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2 W, O' R+ J r
大理市开展乡村旅游成效显著 : i- Q7 X, r2 Y- m. b
' G' ?3 u! p7 X
* I P4 T. ^+ }( J! Y v/ @
% T5 y5 [3 x, P3 Q: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开展乡村旅游发展工作,凭借丰富的自然和旅游资源,把乡村旅游与农村产业发展进行有效结合、相互促进,搭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新平台成效显著。 3 p6 v l" j( D* j3 s; t- P
3 c% r7 Z4 X+ g5 g6 ~* R/ H“十二五”期间,大理市旅游业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4123.99万人次,比“十一五”时期增长50.94%;旅游总收入549.34亿元,比“十一五”时期增长194%。各项旅游经济指标成倍增长,旅游业实现了较快发展,同时有效促进了就业创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全市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5万多人,间接从业人员近10万人。随着旅游产品日益丰富,自驾游,散客自助游及康体养生、民族文化体验、温泉度假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不断丰富。依托全市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和民族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引导农民、开发商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形成了以下关镇、大理镇、喜洲镇、银桥镇、双廊镇、挖色镇、海东镇、太邑乡为主要区域,各重要景点周边均有分布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格局,涌现出了一大批特色鲜明、独具规模、成效突出、深受国内外游客喜爱的乡村旅游点和乡村旅游产品,全市现已建成特色农家乐630 余家,休闲农庄99家,直接带动就业近万人,年接待游客490 多万人次,实现收入13亿元。% d1 [8 _0 A7 z+ E
" m8 M9 d& c: I6 u" y. S! i# q8 _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为了进一步满足广大游客环洱海游的需求,提升旅游综合环境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与之相配套的基础设施,我市通过加大财政投入、争取专项建设资金、招商引资等多渠道筹集资金,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体系。于2016年6月实施了大理市环洱海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约2.3亿元,其中一期政府性投资4990万元,重点实施旅游标识标牌系统建设和环洱海周边18个三级游客休息站建设(包括功能房、管理房、旅游厕所、观光大巴停靠、自行车换乘、栈道等内容),项目的建成将贯穿整个环洱海线路的游客休息、旅游咨询等服务。环洱海游客休息站点涉及9个镇,建设区域涵盖了大部分环海沿线自然村,每个站点将直接吸纳20名左右村民就业,并带动周边农户开展旅游经营,使依山傍水的环海游成为大理市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507.73万人次、同比增长46.73%,旅游社会总收入246.71亿元、同比增长51.33%;其中,乡村旅游占旅游社会总收入的近三成。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相关红利势必惠及民生,既激活了相关行业的市场动力,也增加了就业岗位,还直接带动了全市乡村旅游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为大理市的特色旅游乡镇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 _, h% O* [" G% ?5 u t. n9 O0 ^: m/ r% B. o3 M3 a
按照“遵循乡村肌理,突出乡村特色,挖掘乡土味道,记住美丽乡愁”的标准,全面开展旅游村庄环境整治提升工程,普通村提速、精品村提升,以打造 “绿色、开放、协调、创新”的休闲村庄为主线,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为核心,围绕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为要求,将乡村旅游业打造成现代化服务业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既要突出乡村特色,又推进信息技术与旅游资源的融合,加快乡村旅游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我市在2016年建成了喜洲镇、双廊镇2个特色旅游乡镇;喜洲村、周城村、古生村、庆洞村、双廊村、长育村、龙下登村、挖色大城村、下关镇凤阳邑村、凤仪镇北汤天村、太邑大村、坦底么村等12个自然村的特色旅游村,量身打造大理特色旅游乡镇。
& |; r2 V4 r/ I$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