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发表博彩类、私服、色情、赌博、诈骗、违法广告等一切国家法律禁止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禁言并清空帖子,严重者报公安机关处理!

永平狮子窝村:茶香扑鼻民欢喜

0
回复
1009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27 17: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L8 `' T% _& K! V" a
已经投入生产的狮子窝村茶园。

2 C) c  z1 C6 V* n0 s* e* r5 Y& v  5月18日,我们来到永平县狮子窝村采访。走进新寨村民小组董学灿的茶园,3年生的三四十亩茶树吐着嫩芽,在阳光照射下,散发出浓浓的茶叶清香。
. L  A3 d- K, z* T  “我家种了36亩,现在可以采摘的有12亩左右,因为刚刚出产,今年估计可以卖5000多元。明年就可以翻几番。今后的幸福生活就全靠它了。”正在采茶的董学灿一脸幸福。3 I$ v* F% @+ w+ S" j& D
  村民黄董永告诉我们,他家种了15亩,今年可以采摘8亩左右,也会有几千元的收入,今后要多种茶树,向青山绿水要幸福生活。
  S0 T( L  v7 l+ l3 v) S  坐落在木莲花山脚下的永平县水泄乡狮子窝村,是一个集边远、山区、贫困于一体的深度贫困村。但这里山高林密,平均海拔2000米,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得天独厚的山地资源,还有丰富的古树茶资源,是适宜生态茶生长的“宝地”。而一直以来,这里的群众背靠青山过着清贫日子。
# W& q% r9 g7 Y. [0 M  如何让村民脱贫致富是历届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干部的一块心病。把准“脉”,才治得了穷根。乡、村两级干部深入调研,决定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生态茶产业,真正实现既保住青山绿水,又能增收致富。
; C8 k5 o/ T$ A8 Q7 N5 R  聚焦资源优势  A( ?' i. V- [& U% s& a, h- U7 [
  做强产业品牌
; t' i0 a! i: `; {) v  “狮子窝村有6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317户1080人。由于气候冷凉,世世代代以种植玉米、泡核桃和养殖黑山羊为生。没有支柱产业,群众收入来源单一,是贫穷落后的最大原因。”村党总支书记张万宏说。1 H+ N/ x+ J; F
  立足古树茶资源优势,狮子窝村吃定茶产业,以“保护为主、开发为辅”,打造品牌。一方面开展古茶树普查,对境内1507株古茶树全部进行挂牌管理和GPS定位、基础数据采集;一方面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组建狮子窝村茗狮古茶树专业合作社,统一培训30户拥有古树茶的农户,对古茶树进行统一标识、统一管理,形成狮子窝古树茶品牌。同时,开展茗狮古茶树保护公益行动,组织茶农开展茶叶加工培训,鼓励贫困群众通过加工茶叶增加收入。现在,古茶树平均每株每年可采摘鲜叶约20公斤,全村年鲜叶产量达30吨,能加工干茶6吨左右,以市场价每公斤600元至1000元计算,产值可达360万元至600万元左右。
' ~' ~+ `8 u- x  w. f/ N$ q  聚焦党建引领
0 u5 X# T6 a6 k' ^  推动产业发展5 X# t( x4 K  S- V2 V+ c
  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狮子窝村采取“党支部+”的产业发展模式,引进永平县博南山茶业有限公司,推动高山生态茶产业发展;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大力发展并带动群众发展生态茶产业。目前,全村180户农户种植生态茶2600多亩。
, D( U) B9 i$ p9 ~  “发展生态茶产业,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充分利用了山地资源,最可喜的是解决了群众增收难题。栽下生态茶这棵‘摇钱树’,狮子窝村乡村振兴就有基础了!”村委会主任董汉明对狮子窝村的未来充满信心。
8 U  p% U+ C+ Y/ x/ R( V) [: b) s 通讯员 字正张 孙小林 文/图 (大理日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投稿

x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