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通寺又名荡三寺,班上寺,位于点苍山圣应峰南麓,始建于唐南诏时期,扩建了元朝而盛于明代,是大理古寺里最有文化气息的一个寺名,留传下来的故事很多,也就颇富传奇色彩。
" ]& n, L9 n% y" h% N5 u 相传,感通寺为南诏高僧李成眉所建。当年李成眉云游到大理,看到感通寺风水很好,就把手中的樟木禅杖插在地上说:“若引地通建寺,就让禅杖成活”。果如其言。禅杖就地生根,成活了。于是筑台保护成活樟树,且名之日“樟木台”并着手修建庙宇。寺里的和尚在念诵《龙女经》时感动了龙女。龙女先是花为凡女为和尚做斋饭,随后又华为龙女花。和尚用龙女花为皇后治好乳疮后,国王非常高兴,赏赐重金,大兴土木,广建寺庙,还在龙女旁边立下了“恩彼灵珠:的碑文。
]& \3 Q P2 S& K1 T; K; a 明洪武十五年,感通寺主持无极禅师到京城明晛明太祖朱云璋,带去白马和山茶作为贡品。进京时。正值初春,恰逢白马嘶鸣,山茶怒放。朱元璋认为”马嘶花放“乃是大明皇朝的吉祥征兆,心中大喜,特地赋御诗十二首相赠,赐无极名法天,授其职务为”大理府僧纲司都纲。无极返回大理后,将御赐《归云南诗》十二章,携刻在感通寺正殿大云唐前。担当为此题联:“寺古松森,西南览胜无双地;马嘶花放,苍洱驰名第一山。”
1 g ^8 U d3 P% m* [8 e( e 还就是“龙女奇花传千古”的故事。而另外一个故事。则发生在明代中后期,说的是“名士高僧共一楼”。
8 ~# i8 r) L8 h4 i$ v# x% ]& [ “名士”指的是明代著名学者杨升庵。明嘉靖三年,杨升庵因“议大礼”案触怒了嘉靖皇帝,被充军来到云南。他与李元阳结伴同游点苍山,在感通寺的班山住宿二十多日,还在此校注《六书》并转注千字音韵。后人将此楼题名为“写韵楼”。“高僧”指的是云南杰出诗人,画家,书法家担当和尚。他在鸡足山,感通寺的寺院内修行,专心致力于诗书画的创作。书如行云流水,画则有笔外之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晚年的担当和尚常住感通寺,因仰慕杨升庵的品学,重修“写韵楼”作为自己的住所........后人有许多赞美诗篇,如清人桂未谷写到:“西羽曾为结伴游,班山寺里共听秋。谁通转注收奇子,个个来登写韵楼”。4 E$ e. _- [8 W3 \% V" y& W3 ]- X
如今的感通寺,古茶树依旧枝叶繁茂,昔日杨升庵敲字问句的写韵楼,传奇的龙女花,还有大殿门前檐下担当和尚“一笑皆春”的匾额,似乎仍然向每一位到访的人诉说着动人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