 堂屋,四面楼房相通可巡回来往,即“走马转角楼”结构。
4 g1 A/ l( z7 n4 n8 L& P( H  6、提举衙门。公元 1383 年明政府在全国置七个“盐课提举司”,云南就有四个,这里 提举衙门 就是其中之一的“五井盐课提举司”衙门旧址。后来提举司衙门外迁,这里就演变成了诺邓6 O; c/ v8 j+ A8 Z
  5
8 f, m, p- K$ ~1 z/ z3 L- l: x  黄氏家族私宅区,族人乃将原提举大门改造成登载本家科举功名的“题名坊”。清代黄氏门 中共出两进士、五举人及上百名秀才,康乾年间举人黄桂是名噪一时的饱学之士,曾被誉为 “滇中一儒杰”。  {* Z4 P# ~/ ?8 G( E, g% A( C
  7、道长月台。明清以来道教在诺邓地区影响较大,这里是清末民初一位著名道长的家 道长月台 宅旧址, 其建筑特色是院内有一般民居都不可能有的庭前月台, 在此可作法事或弹演洞经等。
! Q) ?* r4 U' R; q* |  8、银匠旧居。明末以来,杨氏家族的银制工艺名声远播,银匠旧居比较古旧,为明末 银匠旧居 所建。
3 d. P. l. V: q. i7 P3 @/ C  9、河头潭影。诺邓村河头有几个较深的水潭,状如杯、碗、瓢、盆等,又有古磨坊、 河头潭影 碾坊等遗址,周边飞瀑流泉,树木荫翳,潭影幽清。
+ H  k9 M* n! i% q8 z  10、 黄家古榕。
+ w( ~0 w4 M4 z' ~* u$ f5 y, z+ c  诺邓人取名叫 “万 10、 黄家古榕 北山民居建筑群中有黄氏家族所植三百多年的高山榕, 年青”,荫盖着古提举司衙门前的下马场。
1 N; B* x1 \$ H9 }1 V8 b- r  11、贡爷家风 11、贡爷家风。河东贡爷院前堂有清代中期遗留的屋梁焚烧痕迹,传说是无人在家时 大楼失火但仅焚毁一梁即自灭,该贡生家族即以此保留作代代家教样本,告诫后人须重视文 化、遵守礼乐、行义好善。
  c) k, I; z% k; i  12、进士家雕 12、进士家雕。清乾隆间进士黄绍魁旧居有精致的木雕图案,尤以中堂正上方的“黄榜 题名荣归故里”图及“麒麟探花、双凤朝阳”书案为珍品。此外,诺邓全村许多村民家中还 保留着大量明清文化的遗踪,目前散落在全村各户的古董、文物、字画牌匾、古老家具什物 就有10000余件。
$ Q$ E$ O8 b$ Z$ T! {: w1 y# ?; u8 Q  13、屋檐五滴 13、屋檐五滴。诺邓民居多为因山就势修建,其四合院异于平原地区。正房与厢(耳) 房、面房高低错落不在一个平面,故形成了前后左右屋面瓦檐上下层层递接的“五滴水四合 院”或“四滴水”、“六滴水”等屋檐现象。诺邓村民居建筑充分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协调适 应,其门、窗、粱、架、斗、拱、柱、檐、枋、檩特色鲜明,十分重视整体结构和局部建造 的严谨统一,重视传统工艺和雕刻图案的美观精细。
% g. H: c5 Q$ K, }) ^! _7 r; R2 s5 Z  14、多台院落 14、多台院落。诺邓北山民居皆建于陡坡之上,便形成了这种“台梯式四合院”,天井 之内有三、四层台面,逐级上堂,风格独特。$ e# F4 Y, m- r% x7 k7 Y, q* _( c
  15、袖珍小院 15、袖珍小院。诺邓村人烟密集而地面有限,很多民居的安排都很紧凑,精巧玲珑。
5 e" X9 ^# m  ]4 ]  16、台梯集市 16、台梯集市。古代诺邓每个月赶集四次,因地点限制,街场都安排在西面村尾一带, 这个很长的石头阶梯两边过去都是肉铺, 传说晚间有豹子因偷食零肉而从台阶上滚下到谷底 跌死,足见其陡。
4 G+ g* s7 u  p6 E0 X' Z  17、村巷石板 17、村巷石板。诺邓街巷村道纵横穿插,都由清一色石板铺就,且三步一阶、五步一台, 谁也数不清村里有多少级台阶。, }. V% |. q: u
  6
6 v- e1 d% a0 n' e+ q' Q$ q- [  18、盐马古道 18、盐马古道。在村北可见古代东向大理、南至保山、西接腾冲缅甸、北连丽江西藏四 条“盐(茶)马古道”的石板路面。四方的驿道穿山越岭,汇集于此,南来的驿路山腰上可 见古代的贞节牌坊遗迹。
7 b! T+ Y6 N3 g! n! t5 q3 \2 `  19、本主神祠 19、本主神祠。诺邓村西北面有本主(三崇)庙及城隍庙等神祠。& i3 i; h: Z6 y9 f7 k. Q
  20、棂星门坊 20、棂星门坊。诺邓文庙前有“棂星门”,这是滇西地区现存最大也是最古老的木牌坊, 始建于清初,四柱三楹、飞檐斗拱,又叫“腾蛟、起凤”坊。- J) E: V0 }9 L6 r# s* O! g
  21、文庙秋阳 21、文庙秋阳。诺邓虽然不是州、县驻地却建有孔庙,这在古代礼制中是个特许。诺邓 文庙建筑精致庄严、古朴典雅,里面大殿“至圣宫”塑的是“布衣孔子”,师长风范、和蔼 可亲,不同于外地文庙塑的都是着帝王衣冠的孔子像。文庙的红墙外“礼门”上书“江汉秋 阳”匾,显见古代诺邓文人致远清高。在供奉“文圣”的孔庙旁还有供奉“武圣人”关公的 武庙,可谓是“文武并列”。
& w+ E: E' h$ E1 W% C' i  22、玉阁星图 22、玉阁星图。玉皇阁是滇西地区现存的极少见的三层阁楼式古建筑,始建于明嘉靖年 间,古代是著名的道教宫观。大院内有明代的梅树及翠柏、紫薇、金桂等。大殿顶层上现存 的藻井绘画“二十八星宿图”可称为“诺邓一绝”,在研究中国古代宇宙观和天文、艺术、 建筑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r) S2 \( {# k5 v- o4 W  23、五云红叶 23、五云红叶。诺邓玉皇阁道教建筑群古人誉之为“五云首山”,五云即指云龙五井。
0 P# n% H6 H! _. C$ a6 @0 b  玉皇阁周边古木参天,老树虬枝,尤其是风景价值颇高的黄连木,树高多达三、四十米,最 老的树龄已 800 余年,春夏之季,绿荫浓郁,一到秋来,树叶红黄相间,色彩斑斓,接着就 是一片“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景,令人留连忘返。
5 F! T+ ^+ c! R7 h6 `2 L  24、香山晴岚。
$ h2 x! G7 Y# D6 D* F& U  24、香山晴岚。诺邓南山又谓香山,正当玉皇阁前面犹如一架巨大的屏风。山上旧有许 多庙宇,现存古岭寺、香山寺(观音寺)等几座,每当雨过天晴,山岚霭霭,景色清幽、青 翠欲滴,把山下的诺邓村点缀得更加古色古香。
1 A5 o+ L# O# [  四、天然太极图四景* G( ?5 i( v9 v* A; e
  云龙县城北面因江水绕出一个“S”型大弯子而形成罕见的天然地貌奇观――天然太极 图,虽然它不过是地质时代第四纪新构造运动中通过河流深切形成的特殊地貌,但后来人们 赋予它许多神奇的传说和故事,成为一个天生的道教文化符号。& R7 H9 w0 j- m% z4 p$ B4 Z( m
  云龙县城西北 3 公里的旅游公路上可观览天然太极图全景。" w9 F% V5 j/ z1 H0 I
  1、太极锁水。诺邓河自东北蜿蜒而来,从“太极两仪”的正中间流出,犹如一根银链上 挂着一把童锁,古人称之为“太极锁水”。有传说太极图北面江水圆绕如一根帝王玉带,人们 恐生不测便挖山断脉,以制止出现“草寇草王”之类祸患,乃完整形成今日所见之圆形太极图 案。
5 G! n/ d6 N2 Q$ [7 z, X# f, E$ F  7
4 g9 w8 W8 J3 G* f  2、狮象把门。“太极”图案上的阴、阳两个鱼形坝子,北面谓“庄坪”,后面的小山犹如 狮头;南面谓“连井坪”,后面的小山犹如象鼻(从南面看又象一个鹅脖子),两山之后就是 进入诺邓村的大路,古人将此称为“狮象把门”。
- v0 S/ u2 Y' B7 K  L$ C& F  3、云岭天仪。站在a 江西面山中俯瞰“太极”图案,形象非常逼真。每至夏秋季节,a 江如红丝带镶边,两个鱼形小坝如两张绿丝毯相对,周边的云岭群山云遮雾罩,山岚飘绕, 实在如传说中是天宫所用的太极天仪遗留在人间了。而“太极图”东面山中正对着诺邓玉皇 阁,南面山中正对着虎头山三清殿,天然图形和中国道教信仰中最高的神宫神殿联在一起, 充分体现出其中的道教文化理念,真可谓是“天人合一”。1 o5 y4 [1 c& @; _
  4、沧海桑田。大海变农田的故事也发生在“太极图”内。传说大理龙王三太子来到云龙 山中看见这里有个海子,便以此安家,后来他因仰慕一位美丽的姑娘而追随到山上,便将海 子迁移到那里形成了天池,而原来的海子就变成了一片农田,也就是后来的“太极图”。
0 L8 p) a$ \+ W+ h* a; I2 n0 ?; L  五、天池秀色八景
' h! N! x4 F) d  云龙县城西面山顶上有被誉为滇西“高山明珠”的天池,这个海拔 2552 米的高山湖泊, 四周森林茂密、植被完好,共有高等植物 60 多科 200 余种,还有国家二、三级保护动物 19 种。秀丽的湖光山色和繁茂的森林草甸使天池风景无比旖旎迷人。/ L) F5 @5 c* x4 l
  云龙县城至天池有旅游公路 22 公里。/ V) D' X; y9 }8 s& G. _
  1、宝顶日出。天池周边有五宝山环绕,五宝山最高海拔 3225 米,登山顶看日出是一大 奇观。
0 w( m9 y* U$ W- r  清早日出之前站在山巅, 只见云海茫茫、 群山隐遁, 待太阳将出时天际奇彩变幻无穷, 随后东方云层上面突然跃升一轮红日,光芒万丈,蔚为壮观。而此处又可东望点苍雄姿、北 眺玉龙雪山、西览怒山峻岭、南观澜沧峡谷,风光无限。
# {" W9 q- ?) G  2、天湖夜月。天池 1.4 平方公里的湖面上,水鸟翔集、鳞鱼欢跳,四围松林苍翠、万 木荫蔽。每当皓月当空,或憩于林下、或泛舟湖上,松涛阵阵、波光粼粼,月溶湖面,天水 一色,宛如人间仙境。
; s- t7 C  f1 ~  3、双龟戏水。天池东南面的两个圆形半岛,南北相对,高远处望来极像两头绿色的乌 龟低首伏水对视,栩栩如生。6 |) Q, H. S. E3 E
  4、百鸟争鸣。天池地区自然生态保护得极好,禽鸟皆不避游人。每至清早,数十种各 色鸟儿婉转齐鸣,欢跃林间,原本静寂的群山顿时显出生机一片。
+ ?2 I( c: Q: o  5、松涛林海。天池地区为云南松母树林保护基地,这里的云南松高大挺拔,直干苍劲。9 Z) m' v) E& u$ V7 O
  每至风来,林海起伏,宛如碧浪,松涛万倾,群山呼啸,实为一大景观。; t7 g- l* V+ h. Y
  6、草甸牧歌。天池周边多湿地和草甸,夏秋之间,花繁草绿,犹如绣毯。而西面的暑
- m% y. ]5 S& F/ U  8# e1 `; p0 [* s. H/ {+ N5 ^# i
  场大浪坝草甸等处, 更有宽阔牧场、 林高草茂, 一片高原草场林海牧歌景致, 令人心旷神怡。
5 B, b% d& m' r  7、古道斜阳。天池原名叫“暑海”,是古代诺邓等盐井通往腾冲缅甸的“盐马驿道”必经 地,湖两边岭下皆有驿道踪迹,每至夕阳西下,余辉洒照在苍老的青石板上或铺满落叶的古 驿道上,使人油然而生一股怀古之情。
3 _- D# M) L) G  8、花海春潮。天池杜鹃有数十种之多,每到春季,漫山遍野开满红的、紫的、白的、 黄的各色杜鹃花。湖水东面有一幽静的小山谷叫“鸣翠谷”又被称为杜鹃花海,春潮涌至、百 花怒放;而松林中相间的一株株大树杜鹃,春来一片火红,映衬得整片山林百媚千娇。
5 S& g- {! n) _. f1 s  f0 h  六、虎头风光十景- U* u: T% x% e) a
  云龙县城南面的虎头山,危岩高耸,山势雄峻,石壁千寻,风光无限。山中有老君殿、 虎头寺、王母寺、张仙祠等庙宇及众多的石窟、石观、石雕等,是大理地区的第二个道教名 山。7 {* Z* B6 b1 ]+ o. y
  虎头山景观距云龙县城 1 公里。
( S( `0 C# D7 Y9 l6 B  1、石上仙踪。虎头山地质为一亿多年前白垩纪形成的砂岩,整个山体就是一块巨大的 岩石,由于千百年的风化剥蚀,在这片岩石表面上出现了许多神奇而形象的天然纹迹,如仙 人扇、仙人床(或禅坐留踪)、仙人脚印和石鱼、石鳖等,古人谓之石上仙踪。$ Y2 t- u9 X4 D" A* i
  2、隔岸南海。虎头山前两溪拱绕交汇处有摩崖,是宋人米芾笔迹:“第一山”。过“寿光 桥”,有一石香亭,正对着隔岸山上的“普陀岩”,遥见石窟中有南海观音菩萨像,又有紫竹 林,谓之“隔岸拜观音”。
" \8 \/ s8 U6 c& F9 m# x& a  3、道院仙风。明代武当道祖张三丰入滇弘道,据野史称:“(洪武)二十八年春,三丰 入云龙, 居虎山”。$ @3 E7 o. m; I' l
  虎头山第一座道观即张仙祠, 张三丰的塑像一表道骨仙风, 前有楹联: “邋 遢自称名只爱一蓑一衲;神仙随脱化不忘斯世斯民”,足见张仙之风格和道绩。大殿前有地 藏宫,殿侧有地母祠。; B) ^: V" m0 ]( M# E4 w, f  {
  4、虎头神殿。在张仙祠后顺石级登山,沿途石蹬迂回曲折,所经寿仙祠、弥勒殿、财 神殿、三官殿、太子阁(又名送子观音殿)等石窟石观,多有石雕塑像,均奇巧精致,工石 艺术高超。更有天然巨石似虎头突兀而出,其侧财神殿石联云:“聚得余霞都是宝,点他岩 石可成金”,寓景观与祈愿为一。傍边又有两米多高“虎”字摩崖,据传是清代云龙人杨名r 任陕西巡抚时道光皇帝的赐笔。三官殿有主管“赐福、消灾、解厄”的天、地、水三位道教主 神像,观音殿内有杨名r 所撰写的风景山水诗十余首。
+ w" c$ Z) Z$ K8 n5 P3 b  5、洞天高朗。经虎头巨石再攀登险磴而上即为虎头寺。这里旧称三清殿,前殿称桂香 楼,供奉有真武大帝,大楼建在悬岩之上,顶部悬匾书“洞天高朗”四字,眼下可俯瞰云龙县
& V0 x9 p$ n# w( i9 E  9# D/ `4 {3 M3 ~5 L' x
  城全景。后殿现为大雄宝殿,殿内塑有“三身佛”即释迦牟尼佛及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殿 前有佛教护法韦驮菩萨。, U# b& Z0 X) l1 h( i2 \
  6、古刹林荫。虎头寺后有两株数百年的古木高山榕,遮天蔽日,阴翳全山。其侧有王 母寺,周边参天大树,老松虬曲,林荫清静,山风和畅,别有景致。1 u4 Y! l7 r% c& S( o- e$ H. m* L
  7、云界三清。虎头山最高处建筑旧称“老君殿”,现殿内供奉有道教“三清”即上清灵宝 天尊、玉清元始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像。此处云高气朗,景色清明,又有异卉奇花,古木盘 桓,俨然是脱俗离尘之境界。! |. {8 I3 g5 Q0 Q
  8、两湖抱月。虎头山顶西南面山箐中两个人工湖,上湖名“龙池”,下湖名“虎泉”,周 边山石奇险,林木曲欹,圆桥环栏,潭水幽深,到农历中旬月明之时,两湖映月,各抱一轮, 皎洁无比。
  I) C# y9 `" h  9、蟠龙栈道。在虎头山左深谷悬崖峭壁上开凿出的“蟠龙栈道”,石梯石级曲折盘桓, 绵延千米,道下流水潺潺,林木荫郁。沿途可见古人的摩崖数方,还有观音台、小石桥、九 曲道、百尺崖、凌空飞瀑及民间石雕等。6 s% B9 V7 O8 v7 N
  10、兆春集景。虎头山前有亭名“兆春亭”,旧称此处为“上花台”。在台上的榕树下或亭 中石凳上落座,仰观虎头山全景,但见一岭雄峙,双溪拱抱,悬崖险峻,翠谷幽深,山光毓 秀,黛色清奇。前后可尽览山上的风光景物和山下的市井繁华,集景于此。
  J* G, E  W( @3 {; o; }: i  e  七、a江古桥八景
2 O& s3 w1 x6 y4 E  云龙县境内众多大江小河上,千百年来修建了无数跨江过河的桥梁,有藤桥、木桥、石 桥、铁链桥、钢桥等各式各样的浮、梁、拱、吊古桥。特别是贯穿县境南北的a 江河上以及 其支流师里河等地,各种古桥的风格形式变化多端,堪称“古代桥梁博物馆”。
0 G+ [3 ]% [$ ]3 N  云龙县城沿江往北行 70 公里至顺荡彩凤桥,途中可观览a江古桥诸景点。
/ t' _3 w0 B( M: v1 K) q  1、碧嶂回澜。云龙县城西南面石门关内的a 江上有铁链吊桥“青云桥”,为清代道光年 间的陕西巡抚杨名r 捐建。
3 g1 {3 a, T: w4 @  桥西有杨名r 题刻“碧嶂回澜”四字, 桥头有三国时期曹操手写“衮 雪”二字拓迹,桥西面山崖上有清末明初的维新领袖康有为所题“云山”摩崖,故此桥颇多历 史文化含量。3 |" v+ Q1 l) B( m( q4 R" V9 {
  2、盐路津梁。果郎中州桥为古代诺邓“盐马古道”西向腾越的第一座桥梁,始建于清代 中期,原为二进式木梁廊桥,后改为二进式铁链吊桥,全长 54 米。% L3 [, N+ _; J1 b  K6 U/ e0 ^, A  Y
  3、河口三峡。出云龙县城沿a 江上行 22 公里即到河口峡谷,a 江及其支流师里河、清 水河汇聚于此,这三条河谷都是深峡峭壁、绿树葱茏、激浪飞花、山猿啼叫,风光优美,尤 其是清水河峡谷更呈现出清幽峻秀的十里画廊,景色绝佳,附近还有河口温泉,适宜休闲。
! |8 }5 h: E; u5 ~8 T& y  10) B, m! a3 p" }% I1 n, z2 A, S
  4、 长春三渡。
7 _8 P0 }0 x$ C9 N) Z2 V, D  江流经长新乡长春坡, 江上有清乾隆年间始建的铁链桥, 名为“安澜桥”, a 桥长 60 米。桥东紧连着有a 江支流豆寺河、大达河上的两座木梁风雨桥:阳春桥(清末所 建)、永镇桥(清乾隆六年始建)。三座古桥集于一地,谓“长春三渡”。
& i: N: K2 a$ [6 F1 O  5、金桥通京。包罗通京桥为伸臂式单孔覆瓦木梁桥,桥长 40 米、宽 4 米,是云南省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古称大波浪桥,始建于 1771 年,后因盐马古道及清代白羊厂银矿运 银通道经此,乃取名“通金桥”,后来又认为银子是运往京城的,便改称“通京桥”。
1 a2 _; g7 D0 J; N5 n4 S% f  6、藤桥卧水。a 江上游松水一带多有藤桥,这是一种远古时期即传留下来的原始质朴 的过渡工具,古人称之为“笮”,由野葡萄藤编织而成,桥两边依大树结绳,每三、五年需更 换一次野藤。a 江上现存藤桥五座,最长的有 30 米。
: a  K9 n' N2 L+ K: {. T6 O  7、梵碑古道。a 江上游顺荡盐村南面有梵文碑火葬墓群,多为元末至明代中期墓葬, 墓碑和经幢上均刻有梵文佛经和图案。碑群遥对着江东的盐马古道和“玄天阁”门楼,在落日 的余晖下别具苍古的景色。
( D, v& b$ g8 D) w  8、彩凤凌波。顺荡彩凤桥,始建于明末崇祯年间,古称“大花桥”,为五井盐马古道北 向丽江西藏的重要津梁。该桥全长 39 米,同样为风雨廊桥,桥下波浪翻腾,再往下行 2 公 里许的小河上又有一座廊桥,俗谓“五里桥”。/ }3 f, X% P. [
  八、云龙旅游交通线3 B0 x8 Y, A0 c) m1 N
  大理市― ― 云龙县城(诺邓镇),里程 154 公里,途经顺濞、北斗、团结、关坪,行 车时间 3 小时。
# t" {6 ^3 t( H  U  云龙县城― ― 诺邓古村,里程 7 公里,途经诺邓镇开发区、庄坪桥,行车时间 17 分 钟。
4 {$ a+ F+ S, |2 `+ m0 l  云龙县城― ― 天然太极图观景台,里程 6 公里,途经诺邓镇开发区、大西坡,行车时 间 15 分钟 云龙县城― ― 天池,里程 22 公里,途经天然太极图、果郎天池林果园,行车时间 50 分钟。2 v& D0 j8 ?- ?' K, P7 Y
  云龙县城― ― 顺荡村,里程 70 公里,途经中洲桥、河口温泉、安澜桥、永镇桥、通 京桥、松水藤桥、梵文碑火葬墓群、彩凤桥,行车时间 1 小时 30 分钟。
: R- Y* K5 `. y% ~8 ?# _) ~  云龙县城― ― 虎头山,里程 1 公里(城郊)。
  `$ w6 i( G) J' c# ~  云龙― ― 剑川,里程 210 公里,途经长新、白石、顺荡、金顶、兰坪、上兰、羊岑、 甸南,行车时间 5 小时。# ]- s, \9 b! h
  云龙― ― 永平,里程 80 公里,途经宝丰、大栗树、麦庄垭口、龙门,行车时间 2 小
9 _* f8 O" a3 l& `8 ?+ L9 u* ?  11* ^! E% D+ o' W  n4 ~$ ]
  时。. l/ ^' Q1 z8 m
  云龙县城― ― 云龙表村,里程 125 公里,途经青云桥、宝丰古镇、大栗树村、功果桥、 澜沧江峡谷、花鱼洞、旧州古镇、苏溪古渡、桥街飞龙桥、铁门坎、表村溜索、白鹤关,行 车时间 4 小时。( p( {* b$ n& f6 `5 i$ r5 Y) j
  云龙― ― 保山,里程 132 公里,途经大栗树、功果、瓦窑,行车时间 4 小时。4 K  b9 N- a+ B; w7 ^  S$ Z
  云龙― ― 六库,里程 174 公里,途经宝丰古镇、大栗树、功果桥、瓦窑、漕涧下澡塘 温泉、漕涧古镇、分水岭、老窝、怒江峡谷,行车时间 5 小时。
, W5 \& _) s4 i; l: r+ r! A7 J  月修订) (2000 年 7 月初稿 2007 年 12 月修订), D- a1 r; G* C
  云 龙 风 光
. o* I- B- m+ `- ^0 t; \# ^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陲的云龙县,是滇西北三江并流风景区南端一片风光秀丽、景 色宜人的山川。! M+ I& F5 `) g$ q# {& D/ v
  在莽莽苍苍的云岭山脉和高峻挺拔的怒山山脉脚下,蜿蜒舒展的a江、烟波浩淼的澜沧 江和急湍奔腾的怒江从这里流过。大自然的造化孕育出这里千姿百态的风光景物,森林、湖 泊、山川、河流、温泉、瀑布、珍禽野兽、熔岩地貌等等自然生态观光旅游资源在这里应有 尽有;
% u  |% i: G( e9 f0 K  而悠久的民族历史文化又形成了这里异彩缤纷的人文景观, 古桥梁、 古庙宇、 古墓葬、 古碑刻、古遗址等等文化旅游资源在这里别具特色。
7 u9 S7 ^6 X7 m8 r5 h) g  风光秀丽的天池,地处五宝山自然保护区,被人誉为“高山明珠”。在云龙县城西去 20 余公里海拔 2552 米的高山上,天池湖水波平如镜,起伏的山峦环绕在四周,那里参天挺拔 的云南松林荡起了一阵阵松涛, 湖边绿荫葱茏的一片片原始阔叶混交林将水面影映得碧如墨 玉,湖里可以常常看见欢奔游跃的鱼儿,湖畔可以时时听到如丝如缕的牧歌。春天,这天池 周围的杜鹃花漫山遍野,花潮如海;夏季,这天池是人们消凉避暑的绝好去处,可不时听到 山中呦呦的鹿鸣;到了秋天,满山红叶醉染枫林,这天池便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冬季 来临,素雪飞舞,湖边的雪地上留下一串串黑熊与狐狸的踪迹,这天池与四周的山峦构成了 一个洁白的天地!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天池风景区的优势,这里为我们进
% ?) p3 e) I' b# V$ S  12
3 a9 k, L4 p2 y9 s, ^6 n: {; q6 L8 s0 E  行生态旅游提供了最佳的选择。) e4 p1 {$ P7 N  ~( t/ W, g
  在往天池去的路边,从山上往河谷俯瞰,只见a江水在这里绕出了一个“S”型的大湾子, 形成类似道教“太极图”的天然景观。在这个“天然太极图”的东北面有一个古老的村落,这就 是被称为“千年白族村”的诺邓,他是唐代南诏时期遗留在滇西北地区年代最久远的村落,村 中保留着大量的明、清古建筑,白族民居形式多样,风格奇巧,还有古代盐井以及明代五井 盐课提举司衙门旧址、玉皇阁道教建筑群和孔庙、棂星门等等民族文化底蕴极为丰富的旅游 资源。
+ v: a* Q! ]4 T4 f  在“天然太极图”南面就是云龙县城石门镇,改革开放以来这个山区小城变得更加新奇秀 丽,光彩照人,近年来沿城穿过的狮尾河边又建起了“绿色长廊”,使县城更加风趣岸然。a 江边还有青云桥、蟠龙寺、蟠龙公园、黄龙塔等景观,与城中的现代建筑交相辉映,构成了 别具一格的山城景观。
$ s4 k+ N2 H1 ~2 Z% T  县城东面的虎头山, 因为高岗上兀出一个巨大的岩石形似虎头而得名。
; v; h* V/ U/ u5 f% l1 k  虎头山危岩高耸, 山势雄峻,两溪拱绕,石壁千寻,古木虬枝,风情万种。就在天工造化的奇景中,前人因山 就势, 修建了大量的寺观庙宇, 留下了珍贵的文化古迹和众多的人文景观。4 _. U+ A8 v" D5 R! Q, H9 Y' O& Z
  这里有以张仙祠、 虎头寺、老君殿、王母寺四大庙宇为主体的道教建筑群;有前人巧借山崖石壁凿建出的无数 石观、石窟、石梯、石桥、石碑、石栏杆、石牌坊等等构思奇巧、工艺精湛的工石艺术品;
$ F& b# w0 ^7 K1 ^7 {6 }/ k  还有摩崖、碑石镌刻的历代文人诗联字画。近年来,云龙县进一步完善虎山公园建设,增添 了亭台建筑及“龙池虎泉”和“蟠龙栈道”等等景点,使虎头山风光更加婀娜迷人。
7 _+ a3 ~9 a& @5 e- _) \  离县城 20 多公里,沿着a江边的“黄金公路”来到一个名叫河口的地方,这里a江水激 浪翻滚,两岸高山峡谷间树木葱茏,绿荫苍郁,画眉、杜鹃和山喜鹊在这里宛转地歌唱,东 面狮头山峻峭的峰崖下是一群群活泼的猴子在尽情的嬉戏,而北面的峰峦下,一股热气腾腾 的温泉就在路边涌出。a江水在这里汇集了师里河、清水河两道清澈的溪流后,蜿蜒曲折地 穿过峡谷向南流去。4 d4 i0 x( l% M& I1 D4 A
  沿师里河绿色的河川向北行走七公里, 山谷豁然开朗, 一片美丽的山间平坝展现在眼前, 这就是云龙北部山区的米粮之乡检槽。这里具有典型的白族山地农业耕作文化的众多特色, 顺着师里河谷的检槽、清朗、文兴、师井、炼登几个半山半坝区的白族村落,呈现出的是一 派自然、和谐、优美的农村景色和田园风光,春天看那弯弯的师里河边翠柳轻柔;夏天看那 绿色的原野中一丘丘稻田扬花吐穗;秋天则可见满山满野硕果累累,满沟的柿子犹如万千盏 红色的灯笼;冬天则是村村喜庆、户户丰收,到处都有“农家乐”的歌舞。
: E9 O. W4 X9 y; Q  检槽农耕文化旅游景区的东面有一条悠悠流淌的清水河,清水河峡谷十里碧翠、十里画 廊。谷中清泉飞瀑,在悬崖峭壁之下,时而一道道跌水溅起碎玉琼珠般的浪花,时而一眼眼7 z3 h( m7 V, ?' z* V6 T
  13: I/ n1 {/ ~7 V; G: h( a
  深潭映照出天光云影的漪涟。溪流两岸,树木荫翳,高大的阔叶林遮天蔽日,绿荫森森,藤 萝密布,苔藓如毯,还有那数不尽的奇峰怪石,神形各异,千姿百态,更令人产生无比的暇 想,而往峡谷顶端的远山望去,则是一片片莽莽苍苍的针叶林,清风习习,松涛阵阵,清水 河峡谷恰似人间仙境。
$ V2 [4 K$ j' p. E9 L6 s  在检槽河谷西面,有一座海拔 3553 米的天子山,这里有着茂密的森林和丰美的牧场, 空气清新,生态自然,各种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在高大浓密的原始森林中,生长 着粗壮的冷杉、铁杉、红豆杉和赤松、榧木、高山曲柏、高山大叶杜鹃等树种;在山顶的草 甸和沼泽边缘,是成群的牛羊和马儿自由奔驰的天地,彝家姑娘们跳起欢乐的舞蹈,天子山 上洋溢着新时代的新风尚。- y* ?5 ^+ f6 z/ G% i) @
  从云龙县城往南,跨过a江、澜沧江河谷,就来到了云龙以至整个大理州的西陲重镇漕 涧。漕涧地处怒山山脉的崇山西麓和惊涛拍岸的怒江之间,在这个古代商旅往来、兵家必争 的高原集镇上,特殊的地质地貌形成了多样性的风光景物。由于怒山东面的澜沧江和怒山西 面的怒江分属于太平洋流域和印度洋流域, 漕涧地区的分水岭就处在世界上这两大洋流季风 交汇处,使得这里的雨水特别多,一年四季,雨量充沛,从而促成了多种植被在这里得到良 好的生长发育。
* J0 |$ K/ n. K% l; ?; ~' k  漕涧中西部地区岩溶地貌特征明显,岩溶中有众多的溶孔、溶洞和温泉。著名的漕涧下 澡塘温泉瀑布,更是温泉之中的佼佼者。从溶岩中喷涌而出的两口斗大的温泉汇合后形成一 道壮丽的温泉瀑布,热水沸腾,气浪排空,由于这里的温泉水所含的化学物质成分较多,对 治疗肌肉、关节、神经、消化、呼吸及心血管等系统的病症效果显著,一年四季都有四面八 方的群众到这里进行洗浴祛病。尤其是每年春季农历二月初八的“漕涧澡塘会”,正当农闲时 节,就有成百上千的人成群结队,携带饮食行李,来这里休息疗养,称之为漕涧的“洗澡一 乐”。: }/ n  c) f4 ~2 d" J1 o
  漕涧镇子东面,横亘着高峻的怒山,这怒山山脉在云龙境内形成了啦嘛枯山、凤凰山、 红海梁子、 笔峰山、 三崇山、 道人山等等山峰。' w; E0 c- D) h( m) s0 Q
  这里显示的是一派苍黛雄峻的高海拔风景线, 山上植被种类繁多,松杉挺拔,箭竹如海,奇花野卉漫山遍岭,名木古树比比皆是。3 g  I  R& b! j% r& t6 D
  漕涧镇北靠分水岭,这分水岭西面的志奔山是一座神奇、美丽的高山,各种各样的植物 群落遍布山中,山顶有被称为“九十九塘”的高原沼泽草甸,多种类型大大小小的杜鹃花如海 如潮, 这里还有被称为“铁杉树王”的巨大古树, 树龄已有一千一百多年, 树干胸围直径达 4.75 米,需要十多个人才能合抱。志奔山上,大树挺拔,竹林茂密,成年累月,山顶上云遮雾罩, 来到这里就象来到了天上人间。
$ E4 ]0 J$ o' Z  澜沧江在云龙境内流经 110 多公里,江两岸时而是刀削斧砍般的悬崖峭壁,时而又展现! U8 K6 x0 z7 s. V6 t& z5 w- T7 s
  149 T7 O. N( G5 j. w
  出一片片开阔的坝子。江西的旧州地区是云龙县粮食主产区,这里到处是充满亚热带风光的 田野村庄,随时可见高峡深谷间的大江小河。沿着山溪小河登上澜沧江西面的高山,依次是 亚热型和暖温型的阔叶林,层层递进,郁郁葱葱;再往高处则是浓密的原始混交林带,一片 片如海浪翻滚的竹林,一株株昂然挺立的冷杉和铁杉,造就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绿色世界。顺 着凤凰山林区道路来到山顶, 地处表村乡的啦嘛枯山是云龙境内的第一高峰, 山间林木苍翠, 山梁上岭岗间还不时展现出一块块高原草场,那里的空气格外清新,那里的花草格外鲜美, 在蓝天白云之下,远看一道道青山苍苍茫茫,在千山万壑之巅,领略尽大自然的无限风光, 令人心旷神怡! 除了天子山、凤凰山和志奔山等优美的高山景致外;云龙境内还有龙马山、道人山、祭 天山、新寺山等风光各异的高原草甸、森林美景;还有练场坪温泉、石城温泉、河东温泉及 漕涧、民建地区众多的溶孔、溶洞,大自然赋予云龙山川的风物风情美不胜收! 高高的山、清清的水。在云龙县四千四百多平方公里的高山大川之间,千百年来,云龙 各族人民在这个闭塞的山区修建了无数跨江过河的各类桥梁。特别在贯穿县境的a江河上, 就建有木桥、石桥、铁链桥、钢桥、藤桥、吊桥、浮桥、风雨桥等等各式各样的大小桥梁, 因而a江流域就被称之为“桥梁博物馆”。a江和澜沧江汇合处,有著名的反法西斯战争中日 军轰不垮、炸不断的国际交通咽喉功果桥,a江上有横跨天险的青云桥,有风格特异的伸臂 式木梁桥通京桥,有朴实自然的原始生态式古桥水城藤桥,还有精巧玲珑的彩凤桥,都是古 代云龙各族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X$ i/ H% e+ R9 L
  云龙还有众多异彩缤纷的民族历史文化财富。追寻古迹,可以领略到古代云龙“八大盐 井”的历史文化遗产,可以看到充分体现古代滇西地区崇信佛教密宗文化的顺荡火葬墓群, 还可以看到具有相当历史文化价值的许多古代民居建筑和古代庙宇建筑等等, 可以说云龙的 人文旅游资源也是非常丰富的。
  a- L, ^, u7 P" l# v* @' A' a" C  在云龙民族文化构成中,民间民俗活动和民族民间歌舞也同样地独具特色。一年一度的 云龙县大型物资交流会“八三街”,是云龙山区各族人民一种传统的经济贸易活动,充分展示 着山区经济文化的众多内涵;还有云龙漕涧地区的栽秧、上坟、洗澡谓之“漕涧三乐”活动, 广大白族地区的开秧门、关秧门等农事活动,每年各地举办的耍狮、耍龙、耍春牛、耍白鹤 等民俗活动。特别是白族洞经音乐的演奏,以及盛行于白族地区的白剧“吹吹腔”表演,更是 极富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民间活动形式。在歌舞表演上,白族的“力格歌”舞蹈,意境深厚, 动作欢快,舞姿优美;苗族的芦笙舞,矫健灵活,动作稳健扎实,富有特色;彝族舞蹈“鲁 辘则”表现出了劳动的欢乐,气氛热烈,节奏鲜明,风格灵活;而傈僳族舞蹈“瓜七七”则是 豪情奔放,气势活跃,刚健有力,神采飞扬。云龙各民族富有特色的诸多民俗风情和民俗活
$ }3 K- L0 n5 p) `$ p5 z3 A3 {  15# r3 Y8 c( x: D$ U0 M  w+ n, m# Z# _
  动,就是一种极其生动的格调清新的历史文化景观! 山青水秀的云龙, 蕴藏着相当丰富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 我们可以相信, 云龙优美风光景物,正等待着四方游客的光顾,这里的人民已经伸出热情的双手:“欢迎您 到云龙来”! 月稿) (2001 年 5 月稿)
6 O3 M- }6 ?: k% C- N0 U: `0 L  云 龙 历 史 概 述
1 N& A7 ?* V5 w* e/ X# G3 ^  云龙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风景区南端,东接大理苍洱风景区,西邻怒江大峡谷风 景区,北靠丽江中甸,南连保山德宏。全县国土面积 4400 平方公里,有 20 万人口,分布着 白、汉、彝、苗、回、傣、傈僳、阿昌等民族。境内由东到西有云岭、怒山两大主体山系及
$ U, d5 A8 s4 {4 O7 q7 ~. @; ?  a 江、澜沧江、怒江三条主要河流。云龙远古历史遗迹经发现有天池、科立、南新等地的新
( X; Q) @5 h3 x/ k( m  石器文化和民建、龙飞等地的青铜文化,而有文字的历史记载则自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 109 年)开始。; |# u! a" z9 k3 b
  距今两千三百年前,云龙已进入原始社会晚期。澜沧江两岸,分布着昆明、k 、叟(Q ) 等部族。史记。西南夷列传所记:“自桐师(保山)以东,北至叶榆(大理),名为Q 、 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长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这数千里地方的中心正是今 天的云龙县境。澜沧江西面的Q 、昆明“夷人”主要为摆夷(今傣族,亦有白族之说)、峨昌 (今阿昌族)、蒲蛮(今布朗族)先民,江东的昆明、k 人则是白蛮(今白族),乌蛮(今 彝族)、施蛮和顺蛮(今傈僳族)等族先民。
1 i/ I, |" a' {/ v- B  江东的昆明人、k 人部落主要分布在澜沧江支流a 江沿岸,这些“编发,随畜迁徙”的部 落在游牧生活中发现在 a 江流域沟壑交横的山谷中有一种对人和牛羊都非常宝贵的资源 ――盐,从地层中漫出来的卤水在地表凝结成白花花的盐粒,很多游牧民族便在这些有盐的 地方定居下来,他们自称“比苏”(有盐之处)人,并把附近这条大河称之为“a 水”(a 江)。$ }0 i1 r, X; K9 }! t  O
  因为有盐,比苏人开始将之用于交换,邻近和更远的部落用牲口皮毛等物品换取比苏部落的3 V+ W- T# Q6 [: \( |9 M2 [3 j
  16* ^5 n2 J$ i# Y$ C6 y
  食盐,随着这种交换方式的出现,比苏社会的私有制产生了,奴隶制生产方式出现了,在a 江河谷一些稍平缓的山地上,农业生产也开始发展起来。0 f/ k6 [( R/ H' D8 a6 W1 ?! ~' B
  与比苏部落不同,江西的哀牢人、Q 人长期处在游牧生活中,但在澜沧江边一些比较平 旷的地方,他们也开始种植谷物。Q 人“耕种皆视花鸟,梅花一开以纪年,野靛花十二年一 开以纪旬,竹花六十年一开以纪花甲……杜鹃花开则宜耕也”。公元前三百年左右,“摆夷” 部落酋长“阿苗”被“夷众推为头人, 各山头人皆来听命”, 阿苗统治地域以云龙下坞村为中心, 沿澜沧江北抵今兰坪兔峨南抵今保山瓦窑,西至今怒江老窝及漕涧一带。
" p' r; F1 x9 Z4 C; P6 c$ T( r  公元前 122 年,西汉王朝为寻求通“身毒”道派使臣往滇西,被包括比苏部落在内的昆明 人和Q 人阻碍,公元前 109 年,汉武帝“以兵临滇”征服云南,置益州郡,下辖 24 县,其中 最西部为不韦、 唐、 比苏等县。
: {2 ^* }2 i" S! w  不韦县驻今保山, 唐县则驻今云龙漕涧 (或有瓦窑一说) , Q Q 统辖“羁縻”澜沧江以西摆夷等部落。而在江东a 江流域及周边设比苏县,比苏驻地疑为今云 龙县果郎村(该村今白语称“摆孟”,意为盐之处;a 江白族语今称“摆孟骨”,“骨”即江河)。& k. z& {+ f3 I$ L
  公元 67 年,东汉在Q 唐县设益州西部都尉以加强对西部边陲的控制和经营,公元 69 年永昌 郡建立后,领有Q 唐、比苏等六县,汉朝统治者规定各部落每年交纳“贯头衣二领,盐一斛”, 盐出自比苏县,可见其地位重要。
- [9 U: r5 p, ~' x" R0 w  Q 唐所领的摆夷部落经苗丹、丹戛、戛邓几代后,已进入奴隶制社会,农业生产进一步
, l! K/ p: W$ Q+ D4 l( c  发展。传至屏喇时,“植后汉诸葛丞相征孟获(公元 225 年)残兵数人迷路至此,值梅花初 开,众夷拜贺新年,迷途之人语及汉人姓氏,屏喇效之,即以喇为姓,夷人亦各自取姓”。# N+ T) ]) a2 v1 ~# y. q9 f
  屏喇五氏孙喇乌为非作歹被阿昌部落酋长祝美所杀,此后阿昌族部落势力渐兴,至公元六世 纪正当爨氏割据云南时,阿昌头人早慨消灭居住在澜沧江边的蒲蛮部落,残余的蒲蛮人沿江 南移。早慨“掘地得铁印”,“定以铁印为凭,不得擅立……各夷皆供服”,此时Q 唐县已不复 存在,领地归属永昌,早氏经营澜沧江和怒江之间的云龙地域自此达八百余年。7 K% ?6 i# p. Z7 p6 Q; X5 Y
  两汉王朝在江东的比苏县施行“羁縻”政策的同时,还进行了“移民垦殖”,内地汉族移民 参与了盐业开发和其他生产活动,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发展,也使比苏地区同东部地区的接 触更为密切了。自汉武帝实行盐铁专卖以来,官府在产盐地区招募人民煮盐,由官府设置盐 官统一定价收购, 又统一销售, 以保证盐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
& P* s' W8 }# ]  公元六世纪后期, 爨氏称霸南中局面结束,比苏县已被废除,该地称尹州,至唐初归属于姚州都督府,尹州地 下辖有盐泉、马邑、天池等地,这些地名为汉语意,可见“夷汉相安”。) a/ k8 e. ~) A- G/ X  [1 g' a
  唐代南诏统治时期,云龙a 江流域归属宁北节度(后改剑川节度)。当初吐蕃势力南下 一度控制滇西各“乌蛮”部落时,a 江流域的食盐当然是吐蕃奴隶主所觊觎的重点。天宝战争 (754 年)后,南诏叛唐臣服吐蕃,最后又同吐蕃决裂,762 年阁罗凤“西开寻传”后南诏势
, n. f  y% a" v! M( @, ?  17
9 _: K+ b. B2 ^  力已达伊洛瓦底江之西, a 江流域盐业生产已牢牢控制在南诏政权手中。  |) e& A: ?& s# j
  而 唐朝樊绰 蛮书 记“剑川有细诺邓井”,细诺邓即今云龙诺邓村。“诺邓”地名由来,有白族语“老虎地”之意;9 Z+ [; I+ L+ `9 ?4 ^
  但可靠的说法应按彝语,彝语称“黑”为“诺”,称箐沟为“那赕(邓)”,诺邓当时林深竹密, 是“黑箐里的村邑”。乌蛮尚黑,诺邓周围当以乌蛮为主,自唐代以来白蛮及汉族移民逐渐增 多。乌蛮蒙氏南诏政权将这里当作一个重要的财源基地,派来官吏进行管理。1 e3 |9 H% u7 P! W; R
  宋、元时期,大理国段氏家族将a 江流域产盐地诺邓等经济重镇直接纳入大理首府管理 范围,归属“凤羽郡”。同南诏一样,大理政权仍然把a 江流域盐业生产看成是国家重要的赋 税来源,此时还新开顺荡、师井(疑为顺蛮施蛮即傈僳族居地)和大井、山井等几个盐井。! E6 D* i. {; b/ q' ?7 r/ \6 F3 C
  蒙古贵族灭大理国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元政府依旧严格控制云南盐业,并设置 驿传打开交通,a 江流域产盐区则已吸引了大批内地前来经商的人,诺邓已出现外省客商的 会馆,同时,许多佛寺也在顺荡等江东各井兴建起来了。在江西,南诏时期被传为“在云浓 深处”的坝子,又因“江上夜覆云雾,晨则渐以升起如云,故得名云龙”的宋代“云龙赕”,随 着农业开发进一步加快,外来移民不断增加,阿昌早氏奴隶主贵族势力也逐渐式微,元政府 乃在此设立了“云龙甸军民总管府”,隶金齿(保山)管辖。
& \7 q5 |* g, W* P" m* z4 T  明初,明政府在诺邓设五井盐课司,“专理盐课”,下属顺荡、诺邓、师井、大井、山井 五个盐课司。, Q8 Z" F4 c8 P: z
  同时, 还在重要村邑及交通要塞等地置专管治安的巡检司, 有箭杆场、 十二关、 上五井、顺荡井、师井等土巡检(可世袭的土官)负责管理,1382 年,明政府封曾投奔沐 英大军攻取大理的段保为云龙土知州,经营澜沧江直至怒江西面的广大地域。明初土知州、 土巡检的设置基本结束了云龙境内一千多年的奴隶社会生产关系, 代之而起的封建领主势力 得以加强了,而江东各盐井及周边的封建地主经济也进一步发达。1522 年前后,又新开雒 马井、石门井和天耳井,江东遂成八大盐井,工商业兴盛一时。随着朱元璋及其后裔推行大 规模的移民垦殖,内地汉族移民大批涌进参与盐业和农业的开发,汉族移民不仅带来了先进 的生产技术,还把内地的文化也带来,同原住的土著民族文化不断地融汇在一起,他们共同 生活并共同推动着云龙经济文化的繁荣。嘉靖年间,各盐井年实征盐课“共银三万八千七百 六十两七钱零,俱解太仓”,随后,盐课提举司迁雒马井。此时,通往大理、永昌、丽江等 地的驿道桥梁也不断修建起来,佛教与道教的寺观庙宇也增多了,地方上开始有了“社学”, 虽“夷夏杂处而人文日渐兴。” 1620 年,原属浪穹县的箭杆、师井、诺邓、上五里、十二关、顺荡六里,“割付云龙”, 至此,云龙版图正式形成江东江西为一片的整体。同时,由于“改土归流”政策的实施,贵州 人周宪章任云龙知州并筑州城,明政府完成了对云龙地区政治经济的全面控制。1629 年, 知州钱以敬将州治从江西的三七村迁往江东雒马井,“于以统摄八井,控制诸彝”,至此雒马
1 ]' U1 F0 z$ r  j3 [  188 o# h0 B7 p6 z7 U% q
  井成为云龙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整整三百年。
; ]+ Q- N5 R" L$ t% \  清代,云龙经济社会发展最繁荣的时期是在乾嘉至道光间,盐业的发展和银铜等矿的采 冶,使江东工商经济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兴盛期,同时文化教育也蔚然成风,董善庆、黄桂及 马锦文、黄绍魁、杨名r 等著名人物相继出现,在云龙历史上留下了风采的一页。到清代后 期,随着帝国主义势力入侵和满清王朝的日益腐朽,农民革命风暴席卷滇西,云龙又经历了 杜文秀起义和天登傈僳族农民起义两次浪潮。到辛亥革命时期,又有云龙人董泽、王九龄、 杨国祥等青年知识分子,在推翻满清创立民国中积极投身革命创功立业。! \" x: s1 E6 ~0 O, U7 }4 K
  1911 年辛亥革命后,云龙改州为县。二十年代,云龙匪患频频,到 1929 年,云龙县县 治从雒马井(宝丰)迁到石门井,改称县政府。抗日战争时期,云龙一度是滇西抗战的前沿, 尤其是云龙功果桥被日军数百架次飞机轰炸仍保持着国际抗日运输线的通畅, 在中华民族抗 战史中写下光荣的一笔。民主革命时期,云龙县一批知识分子秘密参加了爱国民主运动,人 民解放战争中,云龙各族人民在滇西北共产党领导下英勇斗争,迎来了云龙的解放。8 |6 M4 v' p3 A, @$ S; V
  两千多年悠久的历史,深深地印证着云龙这块在祖国边陲的土地,总是以自己政治经济 文化方面的绚丽多彩,体现着社会演义的进步。
  ?$ m1 ^( u' t. E; T  附:云龙大事年表 公元前 300 年前后:a江流域的一些昆明族游牧部落开始在出盐地方定居。# j& R; G; Y- H! L- `
  公元前 200 年前后:摆夷族头人阿苗统一澜沧江西岸各部落。
# d$ `+ s' s6 B, b% r: k- @  公元前 109 年:汉朝在江东设比苏县、江西置Q唐县,均隶属益州郡。9 A& u) t: n% o& I3 W* A- X: x
  公元 69 年:东汉置永昌郡,从益州郡分比苏、Q唐等六县属之。
4 J) p1 m4 \6 q# X7 H# r  公元 76 年:哀牢人攻打Q唐县和博南县(永平),永昌太守退守G榆(大理)。
+ h6 L; d2 P7 f- i  公元 225 年:诸葛亮平定南中,招抚永昌等地,云龙摆夷部落始接受汉文化。
. Z7 [, O+ I7 l9 ^  公元 432 年:爨氏分东西二境,比苏县属西河郡治。
& M( |$ R) h& g3 J; u, ]) b  公元 500 年前后:阿昌族头人早慨取代摆夷部落,自此江西归早氏统治。$ o9 n* @7 y+ ]$ Z( f) _3 G5 B* C8 g( e
  公元 664 年:唐置姚州都督府,比苏旧地改为尹州。
7 h# e: S. q6 j* h* S5 [& m0 b  公元 794 年:南诏置宁北节度,下领细诺邓等地。
. K  m4 o5 R4 d/ P# N4 C6 S  公元 1004 年:大理国开科取士,大兴佛学,后云龙诺邓、顺荡等地始建佛寺。# L4 P3 H4 q( n+ S: k
  公元 1254 年:蒙古军自大理西部攻灭大理国,元政府在“云龙赕”置“云龙甸军民总管府”。. ^( z0 H8 Q, C6 r( C& j1 K
  公元 1383 年:明政府在诺邓置盐课提举司。
$ x+ E1 |, ^* H1 F3 k, R  公元 1384 年:明政府授段保为云龙土知州,驻旧州。
) f% b5 j6 c7 w, o( y: `  公元 1393 年:明政府设顺荡井、上五井、师井、箭杆场、十二关巡检司,分授土巡检管理。6 c9 {0 |$ u7 J. {+ Y5 Z
  公元 1449 年:王骥三征麓川其小股部队驻防漕涧仁德。. i; r* K5 \& l2 e+ b$ X3 V0 q
  194 o" q1 A0 c/ Z! g
  公元 1466 年:黄孟通任五井提举。+ x, b  ~. c1 ]  r  X% q/ G
  公元 1599 年:云龙段嘉凤叛乱被平。
: Z- F3 [* x1 E( ]* l, ]9 e  公元 1620 年:改土归流。澜沧江东各巡检司地由浪穹县划归云龙州。
. a5 f8 ?* R( q  公元 1629 年:云龙州治由江西迁往江东雒马井(宝丰)。
5 J$ C) T; f7 m6 Y( d5 X( [  公元 1661――1737 年:董善庆在世。5 ?2 ~! i+ o2 J. P" f, H/ j
  公元 1681 年:清军于表村铁门坎擒胡国柱,吴三桂之乱悉平。1 F) I0 q3 ^+ [' u
  公元 1700――1775 年:黄桂在世。
3 u  l/ \$ ~! U  公元 1725――1763 年:马锦文在世。0 x& N0 o1 X" K
  公元 1770 年:白羊厂开矿。$ z3 |1 V; c& ^0 r3 H) i7 l
  公元 1773――1852 年:杨名r在世。
$ g5 ^7 l2 S5 J# o  公元 1857 年:杜文秀起义,云龙江东一带为双方反复争夺。, k- y4 c- m5 r4 Q: v: u8 Z7 B! f
  公元 1913 年:云龙改州为县,丁润身首任县知事。1 t  Z- J3 s3 R5 V! M9 e" a: \
  公元 1922――1929 年:云龙境内匪患频繁。
5 i! I  U8 c! j( P( F8 U5 R* A+ g  公元 1929 年:云龙县治由宝丰迁至石门。
' }% R) ?. i% k  公元 1937 年:修筑滇缅公路,云龙负责 57 公里。0 T/ @+ J9 R! i6 t
  公元 1940 年:日军轰炸功果桥。+ `) G0 \0 L  Q( Q5 Y$ v$ ~; |& q. R
  公元 1949 年:中共云龙县工委成立。
" G7 A0 H0 C9 D3 v& G2 m$ |  公元 1950 年:云龙县人民政府正式在县城石门办公。0 i' g1 }, ^; {$ y4 U7 ?
  月稿) (2004 年 1 月稿)2 T# ]7 y- ?4 t0 `+ z. J" T
  云 龙 的 地 理 资 源 概 述
0 d2 U; d$ C9 d( B+ L  云龙县是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陲最边远的山区县。1 x, b7 |+ ?; C; S1 M9 d
  云龙全县国土面积 4400 平方公里,有 20 万人口,分布着白、汉、彝、苗、回、傣、傈 僳、阿昌等民族。境内由东到西有云岭、怒山两大主体山系及a 江、澜沧江、怒江三条主要 河流。0 W7 t4 |- ~; D! K, h
  20
8 v  N: f2 c5 T" k5 i/ i  古书记载:云龙“其名得于澜沧江……曰:江上夜覆云雾,晨则渐以升起,如龙”。至今 云龙旧州一带, 清早打开窗户一看, 在两面高山深峡中的江面上, 覆盖着一片白茫茫的大雾, 随着晨光的透入,水气上升,江面的大雾也渐渐聚拢收成一条条长长的云带,向高空升腾, 恰如一条白色的长龙在山中游绕,这就是云龙的得名,所以说“云龙”确是名符其实的。- S" i( A7 G1 i6 w8 W7 I; p
  不过云龙的地域不只是在澜沧江两岸。# z& B' d9 a1 w: {0 T* |
  古代云龙的地域从大理西部的云岭支脉清水朗山 一直往西延续到a 江、澜沧江、怒江流域甚至缅甸伊洛瓦底江上游的恩梅开江、迈立开江流 域,那曾是一个多么庞大的地区啊!而现在的云龙县境,虽然只有东西最大横距 91.8 公里, 南北最大纵距 109 公里的地盘,但它仍不失为大理州国土面积最大的县份。今天的云龙西部 地区澜沧江和怒江之间纵贯着从海拔 730 米到 3663 米的怒山(又叫碧罗雪山)山脉,怒山 西麓是漕涧、民建两个乡镇,有 4.4 万人口;怒山的东麓为旧州、表村两个乡镇,有 4.1 万 人口。而云龙东部地区为海拔 1250 米至 3639 米的云岭支脉,分布着石门、宝丰、果郎、检 槽、长新、白石、关坪、团结等八个乡镇,共有 11.5 万人口。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气候 多样,物种丰富是云龙地理的基本特征。: o5 [9 }; b: s; v) M/ m- ^
  说到云龙有什么?当然不只是到云龙看些什么――不仅仅指旅游资源。生物、水能、土 地、 矿产, 这些资源是基本的, 由这些基本资源派生出来的产品才真是绚丽多奇, 应有尽有。
8 q6 v5 c# h2 e0 e2 \  首先说生物资源。云龙动植物资源肯定是极为丰富的,年平均 15.9℃的气温、729.5 毫 米的降雨量和 2114.9 小时的日照时间,使得这四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长出各种各样的 珍稀树木、奇花异草,繁衍出各种各样的珍稀动物、虫鱼鸟兽。遍布各地的农业作物、家禽 家畜、中草药材、天然食品、山珍野味,令人真正品味到这里不愧为横断山中的一块宝地。* q2 I( z  V/ K( z
  云龙生物物种多样化充分体现在覆盖率达 56%的森林优势中。云龙森林蓄积量位居云南 全省各县(市)的前十名,是大理州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全县有林地面积 332189 公顷, 活立木蓄积量 2523 万立方米, 另有经济林木 30 万亩。
1 A5 Y5 s  D& @. s; O/ i( ^( `  苍峦叠翠的群山中有红豆杉、 滇山茶、 水青树、云南榧木、秃杉、铁杉、黄杉、银杏、红椿、滇楠等等数十种国家一、二、三级保 护树种及总数达 110 科 650 多种的木本植物。还有为数众多的竹子、茶叶、核桃、油桐、木 瓜、橄榄、板栗、花椒、漆木、桑树和梨、柿、桃、李、梅、杏、桔、枣、苹果、山楂、石 榴、香蕉、西瓜、葡萄、枇杷、猕猴桃等等经济林果,尤以水井麦地湾梨、天池薄壳核桃、 表村无核柿子、大栗树绿茶、大功厂香梨、江东小红花椒等为地方特产。! x$ O4 K( N9 W+ z* H8 k- b, N7 ~
  山野中多的是中草药材和野生食用菌。仅植物类药材就有天麻、三七、黄莲、茯苓、防 风、当归、双参、首乌、虫娄、龙胆草、青木香、刺五加、三棵针等数百种;还有松茸、竹 荪、鸡枞、木耳、香菇、灵芝、牛肝菌、羊肚菌等食用菌二百余种。至于山嵛菜、蕨菜、竹 笋、 树花菜等各种山毛野菜及兰花、 山茶、 杜鹃、 玉兰等各类观赏花卉在云龙更是十分繁多。
1 b2 t4 {4 P% E/ @0 j0 I2 N  217 O9 `* h# P1 Z' z7 c
  云龙立体性气候和复杂多变的山形水势为滇金丝猴、白臂叶猴、小熊猫、金钱豹、穿山 甲、梅花鹿、孟加拉虎、黑熊、岩羊、狐狸、麂子、獐子、红腹角雉、大天鹅、绿斑鸠、白 鹇、细鳞鱼、花鱼、鲤鱼等等数百种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广大的山野草 场和山区农村是云龙畜牧业发展的天然优势,牛、马、羊、猪、鸡、鸭等畜禽产品产量都很 高,尤其云龙黑山羊、天登乌骨鸡作为传统的特色产品,自古以来就远近闻名。0 U- E/ d  L) t  b0 h7 H& L
  水能是云龙资源的又一个显著优势。云龙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由于山高谷深,水流 湍急,境内怒江、澜沧江、a 江、空浆河、关坪河五大江河及其支流共 11 条河流的水能蕴 藏量为 320 万千瓦。澜沧江水电开发规划中功果、苗尾两大电站都在云龙境内,水能蕴藏达 二百多万千瓦。3 g5 T/ R& z( _8 K
  云龙矿产资源开发古已有之。
5 \! s% `& O2 C" S' r  公元前 109 年, 云龙江东一带就是云南知名的主要盐产地, 当时汉朝在云龙设比苏县,“比苏”为白蛮语“出盐的地方”之谓。到南诏大理国时期,除细诺 邓的井盐生产外,云龙西部铁、铜矿也得到开发,至明清两朝则有白羊厂等地的银矿开采, 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至今全县共有铅、锌、铜、铁、镍、锡、汞、金、银及食盐、石 膏、板岩、大理石等金属、非金属矿床点 120 多个,各类矿藏储量少则上万吨,多则数亿吨。$ F' |7 e+ v9 d  s; _! E4 T* J
  很多自然资源物种经过人们的采集加工、生产包装后就成了地方土特产品。这些特产也 就是旅游商品。. T+ k+ K4 K5 V7 p, u7 G1 s" V4 B
  现在,你在云龙县城街头很容易就能买到这些旅游商品。
7 p8 L+ N& f, H0 ?8 F9 _- B  诺邓火腿、大栗树绿茶、康鸿山珍系列产品、醉天池酒业系列产品等等,因为是传统的 或是地方的,已经有了一定的声誉。当然还有其他的如云龙蜂蜜、天池碧绿茶、云龙葵油、 旧州香米及诸如菇菌类、野菜类、干果类、松子、梅干、柿饼、菜丝、菜油、酱油、面酱、 豆饼、粉皮、荞粉、荞酒、包谷酒等等诸多食用特产。
( r& i% [9 m8 Y) g+ [) D2 a  云龙的编织品也不少,竹编的、藤编的、草编的、秸秆编的,或为生产生活用具,或为 工艺品,很多。& _6 L" `) i2 b; a0 ]
  但云龙旅游商品中最有意思的当属山地白族妇女的刺绣品。在云龙东北面关坪、长新一 带山区,那些朴实、勤劳的白族妇女,或是在生产劳作之余,或是在山野放牧之时,手里总 有一个活计,那就是刺绣。她们绣出来的围腰、抱裙、坎肩、花鞋、挎包、抱被、背带等等, 其工艺和特色有别于坝区和集镇地区,底料都是深色的,或深蓝、或深绿、或大红,更多的 是黑色;绣出的图案色彩鲜明,艳丽多姿。这种源于自然出于劳动的地地道道的原生态纯手 工艺产品,肯定倍受来自现代都市的众多旅游者的欢迎。, V! D; x/ S1 L/ P) j
  (2002 年 2 月初稿 2005 年 4 月修订) 月修订)6 S3 a9 j5 v- C& z) M8 m
  22
* v$ K4 c- m6 h6 ]  大理西陲的民族文化
; \( b+ y# J' r9 p3 j: ?, ~: ^9 H  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的西陲,有一个不怎么显眼的云龙县。由于这地方山高谷深,区位边 远,交通偏塞,长期以来“养在深闺人不识”,而学界对它历史文化的研究也很不多。只是近 些年来陆续有学者到云龙进行田野调查, 由此深感这里的历史文化遗存丰富且还是颇有研究 价值的。本文因之就云龙现存的文化遗留问题向有关方面提供一点简要线索。- m: E8 ~" F; I+ }
  一、云龙历史文化的基本内涵 云龙地域广大, 全县国土面积达 4400 多平方公里;1 b" n1 M1 ~: ], Q) ~
  从东到西: 云岭、 怒山纵贯南北, a 江、澜沧江和怒江直穿县境,县内高山峡谷相间,海拔高差悬殊较大,立体气候十分明显。9 L6 K2 q  Z) o/ {
  云龙又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现有 19.7 万多居民中就包括白、汉、彝、苗、回、傣、 傈僳、阿昌等十多个民族,其中白族人口占了 73%。云龙又有着丰富的物产和自然资源,森 林、水能、矿产和各种动植物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千百年来,勤劳朴实的云龙山区各族人 民就在这块土地上创造出源源不断的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d+ p7 F* B3 A) s7 U: v
  悠久的历史产生灿烂的文明。9 t9 d) F2 j; z7 ^
  云龙的历史文化, 与中原地区的文明有着息息相关的渊源, 同时又带着浓郁的山地民族的本质特征。对云龙民族文化基本内涵的分析研究,可以将之分 为道教文化、儒学文化、佛教文化、白族文化、山俗文化五个基本类别。) \7 ~; V1 |7 V, q& H
  道教文化之所以能在云龙历史上占有相当的地位, 是同宋元以来外省客商带来的中原文 明有着密切的关系。云龙盐业经济的活跃,促进了与内地的流通交往,元代,五井地区建起 了江西、福建等地商人的会馆,他们带来的道教思想文化同当地传统的白族佛教信仰经过一 定时期的冲突后, 取得了互相妥协的结果。
  q8 r* c( D" U3 F  随着佛教密宗在白族地区的渐趋式微, 元明以降, 内地佛教禅宗和道教信仰在大理地区逐渐扩张, 而云龙八大盐井地区的道教文化更显示了前 所未有的活力,宫观祠庙大量出现了。明代旧州即有“仙人晒丹石”的古迹与传说,而五井地 区的玉皇阁、三元观、三清宫、关圣庙、玄真观等道教建筑已规模化建成。至今云龙境内遗
& Y# W. P; J  {2 _  23
# j# i+ W+ S- `. l) n  存的庙宇建筑绝大多数均为道教宫观,如石门虎头山道教建筑群、诺邓玉皇阁道教建筑群以 及顺荡玄天阁、宝丰秀峰塔等等。清代以来,云龙道教信徒众多,著名的道长有秦道成、孙 道裕等人,还有为数众多的被称为“高公”的火居道士。道教斋醮仪礼和各种宗教活动十分普 及,而诸如“洞经会”的活动就是道教“寓教于乐”的一种生动形式,至今在石门、诺邓、天井 等地还十分流行。
% I; ]" `; u( j1 d+ }) H  儒学文化思想自明大理信息网过滤信息始已成为云龙市井文化的主流意识。$ ?' V, C* e* C2 d' r- R! r7 u
  明末, 开始出现学宫, 清初, 各地陆续开办义学,接着又创办了书院。由于教育科举的兴盛,仅清代中后期,云龙就出进 士三人,举人 23 名,贡生、秀才则达五、六百之众。云龙儒学崇奉的表现之一是孔庙的建 立,清初,骓马(宝丰)、诺邓等地已建大成殿、棂星门,又建文昌宫;清末,石门亦举行 祭孔活动,礼尚备至,有一整套繁锁的仪规典章。在儒家思想熏陶下,以八大盐井为中心的 封建礼教观念日趋浓厚,特别是“万般皆下品唯 有读书高”意识曾一度作为通俗风尚凝固在 宝丰、诺邓、石门、天耳、大井等五井世族理念中,因而云龙尽管偏僻却也曾在滇西享受过 “文献名邦”的殊荣。
/ [" y8 T5 D1 z+ i7 p/ Q$ Z( ~( `  佛教信仰当是云龙白族地区较早出现的文化形态。南诏至大理国时期,密宗教义风行一 时,“阿^黎”僧人受到尊重,洱海地区大建佛寺佛塔,而边远山区的比江流域诺邓、顺荡等 地也建起了佛寺。大理国历代国王更是重僧遵佛的典范,连许多官吏上至一些国王都当过僧 侣,此风影响甚大。在白国因由等古籍中,“观音”的形象是非常善良伟大且法力无边的, 这在云龙佛教信仰中影响十分深远,至今云龙每个地方几乎都有“观音寺”或庙宇遗址。密宗 信仰的时期当延续至明朝中叶,这在顺荡火葬墓群中可得到证实。到明朝中后期,禅宗从内 地传入,大量的佛寺重新修建,如诺邓的江西会馆就被改建成“祝寿寺”,嘉靖年间重修碑记 尚有“朝贺明时习拜舞,万年祝寿听山呼”的诗句,明末方改名为“万寿宫”。清以后,云龙佛、 道、儒三教一体特征日渐显明,如道光前,诺邓玉皇阁就有住持僧上百之众,而石门蟠龙寺、 七台寺、骓马太和寺、福龙寺、放光寺、小鸡足和大井西竺寺等 地,僧众之多不胜枚举。7 o) S0 X2 u. g. @
  至今仅五井地区留存较完整的庙宇建筑还有三十多座,在如此宠大的宗教文化氛围中,应该 说这里面既有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各种宗教教义来巩固政权统治人民的作用, 也有特定历史条 件下在偏远地区对内地文化传播产生过的不可低估的作用。  \9 Q8 A  e% @" c) e0 E
  云龙白族文化更多地体现为山地特征, 这就使得它同洱海周围的坝区白族文化相比有了 自己的独特之处。这种山地文化的独特性突出反映在云龙白族戏剧“吹吹腔”以及白族音乐 “打歌调”等形式上。“吹吹腔”同洱海地区“大本曲”相比,前者以唢呐配奏,后者以三弦伴奏, 它们都是白族艺术的瑰宝。而“吹吹腔”又具有戏剧艺术特征,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 高亢激越的唱腔更能表现出西部高山深谷地区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由唢呐配奏的调门则强烈' F$ H$ g$ i/ m3 M
  240 `, p2 e1 t7 L' K
  悠扬,是云龙白族最典型的传统音乐。同样地“打歌调”之类的白族山歌内容丰富,它们主要 流传于云龙东北部山区,充分表达着当地民族的思想感情。
% O# Y7 L! ]" M" r$ ?* e. u2 @" ]  白族文化中的民歌以及传说故事等文学现象在云龙也是异彩缤纷。云龙民歌(或谓“山 歌”) 的内容绝大多数反映爱情生活和生产劳动, 传说故事方面的内容则大多以宗教人物 (如 “观音老母”),神话人物(如“白岩天子”、“三崇本主”、“龙王故事”),机智人物(如“阿六 巴”)故事等为主,集中反映着山区人民对善良与正义的向往。此外,在书面文学中,有黄 桂、马锦文、杨名r 、杨溯濂、黄云书、尹陈谟、刘子仲及当代的周祜、张长等人建树颇 丰。云龙白族的诗联字画也颇多特色,至今a江流域遗存的很多摩崖碑刻中还可见到明清以 来众多文人墨客留下的美文佳句妙笔奇书,而在许多地方流传的用白族语(借汉字书写)撰 写的白族诗歌、 对联更是音韵流畅、 生动活泼。/ H9 i, @/ w+ F9 H
  云龙白族文化中的其它形式诸如音乐、 舞蹈、 美术、工艺和建筑艺术等等都颇具特色,其中如石雕艺术等在大理地区别树一帜,它同剑川 木雕一样也是白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明珠。) `% b  x& {( v( w; q9 t! M/ S2 C
  云龙民族文化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类型就是所谓的山俗文化。古代云龙山高林密,自然崇 拜是人们精神生活中的主要内容。云龙原始宗教既有各地白族普遍存在的本主崇拜等信仰 (在云龙,彝族支系佬支等民族也存 在本主崇拜),更广泛的则是各地农村普遍存在的 民俗信仰,如对天、地、日、月、山、川、树、石等自然物的崇拜,对祖先、灵魂、鬼神的 崇拜,对巫师(“朵习薄”)巫婆(“朵习尧”)及类似看卦掌风水(称“益尧”)等人物的崇拜 等等。这种民俗信仰活动同释、道、儒等宗教文化的一整套冗礼繁节相比,程式仪规要简单 易行得多,因而在偏远山区十分普及。与五井等集镇地区文化中以“祭孔”、“迎神赛会”或大 演洞经大摆戏场等类为主的活动不同, 这种山俗文化最看重的却是祭神祭鬼之类的仪程和树 坟立墓、婚丧嫁娶、免灾祛病、农耕狩猎当中举办的祭祀行为、接送规则,同时还伴之以举 行诸如跳神、打歌、“逗四句”、“破五方”以及开展“耍牛头”、“耍马”、“舞白鹤”、演“耳子歌”、 跳“力格歌”等类活动。在山俗文化中还包括许许多多的禁忌,甚至在生产活动中都有禁忌, 比如有些地方禁止妇女犁田、禁止男人收割谷子等等。解放以后,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许 多阻碍 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落后习俗已经改变。旧时代五井等地世族阶层对边远山区存 在的一些风俗习惯大多是视为异端的,这里所谓的山俗文化过去也登不上大雅之堂。而今天 我们之所以需要研究,正如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言:既要重视批判继承民俗文化遗产, 也要特别强调民俗文化在强化民族凝聚力上的作用。我国是世界民族文化最丰富的大国,我 们必须以各民族民俗为研究对象,以此增进民族团结,强化全民族的爱国精神。
; r& P/ X3 ?3 L3 q( x  对云龙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完整的分析研究,是一项严肃认真的工作,这里提出大致按历 史的、宗教的、民族的范畴区分也不一定十分恰当,但就目前可掌握的文化遗存看,姑作以
1 M, P  |- u, H) E  v; ^  25
- M1 P" H# Z! O5 {& M/ `% B  上分类。当然全面的研究,得有待更多专家学者深入探讨,本文仅为引玉之冀而已。/ ]& }4 t7 P1 @1 ^
  二、云龙历史文化的形式反映 纵观云龙历史演变形成的文化遗存, 可以看到目前云龙民族文化资源的表现形式依旧光 采照人,反映着厚重的历史风貌的建筑文化、村邑文化、桥梁文化、驿道文化、农耕文化、 采冶文化和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间节会、民间工艺等形式丰富多姿,它们是云龙山区为 云南省 和大理州的民族文化大省、大州建设提供的一份宝贵财富。4 {( O( q* n2 x0 P  \
  云龙建筑文化在现存的古庙宇、古民居建筑上有完整的反映,最典型的可以从被省人民 政府授于历史文化名村的诺邓村民居、庙宇、牌坊等古建筑中得到集中的体现。目前诺邓村 保留完整的明清古建筑就有 100 多个民居院落, 还有玉皇阁道教庙宇建筑群以及其他多处公 共建筑,“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四合大院”、“一门五院”等民居建筑风格多样,山 村构局因形因势变异多姿,在建筑形式上高度重视传统工艺和图案雕刻等方面的有机协调、 美观精细,门窗斗拱特色均具,壁墙厅堂庄重典雅。此外还有石门虎头山道教建筑群以及大 井、天井、师井、宝丰、顺荡 、漕涧、汤邓、大达等地的白族民居建筑和庙宇建筑都充分 融汇着明代以来汉族中原建筑文化和白族建筑文化的精华,体现着古代建筑艺术的高超精 美。可以毫不夸张地认为,云龙许多地方古建筑的存在就足以担当得起活生生的明清影视城 的重任! 村邑文化是古代云龙居民留给今天的又一份特殊遗产。这里有五井、漕涧等地的集镇式 村邑文化,有白石、署场、大达、大村、表村等地的山村式村邑文化,有汤涧、仁山、大坪 子、大栗树、回族村、苗家寨等地民族风格迥异的村邑文化,还有天登等地独家村式的村邑 文化,都是别具特色的民居群落,它们当中所蕴含的不仅仅是村落结构形式的古朴自然,更 主要的还是其中饱含着地区精神文化内涵的诸多民族民间生活成份。
! \& t7 A( x2 M  b$ H! L  桥梁文化作为云龙现存古代文明的一个重要证据,其种类之多,造型之巧,结构之精, 确实不愧于“桥梁博物馆”之美誉。在云龙境内众多大江小河上,千百年来修建了无数跨江过 河的藤桥、木桥、石桥、钢桥、铁链桥等等,形式则有吊桥、浮桥、拱桥、伸臂桥、风雨桥 之类。其中如抗日战争中的功果桥、滇西农民起义的飞龙桥遗址及水城藤桥、包罗通京桥、 石门青云桥、顺荡彩凤桥等都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遗产,它们证明着古代云龙的不凡 经历。2 I2 k& g( J0 _9 S
  与桥梁文化伴生的还有驿道文化。
, B6 D' N8 g8 L  v7 E: `  古代盐业经济的发达造就了云龙这个边远之地与四方 八面紧密相连的交通网络。东向大理,南至保山,西往腾冲、片马,北上丽江、中甸,商贸 往来货畅其流,至今纵横交错的云龙境内古驿道上,石板青青,蹄印深深,驿站旧址犹存,
9 {: J4 [. t2 r" ^4 n' @* }' K+ Q+ n  26
( k% P( g# r' i6 L" Z; X8 Y  马邦痕迹依旧,而在驿道上留下的驮洋货、贩私盐、赶考、逃匿、匪事、兵争等等故事传说 更是多得数不胜数。, j. U9 f$ W: w) \# ^- k
  采冶文化在古代云龙以八大盐井产业为中心, 同时还有白羊厂的银矿开发等矿产采冶辅 之。7 v7 m$ d: h4 L
  作为某几个历史时期的经济动脉, 云龙曾为此出尽风头。
( l! z' Q6 z7 [! z# y  云南盐井自汉大理信息网过滤信息始即以安宁、 黑井、白井及云龙五井四个地域为重,在采卤、煮制、推销以至经济产业管理方面均有一整 套传统的体系方式,而由盐而生的政治、文化事件层出不穷,以此决定了所谓盐文化历史的 出现。云龙矿藏资源丰富,特别是明末清初银矿的采掘使云龙工商产业进一步得到发展,白 羊厂银矿事件是导致杜文秀起义的重要诱因。
- n3 ^, d* h6 v* I* F% p  农耕文化因云龙地域广大气候多样特征而表现出形式的丰富。' F4 d  E$ q9 g; K
  澜沧江沿岸的亚热型坡坝 农耕以水稻生产为主,东北部山区的暖温型山地农耕则以包谷水稻生产相间,高山地区则生 产荞子燕麦等,同时畜牧产业也比较发达。人类在生产活动中直接创造的物质财富伴生出绚 丽缤纷的精神文化产品,云龙农耕作业的多样性决定了农耕文化现象的出现,在生产关系的 演变中和生产方式的独特性方面都存在着大量的人文因素可供探讨。
8 I4 O1 p- t! m( a  云龙民族文化形式最直接表现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活动中, 民俗风情的多样性使这种艺 术表现更加淋漓尽致,充满了迷人的生机和活力。( X/ B, C& c( `6 t
  云龙民族音乐以“吹吹腔”强激的唢呐器乐演奏及“五井洞经”悠缓的弦管器乐演奏为特 色,此外,“山花体”白族山歌和彝族、苗族、傈僳族山歌也各有鲜明的特点。
4 a: g5 s+ J- g2 ?4 p% v+ Z8 P  云龙民族舞蹈形式主要有白族的“霸王鞭”与“力格歌”舞蹈、彝族“鲁辘则”舞蹈,傈僳族 “爪七七”舞蹈及苗族芦笙舞等,还有各类“打歌”活动和民间舞狮耍龙耍马要牛头等表演形 式。
4 g4 O: `! n  V' O& w/ V  民间节会庆典主要有传统大牲畜和商贸交流会“八三街”, 有漕涧“二八”澡塘会, 以及“四 月清明、五月端五,六月火把、七月祭祖、八月中秋、九月洞经”等活动。许多农村还普遍 存在在农事关头(如栽秧)、跳神祭祀方面举办节庆活动。9 _  h0 g% k2 ~; ?1 d" L0 ?1 x
  云龙民间工艺种类繁多。
5 i1 }- _/ Q! U+ L  关坪、 长新等山区白族妇女刺绣具有独到的特色, 而石雕工艺、 竹编工艺以及剪纸、制扎和地方土特食品果品的加工制作都颇多艺术技巧。. T5 m! A8 A. u. i3 [! ^& n
  以上概括云龙民族文化存在的诸种反映形式,基本上都是从现实资源中收集而来的。文 化现象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综合反映,它更多地表现出文 学、艺术、宗教、科学、技术、教育等精神财富特征。这里所谓的云龙民族文化,我们当然 只能依据历史交待的人文轨迹去归纳。
4 X$ K* |6 g& y6 \  鉴于作者知识经验方面的缺陷, 这种归纳不一定完整, 而且很大程度上都显现出粗陋与肤浅, 存在着各种弊病, 唯待行家批判。
7 ~( H* o; h9 n+ Z) i7 o$ z4 P8 Q  至于线索提供意图, 是否能够真正实现,也只是一种猜想而已,不过就对分析大理西陲的云龙历史文化承传动机
! o8 z9 y; `4 G5 x: T$ F  27
1 w& o$ e) |0 w3 a  来看,能够为广大学者研究探讨提供点滴佐证,当属幸事。( j" O. x( c, [$ `( h+ {% c
  云龙历史文化是大理民族文化宝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研究云龙文化,势必只能通过 在滇文化、大理文化的承传关系中得到疏理。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民族文化大州是我们在实 践“三个代表”中体现“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必然,因此,这里谨期待对大理西陲边远山 区县云龙历史文化的研究和对其民族文化建设的关注能够引起更多的重视。- u( T( S  q7 A/ r+ z
  月删订) (2002 年 7 月初稿 2007 年 12 月删订)
0 Z9 }; t& P& z6 K5 n: E; Y  颤 音 中 的 古 道8 ?+ ~- G- r4 F( \4 ]
  不喜喧嚣,不善张扬,不屑卖弄,这总是诺邓人古已有之的性格承传。恭谦谨慎、厚实 为人应该说是一种美德, 然而在铺天盖地的市场经济大潮中, 一味的拘谨未免令人感到保守, 过分的礼让使人觉得有些迂阔。因为不宣扬、不声张,自己的东西虽好却锁在箱底无人识, 一任它霉烂或者朽去、消失,岂不可惜?
  }1 @( a3 Z1 s7 f2 |8 b  诺邓传统音乐就是这样的好东西。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在我们今天日益远逝的 众多传统文化形式中当属濒危之列。遗产应该保护,濒危则需抢救,让我们感到可喜的是诺 邓人自己的觉醒:不能让这样的好东西继续埋在山间无人问了,声音不该沉默,文明更要高 扬。在滇西北地区甚至整个云南地区林林总总的古代音乐艺术门类中,诺邓的传统音乐总该 有它的一些典型价值吧?市场时代是个竞争、比较、突击、叫卖的时代,传统的保守和迂阔 看来是到需要调整的时候了。当然,我们大可不必学外地某些版本的炒作和宣扬,生搬硬套 偏偏要冠以“某某古乐”之类名号,比如洞经,它就是一种道教音乐形式罢了,云南自宋朝以 来便有道教音乐的传入,到了明初方有洞经音乐的兴起,自此作为一种道教科仪音乐,在全 省各地乃至遍及西南诸省,这种洞经演奏或演唱何人不晓?岂能称之为某家某地的独有“古 乐”乎?要说特色,只能说在曲谱、唱词或乐器的选择、演奏(唱)的风格、组织和规模等 形式上有所加工、有所改造而已,它们的本源依旧只能是那种宋元时期由四川传进又融入明 代军垦及移民们带来的江南丝竹等素材的洞经音乐。2 l0 N% ~: |4 W' A* [* n
  283 Z* i+ J) F4 s; z& B
  洞经音乐并非诺邓独特,它在整个云龙五井或整个大理地区、整个云南的洞经音乐体系 中是个种属关系。不过诺邓的洞经是应该有一定典型性的。作为东到大理昆明、西至腾冲缅 甸、南去保山普洱、北往丽江西藏的古代盐(茶)马古道中心,作为一千三百多年甚至更长 时间一直未变的“诺邓”村名,这个滇西北地区最古老的村邑,白族地区最早开发的盐业经济 重镇, 从它至今依然保留着的大量明清民居建筑和道教庙宇宫观中, 不难想见它当年的繁华, 也可推知它明清时期的道教文化活动曾经是何等的瑰丽堂皇。5 p- g8 G6 A9 [5 x% I9 G- J  r
  而在这种文化中充当前台角色 的道教科仪音乐就自然具备更深刻、更凝练、更典型、更普及、更生动的特性了。当然,古 代诺邓文化思想是一种融“儒、释、道”教义为一体的“三教合一”型文化,演奏洞经音乐等形 式在这种文化合成中有必然的反映。众所周知,中国的“儒、释、道”共融现象在明初就已常 见, 虽然清代统治者比较重佛有所抑道, 但在云龙这样的边远地区, 道教文化依然相当活跃, 如诺邓玉皇阁、石门虎头山等地在乾嘉道时期和晚清都进行过规模性的新修或重建。
; O& w; t+ h0 ~6 o/ Y+ T  诺邓物质或非物质传统文化遗产在上世纪遭受了两次重大的创伤,一次是 1958 年开始 的“大跃进”,一次是 1966 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尤其是“文革”的毁灭性浩劫,在我还是记 忆犹新的。当时我作为一名深受“革命师生齐造反”、“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大破封、资、修 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即四旧)”滚滚红潮影响的小学生,与我们那个时代 数以亿计的青少年一样,大家都狂热地卷入了这场摧残文化戕害文明的“伟大运动”中,短短 一个月,诺邓村二十余座庙宇内不胜枚举高超精美的古代雕塑、雕刻和绘画艺术作品被“横 扫”得一干二净,村内无计其数的古书、字画、匾牌、雕塑、古玩、玉器、瓷器等等众多文 物古董或毁或烧,荡然无存、消失殆尽!而那些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如洞经音乐及传统文化中 众多精华也从此销声匿迹,在诺邓人的生活中淡出以至消亡了。作为那场浩劫中成千上万戴 红袖套的无知的、狂燥的施暴者之一,我和我们那一整代人都要为之永久的抱憾! 在断碣残碑中搜索往日的章回已经越来越不容易。古道西风瘦马,尽管走在通往诺邓村 的那条古老驿道上难免令人伤感, 但毕竟诺邓人中还有几位矍铄的长者在竭力维系着古代诺 邓文明的链条,前面金鼎兄等人编写的诺邓一书及现在绍诸兄等人整理编写的诺邓传统 的道教科仪音乐、洞经音乐和花灯音乐文本,透洒出他们晚年的心血和耐力。我对音乐基本 是个外行,我不知道这几位并非专家但有一定乐理造诣的兄辈在苍凉陋室中搜罗、抢救回来 的古代文化成果究竟能获得何种评价?尽管其中肯定会有所疏忽、有所粗陋、有点杂糅、有 点琐细,但绝对是瑕不掩瑜!在这条夕阳下的古道中,我能听出的依然是那种如丝如缕的倾 诉,我感到,这是一曲动人的颤音。9 r* U% t7 R' z
  (2005 年 11 月稿) 月稿)
3 T+ d; W8 q, r8 P# f  290 M2 q' }- q5 p6 W
  有一条茶( 还 有一条茶(盐)马古道/ b$ H0 b& @0 D- {0 X+ Q. K
  对于茶我不在行。
" y+ y9 H; |0 d" a' p0 J" @! |7 o  四十年前年纪还小,从我那遥远的云龙大山里来到大理,乘车也得三天。出西洱河 峡口,大人们说,到州府了,眼前出现我山里从未见过的一片开阔,我以为这就是天下最大 的地方了。转入城区没几步,大人又指着路边的一排房子说,这是下关茶厂。我见过大人们 喝茶,却没见过茶树,我以为茶厂是栽茶树的地方,就探头探脑的往里张望,想看茶树是什 么样的,却见不到树。
/ T' c8 q2 |2 s1 J- ~  后来终于在画报上看到茶园和茶树,到我参加工作时在澜沧江边的一个地方,人们 说这里有茶山,星期天我就去了,果见一片茶树,不过没那么多,且都是些六、七十年的老 树,有人说这是民国初年有个县官叫老百姓栽的。: h3 Z4 d# I/ N' a5 ^9 D1 C
  十多年前,云龙县的几个地方都开始种茶,茶叶品质不错,特别是澜沧江峡谷两面 的山地,有几个地点产的茶,到现在已经很有些名气。既然茶多了,我也开始跟别人一样学 习“品茶”,但因为自己愚苯,还是没学好。后来,各地都在讲茶,讲“茶道”,讲“茶文化”。
/ r( p( w! }) Z0 ^" i5 Z4 w  再后来,令人遐想的“茶马古道”也作为一种魅力文化现象被挖掘出来了,对茶的拜物情结正 在不断延伸。无论如何,茶毕竟是个好东西。
) m  }/ [9 @  ]$ r" t7 ]  明朝有“茶马法”,因藏族人嗜茶,但蒙藏地区不产茶却产马,所以明政府特定以茶 易马的政策。现在一般人都将“茶马古道”看成驮运茶叶的马帮所走的道路,“茶马古道”这个 概念成为茶、马、道三物的组合,在这里只把茶作为交易的商品,它的功能好处不用说了, 而“马”与“道”却有特定的含义:限于跟藏区联系的马帮和道路,并且这条古道漫长而险峻, 路上风光优美又充满风情。
0 s& @5 B" C; {- W  据说“茶马古道”究竟是哪一条曾引起争执, 但史书所载从未言及运输茶叶进藏只能 走哪条路, “茶马古道”说法的出现是近些年的事, 所以“茶马古道”这一旅游产品的产权归属, 无论云、贵、川还是其他什么地方应该都可以有一份,不争为好。而在古代云南,进藏的道 路也有几条,现在就云龙这一线说说。4 K" O2 |2 H) T: v# V" g
  30
, W  n& I/ O' p$ ~- K" q. @  古代云龙并不产茶,但产盐。尽管明末至清云龙的段氏土司控制怒江西面到缅甸恩 梅开江以东, 直至清末片马抗英时, 文献中经常牵涉到属于高黎贡山山系的“茶山”这个地名, 但当时是否出茶,我们不好确定。
9 k8 p0 o3 g# o9 R/ O0 j  从地理方位看,云龙往北是兰坪,再往北就是维西、德钦,维西和德钦属藏族居多 的地区,而德钦北面已经是西藏的芒康、察雅和昌都了,这些地点都在澜沧江东面的横断山 云岭西侧,云龙至芒康基本上是从南到北的一条直线,它们之间的联系就是山道,没有大的 江河阻隔,古代出入藏区的马队走这条线可以省去渡金沙江的麻烦。当然维西往东南走可到 丽江,丽江南面是大理,也是一路。从云龙往南,依次是永平、保山、昌宁、凤庆、临沧和 普洱,临沧和普洱地区产茶历史悠久,这就不必说了。
9 }" a- g. I0 ?% N  这条路线的古道踪迹,绝大部分至今犹存。
3 O9 g" n7 }' L$ Z$ v  云龙处于这条古道的中转部位, 古代通过云龙的“五井”地区, 除了北通丽江、 维西, 南向保山、临沧以外,还可东到大理、昆明,西到腾冲、缅甸。
& p8 V# l# D/ k, x  “五井”就是五个盐井。公元前 109 年,汉武帝派兵征服云南,设郡置县,其中有“比 苏县”,有人认为“比苏”为古k语“有盐的地方”之意,地点即以今云龙县的a江流域为核心, a江即“比苏之江”。汉魏六朝数百年间,云南与内地始终若即若离,到史万岁征滇至唐天宝 战争之前有一百多年结束了割据局面, 但南诏崛起后又与唐王朝分裂, 其时有樊绰所编的 蛮 书介绍南诏物产,言及“细诺邓井”的盐,实际就是原来的“比苏”地区所产。蛮书是云 南的第一部史志,书中提及的地名现在大都消失了,唯有“诺邓”之名至今依旧,故称诺邓为 “千年古村”是不会有虚假炒作之嫌的。如果把“比苏”当盐井看,则诺邓的开发应该至少有两 千年了。到公元 1383 年,明政府在诺邓置“五井盐课提举司”,下辖诺邓井、顺荡井、山井、 大井和师井这五个盐井,又到明嘉靖时期,再增加石门井、宝丰井、天耳井,共成八大盐井, 但习惯上仍称为“五井”。- z8 c" b+ _- C9 x2 ?2 M! W5 M
  “五井”在古代云南具有相当重要的经济战略地位,原因就是它产盐。唐代吐蕃势力 南向扩张就因为看好南诏地区丰富的资源包括“细诺邓井”的盐;明政府派王骥“三征麓川”时 特别提高了五井的“盐引” (为使盐商供运军需粮饷而给其发放的购盐券) 价;) X  ~& w" ^* E1 J+ `" b3 d
  清代嘉庆年间, 滇西地区人民曾为五井等地盐的“官销”问题发生过一次震惊朝野的暴动。
9 o% q4 L5 O) E) M  汉武帝实行盐铁专 卖后两千年来盐铁生产销售都直接由中央政府管理,进行“官卖”,但明清以来盐商们非常活 跃,朝廷不得不在政策上有所改革。诺邓、顺荡等地盐质甚佳,盐商各争市场,故明代后期 出台一项行盐政策:“地方台井之盐,专行大理;五井之盐,专行永昌(即保山)”,定销滇 西“八府州县”,至此,保山、腾冲直至缅甸一带的食盐主要由五井地区供应。滇西一带对五 在电影 山 井的盐情有独钟, 有些地方到儿女婚嫁时一定要用红布包一块诺邓盐作为“彩礼”。* {  ]: q8 o" O6 J
  31" {6 a+ z" o: D
  间铃响马帮来中,解放初期马帮为边疆人民驮运的盐巴应该就是来自五井地区。
- d" g4 f; z) m! n0 t  其实历史上茶曾经也跟盐一样实行“官卖”, 这大概是从唐朝开始的, 一直延续至清。
" X" l3 r6 V. Y  无论盐铁茶酒,实行“官卖”就因为它们都是国家重要的税收来源,特别盐又是民生所必不可 缺的,所以古代设“盐运使”、“盐茶道”、“提举司”之类职官专管,可见政府之重视。不过, 对盐茶之类的专控也不是密不可疏的,自古“私盐”现象就一直存在,而民间往来“贩私”角色 又众,所以五井地区就有一些人因之谋生,周围山区的不少群众便依靠为雇主“背私盐”找到 活路,那些有马的人则通过马帮运输来驮盐。
" d( k8 Z, c5 ~$ \  这样,古代云龙五井在滇西地区形成了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十字路口”。北方,来 自藏区的马匹、药材和毛皮通过这里往南进入保山和临沧,又把那里的玉石、茶叶以及五井 的盐驮回去。因为诺邓盐的成分是“氯化钾”,用钾盐喂牲口可防治疫病,所以古代藏族群众 很喜欢“诺盐”,那座从云龙、兰坪往北延伸到维西藏区的大山就叫盐路山。而从缅甸、腾冲 往东行经过五井地区再到大理、昆明的道路,同样也是为了盐、茶以及糖、布、玉石等商品 的运输需要。
: Y) F- R7 m$ J) |  在这四通的运盐或运茶的交通线上, 我们的先人一辈又一辈都特别重视它的建设和 维修。那长长的青石板路,那各式各样的古桥,至今在云龙的深山密林中、河谷溪涧上仍然 到处可见。其实,盐也好,茶也好,作为一种被交流的物资,从生产地出发,它们的流向应 该不限于一处。但既然已把“茶马古道”当成是驮运茶叶的马帮所走的路,那么将这种既运盐 又运茶的古道称之为“茶(盐)马古道”,也可以说得过去。此外,“以马易盐”现象在五井地 区也是古已有之的,直至今天,云龙县都要举办一年一度的“八.三街”大牲畜交流会,来自藏 区和其他地方的骡马仍然在五井地区大量交易。
4 E+ f% i4 |4 P  大理到五井地区,古时要在路上走五至七天,先从喜州到邓川,再到凤羽,然后翻 越大罗坪山、小罗坪山,进入云龙境内后还要经过几个小村寨,这才来到诺邓等地。再从五 井地区去滇西一带,又要经暑海、过澜沧江、翻漕涧梁子,随后又渡怒江、越高黎贡山,便 到腾冲境内了。
7 Q3 r( g  m; q, j( i5 T  在这些古道上流传着许许多多的故事 ,如果把这些故事整理出来,可称得上是一 部“古道文化”:五井的学子赴省进京赶考的寒苦、各地商人沿途担惊受怕的遭遇、赶“三月 街”的女子在路上的所见所闻、跑缅甸的掏金者绘声绘色的描述,而路上每道山卡、每条河 谷、每个寨子的匪事、兵争、官司、逃匿出走、贩卖私盐等等故事更是应有尽有,当然还有 许多山神土地、妖魔鬼怪、虎豹虫蛇之类的传说,但最有趣的还是莫过于马帮的故事或者赶 马人的故事。( V! s. W6 M# @' r7 H* ~  J+ \1 B
  赶马人的生活充满了艰辛和烂漫。( ?) x' I% y& g$ d3 g* n
  32$ {3 e1 m7 u5 m
  那时,只要在深山老林里,在没有尽头的古道上,远处传来一阵马铃声,紧接着你 就会听到赶马人唱的山歌了: 小哥出门去哪里?; s% q( }( \- v1 Y
  带我阿妹跟随你。& j1 k0 I9 C5 [, I. p# r0 L( z7 p, n
  金齿城上贴青砖, 忍车城门钉铁皮;+ r9 i- v: G  {# \0 v1 j0 l
  三塔顶上金鸡立, 压大理风水。6 b, @( {$ D! X! r* t! Z
  这是一首用白族语唱的白族山歌,因为已经译成汉文,听起来没有原歌词音韵的 生动,但从中可见五井地区马帮的几处行程,古代把保山叫“金齿”,“忍车”就是省城,即昆 明。因长年累月走在这“茶(盐)马古道”上,云龙的赶马人算是山里见世面最多的人了。又 有一首山歌这样唱:小哥出门要去哪?0 z! m: E' z; Y1 C: l9 z9 ]
  赶着几匹大骡马, 一路踩山花。
! x3 Q# |0 F: z  漕涧梁子吆下去, 界头岭岗往上爬;3 _+ M" {' u2 g1 i" _( Q  c
  桥街盐巴换洋布, 好送女人家。/ Q1 N7 b8 g5 F0 W
  “漕涧梁子”指的就是怒山,“界头岭岗”即高黎贡山,而“桥街”则指腾冲与缅甸交界的街 场,就是现在的猴桥口岸。在这首山歌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赶马人烂漫风流的生活情态,更 重要的是从中看到了鸦片战争以来云南对外经济贸易的生动场景: 英国生产的布匹与五井生 产的盐巴在中缅交界的街场上进行交换,它反映了近代滇西地区社会经济中的一种特殊现 象,一方面来自西方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慢慢浸入我们的生活,一方面传统的甚至还有些原 始味的生产生活方式依然在我们中间活跃着。
5 k% I! u# A/ S8 f! y  由于近代滇西地区经济交流的活跃,这“茶(盐)马古道”沿线的茶叶生产与运输也 日渐发展了。本来云南茶叶的主产区就是大理、保山、德宏和临沧,随着上世纪初下关沱茶 以及滇红、滇绿、普洱茶等等广泛地涌向四面八方的市场,在滇西大山里,马铃声声,茶香 阵阵,路上商旅络绎不绝,即使“滇缅公路”挖通之后,大量的民间运输仍靠着那些马帮一如 既往地走在这“茶(盐)马古道”上。
9 L$ q/ w# S7 ~7 K6 I  “ 进大理、出腾冲,上丽江、下保山”,这是小时候听大人们常说的“大地方”。云龙 五井确实只不过是藏在深山里的几个小村镇,但因这“茶(盐)马古道”的链接,它数千年来8 o% A9 V3 B7 u- A
  33
) Y, v$ {" b2 r& H. t- a& \  从未中断过与“大地方”的联系。天下还有更大的地方,把大地方和小地方联系起来的媒介过 去是盐、茶、丝绸,等等,可今后呢?也许,在交通与通讯进一步发达、人类交往进一步密 切的今天或明天,再也没有人计较什么是大地方和小地方了,但在我们的文化承传中,可别 忘了,我们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古道! 月稿) (2007 年 8 月稿)$ f$ _) V  \* g1 P4 a% A
  云龙县城的城名变化  r: N* [1 A% w$ v4 [' J
  云龙县城所属的建制镇名称从 2005 年起由“石门镇”变成了“诺邓镇”,但城区仍然叫“石 门社区”,这里且把本人对云龙县城城名变化的一些认识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2 l$ L) E: {4 z2 e; h  严格地说,“云龙”二字出现在我们这个地域是公元十世纪以后的事。此前,公元前 109 年,汉武帝征服“滇国”以后,在今云南大部地区和四川、贵州的部分地区置“益州郡”,下面 总共设了 24 个“县”,其中“比苏县”设于a 江流域,“Q 唐县”设于澜沧江西部。这两个县的治 所(也就是所谓的县城)在什么地方现在很难考究,“Q 唐县”的治所有人说在保山北部瓦窑 一带,有人说在漕涧,又有人说在旧州;“比苏县”的治所有人推断在今果郎村,因该村白语 称“摆孟”,意为有盐之处(诺邓附近),而白族语又将“a 江”称为“摆孟骨”,“骨”即江河。
. i: A6 I0 k. ?) `' ]  公元 69 年,东汉王朝又置“永昌郡”,领有Q 唐、比苏等六县;但到汉朝末年,“Q 唐县” 县名消失了,而“比苏县”则一直存在到公元六世纪中期。从七世纪开始到南诏鼎盛时期史书 上只有“诺邓”一名,而“云龙”一名出现时已在宋朝,南诏时有“云浓深处”的说法,到大理国 时就变成“云龙赕”了。随后元、明两朝云龙为府、为州(1620 年前为土州),治所地点 1622 年前在旧州“蛇山”即现在的新街,1622 年后在下坞三七村。
. `- `7 }# L  d. W3 }# n8 t6 Q- q  现在我们必须搞清楚的一点是公元 1620 年前的“云龙”地域是从来都不包括“五井”及江 东地区的,当时“五井”包括整个江东地区属浪穹县(大理国时属“凤羽郡”)管辖而非云龙地 界。现在很多书上写着“比苏就是云龙”,这是一句不准确的错话。1 Y5 f& L# e( f+ C
  1629 年云龙州治由三七村迁到雒马井(宝丰),这就有了宝丰作为云龙政治中枢整整
0 ]3 y( F% G. i' _+ t$ e1 k  34
( e5 ]9 a8 V5 j* y& \  三百年的兴盛繁荣。
9 |( n! a+ a( |3 p, A5 @! j* L# p2 G  石门的得名应该是在明末清初,因为公元 1522 年前的文献中尚无“石门”二字出现。石 门盐井和宝丰盐井的开发主要在明嘉靖年间, 后来因宝丰地处与云龙州接界的交通要塞, “五 井提举司”乃由诺邓迁至大井,再迁至宝丰。到 1620 年“五井”由浪穹县划归给云龙州后,州 治也才迁到了宝丰。
0 t3 F$ j0 Y5 W4 s( q  “五井”和“云龙”地区的以上调整变化都发生在晚明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治非常 昏暗、社会极端腐败的时期,政局不稳导致地方混乱,在云南尤其严重,但也正因为有混乱 之机,才使得澜沧江两边的“五井”和“云龙”地区得以合并为一。' \0 B$ X: h; C
  石门的村邑扩展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明末,人口还不多,以“龙泉”盐井(在党校) 为中心,周边约十多家“灶户”人等,当时更多的人户还是集中在离“龙泉村”不远的“大井”。9 C7 V/ f: j. m4 f
  直至清初, 现在石门最大的杨氏家族先祖杨寅儒才从宝丰迁居到石门井 (约在 1662 年前后) , 迁居的原因也只是为了“让家产给兄弟,自己隐居不仕”,可见当时这里还是个适宜“隐居”的 地方,杨寅儒“筑室经营”的地点大约在现“新云巷”一带,后来因其后人杨名^ 政绩“誉满西 京”,杨名^ 号“崇峰先生”,故云龙人把此地称为“崇峰村”。而杨名^ 1837 年致仕后,就开 辟“小海子”(即现在的农行到县委会、法院、人大)一带作为自家的宅院。当时“小海子”西 北即现在的一中后面到“石登坝”、开发区这一带为诺邓玉皇阁的庙产,是一片农田。
( O7 p* l4 T+ N1 D  从杨名^ 任陕西巡抚时开始,石门的村镇规模和人口开始大为增加,从盐井延伸到“盐 地街”一带再接至“崇峰村”前的道路拓长了,狮尾河东南面也出现了一些人户,特别是“彩云 书院”(现县政府)的创办和一些寺观庙宇的兴修,使得石门的地方变化日益明显。但清代 这里一直称“石门井”,归属于治所在大井的“上五井里”管辖,“里”是建制名,相当于现在的 “乡”。
3 u  [3 n( L0 z% x- M- W  辛亥革命后云龙县城的搬迁又成了一个大议题,主要有迁漕涧说、迁石门说、回迁旧州 说和保留宝丰说四种。主张迁漕涧者提出“为巩固国防(因靠近片马)计”,主张迁石门者提 出石门为“五井”中心便于经济交流,主张回迁旧州者提出云龙应“以农为本”,而主张保留宝 丰者则认为宝丰三百年政通人和、繁荣稳定,不迁为上。争议持续了十多年(其时云南因唐 继尧统治, 政局混乱, 匪患多如牛毛, 唐氏妹弟董泽即云龙宝丰人, 但董为“避嫌”不好多嘴) , 直到 1928 年段作霖任云龙县长, 这才决意搬迁到石门井。+ u) k. U4 P) I( }0 _8 W8 t- S
  所以县城从 1930 年始称“石门镇”, 但到 1939 年,又改名为“上里镇”,“上里”即“上五井里”的变称。
5 ^5 O8 Z& e: ?" E4 w6 a0 R0 @  县城搬迁后,因经费原因,县政府无力大建,只好利用“彩云书院”办公,而在“彩云书 院”旁另辟新舍筹建县立中学,也就是云龙一中的前身了。同时石门的民居建设也逐渐由东 往西移动,但中心地带为“桑树园”(杨名^ 为发动地方种桑养蚕所植桑树,地点在今石门派
$ N  V" Q+ a$ g5 \  35
1 c! i" ~7 F: p/ X  出所以下至百货公司一带)和杨家大宅院,属私产,一般人由石门井老村子到县政府只能从 “后山巷”到“关庙街”(公安局前巷道)行走。1931 年,为方便四乡的集市贸易,在县政府门 外开辟了一条“十字街”。) S3 x8 z0 V0 x7 G  X
  解放后,云龙县城的名称变了多次: 1950 年先归“上里区”管辖,后归“第一区”管辖,分别称龙泉村、崇峰村和石门村;, W& J. ?. w) @" w
  1951 年仍属“第一区”,称“青云乡”;
$ b1 D3 W0 k0 i9 f) }6 L* Q6 U  1952 年改为县直接管辖,称“新云镇”;
1 f. C$ T2 s6 r# E/ Y3 w2 L5 U7 q9 X  1953 年再归“第一区”管辖,仍称“新云镇”;1 s  F" u0 s; ]$ k. O+ N7 \5 l
  1962 年属“石门区公所”管辖,称“石门城镇人民公社”;0 p7 p' k$ ~# D6 q% ]
  1966 年复为县直接管辖,先称“石门镇人民委员会”,再改称“石门镇人民政府”;
6 {  t6 W" b$ ~* h( Z  1968 年县直管,称“石门镇革命委员会”;3 w. Y1 ?4 ?, Q( Z$ i9 ~2 C/ w7 {
  1970 年属“石门公社”管辖,称“石门城镇居民革命领导小组”;
3 R4 @7 G) J, u+ R  1974 年复为县直管,仍称“石门镇革命委员会”,下辖“石门城镇居民委员会、石门生产 大队”;& f# J) }9 ?; f3 \: `) W7 A
  1981 年属“石门镇人民政府”管辖,称“石门街道办事处和石门农村办事处”。+ H+ A; u- }$ M$ ?0 h
  2005 年属“诺邓镇人民政府”管辖,称“石门社区”。9 T. o' a! y- p0 {
  “诺邓”的行政区划则有不同分期。& z) k5 Z5 [6 O( O
  “诺邓”是云南千年不变的最古老的邑名,说它是村也好、镇也好,自汉朝以来它就是一 个能引起中原王朝重视的特别地区, 它的历史文化地位是见诸于正史文献而并非是野史虚构 的。这些问题已经得到权威专家的认可,这里就不说了。明朝前期和中期,诺邓虽然是“五 井提举司”治所(五井提举司行政级别为五品,相当于府级,且直属中央政府)所在地,但 它在行政区划上属于“上五井土巡检”(在大井)管辖;
3 w  m! B0 |- \9 g2 h  明末至清,置“诺邓里”,其辖地为a 江东岸,南至“锁里场”箐、北至杏林三家村、后至 “新寺梁子”一带;& h$ X3 h* K* ?8 G
  1930 年在“诺邓镇”置区,辖地为今白石、长新、检槽和果郎全境,1933 年“诺邓镇”又 改称“诺里乡”;
# j$ h: l" c7 E! b; Y  解放后到 1958 年前“第二区”又称“诺邓区”,辖今白石、长新和果郎。1958 年至 1961 年 诺邓村民大搬迁,全村一空。
* [# q4 }# n0 G  从 1962 年起,诺邓之称仅为诺邓村本身,叫“诺邓公社”、“诺邓生产大队”或“诺邓村公 所”,先后属“石门区”、“a 江公社”、“石门公社”和“果郎乡”管辖。
% B3 g, d- o9 f5 R5 k" d  至 2005 年乃成为“诺邓镇”下辖的“诺邓村村民委员会”。
3 a9 Q) J' Z: n/ |; g) v: |5 _' {  36
8 `) a6 e3 u5 u  从五十年大理信息网过滤信息始,云龙县城除了“六角塘”(县委会和广电局之间)几户人家外,原杨家 大宅院 90%的房产全部归公,城区建设这才开始逐步向西北拓展。但真正规模性的建设是 在七十年代以后,于是就形成了大致以“江东桥”划界的新旧分明的新街、老街两大片区。为 便于居民行政管理,乃将老街区的街道命名为一街、二街和三街,而把新街区命名为四街。
: x3 S! r6 Y; \# U! U% e- v- n5 P  后来新街区不断往西、南、北方向的河滩、农田和荒地发展,1987 年第一个县城建设规划 编制出来后, 七十年代由县级机关在东面河滩上开发出来的“大寨田”以及北山下小学校周边 一带也被利用起来了。到 2002 年提出“市政建设六工程”后又进一步向“农机厂”(即新开发 区)直至“太极图”一带扩展,由此一条又一条新街道产生了,而云龙县城的区域和面貌也就 一天又一天地发生着新的变化。* z4 H  p; t9 _: X
  月稿) (2006 年 1 月稿)
8 `% V3 i' Q& T. e  大6 v1 ~2 F. Q6 R3 N6 `! p( J
  理
( Z% v( d$ w/ Z; _  M: r  赋6 r- i; k8 t6 C+ Q$ p) o9 [6 x4 g
  大理风光,四海名扬;大理魅力,千载流芳。汉白彝回,共谱我 民族联唱;风花雪月,独爱我文献名邦! 远兮悠兮,上古已辟蛮荒;久兮长兮,庄F 入俗称王。汉习楼船, 因身毒见有筇杖;文肇司马,曰武帝欲治k 方。眺彩云南现,映周边 叶榆、邪龙、比苏、Q 唐;当两汉藩屏,庶包括益州、永昌、  、 夜郎。诸葛度势,募移民而奖农桑;爨氏夸雄,霸南中而融氐羌。
( E0 w4 _  z, l( K$ H# W  异兮神兮,九隆王出哀牢而成君长;似兮传兮,细奴逻礼铁柱而 受禅让。骤起天宝战事,李宓将士犹享祭点苍;虽有南诏立国,蒙氏! b! n6 m1 L* F5 W- n# y
  37
2 R0 Y6 f) M) [) G" H" ~" H  政权非执意反唐;故德化碑里,情切切若诉衷肠;是崇圣寺中,香袅 袅普照佛光。爰至宋挥玉斧,大理国一隅安祥;缔接中华文明,白王 宫梵铃常响。% V/ u  A% r9 s
  分兮合兮,元世祖革囊渡江;统兮全兮,明王朝秣马南疆。三塔 永镇,移民屯田垦荒;麓川已平,土流中外通商。帝都迁客,有杨升 庵春望;名士风范,数李元阳倜傥。迨南明驱返,吴三桂自取其殃;9 V  }# F: c! v4 Q
  使清庭震撼,杜文秀意气高昂。迤西文才武略,惟赵藩杨杰标榜;沟 通南来北往,乃喜州鹤庆商帮。抗日战争,滇缅路勋同沙场;民主革 命,滇西北红旗飘扬。
  T: Z+ @' N2 S# a) u7 T0 B  盛兮伟兮,新中国富强兴旺;
. L7 W& ^& `6 A0 ~2 S3 L+ h  兮靓兮,自治州灿烂辉煌。现代 文明,遍及城乡;和谐社会,造就安康。苍山秀而洱海清,孰能比大 理气象?心灵美而歌声甜,谁不赞金花姑娘?
- Q8 r1 O- }, S$ \# y% k+ W# q  人杰兮地灵,百二山河卧虎藏龙;品美兮物盛,六诏故地锦绣繁 荣。千秋俊彦,皆留下伟绩丰功;五洲宾朋,尽来寻古迹名胜。% R+ Z8 V9 |% Q+ \% ]3 E! V( E6 u
  两关高耸兮,犹护大理古城;三塔依然兮,仍伴宝刹钟声。云如 玉带,苍山雪霁十九峰;岛似金梭,洱海波扬两三重。妙香国故事, 尚闻观音塘之感通;周城村人气,常道蝴蝶泉之幽情。喜州镇民居, 巧夺天工;风情岛趣味,毓秀海东。洋人街连古巷,五华楼灯火通明;
, Q2 v9 ?" K" r; Y8 ~  影视城随旧塔,三月街歌舞升平。攀上关之花兮,沐下关之风;赏海 心之月兮,观龙山之景。闹市繁华,公园有天宝遗踪;高楼林立,新 桥若西洱长虹。绿玉通衢纳天下商旅,入我滇西胜境;明珠广道容万 里游客,播我大理美名! 千古文明兮, 尽现域中;
6 ]- K, Q8 [- }( @" }  苍洱四围兮, 岂乏精英?樊绰曾写蛮书, 物产已知无穷;徐霞客作游记,山水未能全行。鸡足灵秀,佛光普照 金顶;诺邓古老,天池滋养云龙。石门关前,博南古道出永平;新华 村外,水乡泽国留鹤庆。剑湖春晓,石钟山上展峥嵘;沙溪秋熟,宝( p$ v& i0 E4 s9 I
  38' }; w, R( l* G; E7 ?
  相寺旁闻歌声。巍宝山下,南诏故土处处仙踪;无量山里,小河淌水 遥遥可听。彩云之南兮,有水目之圣;玉洱之源兮,有茈碧之清。. t4 H9 b! |+ E# x9 g
  丰兮,拥资源之众;巧兮,叹工艺之精。有奇花异草,大理石四 海知名;有木雕银器,扎染布异彩纷呈。森林矿产,珍藏崇山峻岭;3 k3 u" Z# b; u- v; d! l, j: _
  水电明珠,光耀城乡全境。交通四达,有公路铁道航空;民风淳厚, 皆勤劳智慧真诚。建滇西中心城市兮,求奉献而立新功;为国内旅游 胜地兮,面世界而守文明。今日大理,日益昌盛;未来大理,愈更兴 隆!3 E% G+ Z( K! ^* n
  39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