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记者走进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凤仪镇华营村,但见田间地头,蔬菜抽出嫩芽,红红的番茄正等待收获,处处色彩斑斓,一片生机。
3 J" f+ Z: v% L' ?8 X6 W& E“村里引进企业,对村中土地进行流转,实现了规模化、机械化、技术化种植,有了产业‘发动机’,带来了新的气象、新的发展、新的希望。”华营村委会主任王国兴说。( f. Y0 X& s; k: ?( t u
“通过流转土地带领村民共同发展,共同致富。”大理荣江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葛华近说,通过引进荷兰的技术,实行电脑自动控制,全天化滴灌,还安装了监控,从生长、采摘到销售,严格把关,构建起可追溯系统,确保从土地到餐桌都是“绿色”生产。# V8 B- ]8 |" [9 `: U3 a
荣江公司共流转土地2000余亩,用工5000余人。“租地收入,工资收入,还有提成。”村民杨玉柳说,收入可观,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1 d7 o" U1 g9 B' g7 _# a9 ^, h“打绿色牌,走生态路,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大理白族自治州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阎炳安说,大理充分发挥“区位优、生态好、物种多”的优势。在“特”上做文章,实施品牌化战略,打造“一县一品”“一乡一品”,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形成粮经饲统筹、农林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
7 R" |* y6 b/ J7 l8 [2016年,大理州农业总产值达388.83亿元,排全省第二位。今年,大理州农业总产值预计达412亿元,增长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为10544元,增长9.7%,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1 N5 P/ J1 F% h
下一步,大理州将以《大理州“十三五”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划》为引领,加快构建“1+10+2”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体系,即:夯实高原粮仓,壮大烟草、核桃、畜牧、蔬菜、特色水果、生物药业、薯类、蚕桑、高山生态茶和花卉等十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休闲农业、淡水渔业两大新兴产业;按照“两区一带”的总体布局,即:建设100万亩洱海流域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100万亩高原盆坝现代农业示范区、1000万亩山地林畜茶果药生态产业带;围绕“一定位四打造”发展目标,即:以构建云南绿色农产品和食品区域中心为定位,着力打造滇西绿色农产品聚集中心、绿色农产品加工流通中心、绿色农产品重大产业基地及绿色农产品对外辐射中心,把大理建设成为全省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滇西重要的农产品加工物流中心、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目的地。到2020年,全州农业总产值达500亿元,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产值达1000亿元以上。
& |. x( f) i8 F1 [5 T围绕打造“宜居乡村、宜业乡村、宜游乡村、均衡乡村、和谐乡村”的目标,“十二五”期间,大理州每年整合资金70亿元以上,建成500余个美丽宜居乡村,保持在全省领先水平。目前,大理实现了由典型示范向全域推进的转型升级,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到2020年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项目将覆盖70%以上。
$ {" V9 u/ E; j0 Z" E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理州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培育发展订单农业,创意农业、养生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坚持脱贫攻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民生保障相结合、与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发相结合,不断提升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造血能力”;加大农村公共活动场所建设力度,改善提升农村居民文娱活动的场所条件,注重乡村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农耕文化的挖掘弘扬;培养造就适应现代农业发展、产业振兴、美丽乡村建设要求的“三农”工作队伍和新型职业农民。(云南日报 记者 管毓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