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 z; D* h( T/ D h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李晓岑(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妙传)
" T T, D7 G9 ~ 编者按:2013年11月1日至3日,云南省佛教协会与大理崇圣寺联合举办2013崇圣论坛,全国著名佛教文化专家、大德高僧发表真知灼见,共论云南佛教在中国国际文化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李晓岑发表了题为《崇圣寺塔的年代》的主题演讲。阐述了崇圣寺塔应建于公元7世纪的贞观年间,比现在公认的建塔年代提早了约200年的时间。以下为论文摘录:
1 a4 l" B+ X3 U( l- ?& N. o 崇圣寺塔屹立于大理古城北门外1.5公里的苍山中和峰下,背靠苍山,面临洱海。为唐代建立的古塔。作为中国西南古代最宏伟壮丽的建筑物之一,这座塔是大理古代悠久灿烂文化的象征。1961年3月,此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关于此塔的建立年代,元、明以来一直有分歧,有唐贞观年、唐开元年和唐开成年诸种观点。本文根据近年发现的有关文献,以及古代文物资料和碳十四测年数据,认为崇圣寺塔应建于公元7世纪的贞观年间,比现在公认的建塔年代提早了约200年的时间。
) d6 o+ u$ h$ E8 V2 P 崇圣寺塔建立年代诸种观点
) M4 D8 U. P- ~( f1 w7 K 崇圣寺塔共有三塔,关于崇圣寺主塔的建立年代,文献记载历来有不同看法,主要有三种观点:
. r7 ^/ d) J) e' C7 P2 k7 N1 c1 A 1、唐贞观年说。明代李元阳在嘉靖庚戌年(1550年)曾躬亲维修过崇圣寺塔。在《崇圣寺重器可宝者记》中记载了一件事:"三塔,中塔高入云表,寰宇无匹,旁二塔如翼内向,顶有铁铸记曰:大唐贞观,尉迟敬德造。"这里,李元阳说塔顶有铁铸记事,提供了崇圣寺塔建立年代的第一手信息。以后维修崇圣寺塔不见此铁铸文字,并不表明嘉靖年间李元阳没有见过。这是此塔建于7世纪贞观年间的依据。(胡本)《南诏野史•劝丰佑》也说"塔顶旧有铁柱款识云:贞观六年尉迟敬德监造。"表明撰《南诏野史》时,有题款的铁柱已不在塔顶了,但确实存在过。贞观六年为公元633年。
5 C( J( |- a" f: m 2、唐开元年说,此时洱海地区仍然处于六诏时代。元代张道宗《记古滇说集》说:"先是唐遣大匠恭韬、徽义至蒙国,于开元元年癸丑岁造三塔于点苍山下,建崇圣寺于塔之上。倚山临水,无不精丽,塔高三百余尺,崇高十六级。"开元元年为公元714年。张道宗的记载也是滇人关于崇圣寺塔的首次记载。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卷五也有相同的观点:"崇圣寺,在点苍山下,有三塔峙立寺前,中塔高三百余尺,崇十六级,制极精巧。塔石刻云:唐玄宗开元元年癸丑岁,大匠恭韬、徽义所造。"
: L: d# \0 ~, v# x* s 3、唐开成年说,也就是南诏的丰祐年间。(王本)《南诏野史•劝丰祐》记载: "开成元年,嵯巅建大理崇圣寺,基方七里。圣僧李贤者定立三塔,高三十丈,……自保和十年至天启元年,功始完。匠人恭韬、徽义、徐立。立教官二人,张永让,益州人,赵永,本国人。"以上记载颇详细,有建塔的年代、各个工程师的名字等信息。其中,开成元年为836年,倡议者南诏权臣王嵯巅,总工程师李贤者,匠师恭韬、徽义、徐立,教官张永让、赵永,等等。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四川人,也有南诏本国人。据此,方国瑜认为崇圣寺主塔的建立完成于开成五年,即天启元年(公元840年)。此结论为云南学术界普遍认可和采用。( a3 l/ G8 G$ |: A4 n% A( r
以上三种观点,年代虽然不同,但都处于唐代,仅早晚有区别,年代上下相差约200年,而且都认为是内地罗致来的工程师建造的。所以,此塔的建筑形式从内地传入应无疑问。另外,第2种和第3种观点所依据的文献谈到的是建三塔,并没有专门针对主塔而言。实际上,现代学者一致认为,主塔的建立年代与其他两个小塔建立年代是不同的。
8 j- t" x4 P4 z/ Y0 |6 l 崇圣寺塔建于7世纪证据
0 |/ H' L# {* S) p 崇圣寺塔建于7世纪的观点中,还有一个科学分析的重要证据。1978年维修崇圣寺塔时,曾对塔的东门木质过梁进行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为距今1445±75年,树轮校正年代距今1375±80年,为公元575±80年,大致处于公元7世纪初。这是木头被砍伐的年代,建塔的年代应稍往后推,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相当吻合。这是一个重要的年代数据。发掘报告认为,这个年代可作为建塔年代的参考。但报告仍采用了方国瑜公元840年完成建塔的观点,并没有采用这个数据。+ \! H2 T L, W, Q. S, G
所以,认为崇圣寺塔建于7世纪的贞观年间,这种观点有三个充足的证据:1、公元664年僧人道宣的记载。2、明代李元阳维修塔时发现的铸铁题款。3、碳十四数据。这三条,几乎都是第一手的重要证据。1 ?. Q; p7 E' ~$ A
而目前公认的建于开成元年(公元836年),依据只有一个:明清时期《南诏野史》的记载,证据显然弱多了。认为建于开元元年(公元714年)的观点,则是依据元明时期的记载,证据也不充分。都与第一手证据相差太远。9 K4 C( g& k9 t4 h$ w h0 I2 T H
一些专家认为,崇圣寺塔为密檐式,时代不应早于西安小雁塔(公元707年)。但密檐式塔在中国出现很早,现存河南登封嵩岳寺塔为这类佛塔中留存至今年代最早者,建于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年),说明不应以西安小雁塔作为此类塔的时标。而且,小雁塔为15层(现为13层),崇圣寺塔为16层,来源应有所不同。
% j% z5 W6 A6 |6 t 唐僧道宣提到西洱河只有一个塔,说明当时可能只有大塔,这也映证了两个小塔是大塔之后建立的观点。9 q; t! g4 F! Q
胡蔚本《南诏野史•劝丰佑》说劝丰祐在位时,"敬宗乙巳宝历元年(公元825年),重修大理崇圣寺成,先是,王嵯巅广寺基方七里,圣僧李成眉贤者建立三塔,高三十丈。……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经始,至是工竣,……盖寺之建久矣。"根据这一记载,公元820年到825年,王嵯巅只是重修了大理崇圣寺,并不是创始。崇圣寺的建立远在此之前。"圣僧李成眉贤者建立三塔",可能指修建了另外两个小塔,遂有了三个塔。+ _9 t2 B, j8 P( t$ R
即便被人们征引为公元840年建崇圣寺塔的依据——王本《南诏野史》,此书在前面"晟罗皮条"就说:"开元元年,唐大匠恭韬、徽义建大理崇圣寺塔并塔,刻石纪年。"以后才提到王嵯巅建大理崇圣寺之事,可见,王本《南诏野史》同样主张王嵯巅只是重修大理崇圣寺,而建立塔的时间则在此之前。但人们论证建造千寻塔的时代时,只抓住同书的后面记载不放,对前面的建塔记录竟撇在一边不用,这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 ?0 M8 K7 P3 C+ l6 y
因此,在没有新的证据之前,笔者倾向把崇圣寺塔主塔建立时间定于公元7世纪的贞观年间,比现在公认的时间提早了200年。当然,崇圣寺塔的建立还涉及当时社会生产水平和佛教文化面貌等复杂问题,例如,居住于西洱河的"河蛮"社会发展水平,此种形制的佛塔最早出现于何地,怎样传入云南,当时大理地区的佛教文化状态等问题,都有待更一步的研究。# F) m. K, o1 i$ A;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