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 P) M* A; I
N: p$ C6 c @5 m: }" F
' `2 |% Y8 O6 O$ ^5 [) v8 I
2 _( h' e# K7 X( F! n A1 C
+ L {8 u1 u$ T0 E! @# ?
走进南涧镇涧河社区“爱心驿站”,大米、油、衣服、鞋子、文具等各种日常生活用品摆满了货架。
$ K# X1 P' m% f t$ |* V8 x* A “现在党和政府对我们这关照,我们一定要好好苦。这样不仅自己很快可以实现脱贫致富,还可以有积分,用积分可以在‘爱心驿站’免费换取大米、油、衣服等真是想不到啊!”来自白云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自成龙告诉记者。- V g( C0 M k2 e
/ R0 p n1 o j p1 s5 `5 M8 N' X, Y; q. s0 i& i5 N
近年来,南涧镇不断丰富党建活动载体,探索建立“1+14”和“党建+公益”的志愿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带动作用和扶贫开发对基层党建的促进作用,实现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双推进”。
7 p# A4 A$ ~5 d& U0 T& g( A9 n$ Q
8 r# M' f: o! ^& K$ D5 [- B
4 z5 {0 m1 ]) {( V( k 南涧镇共有15个村(社区),其中涧河社区为纯居民社区,没有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其他14个村(社区)均有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为营造全社会参与扶贫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涧河社区党总支的优势和作用。7月14日,南涧镇开展“1+14”涧河社区与14个村(社区)党总支联建,依托涧河社区的“爱心驿站”,由村(社区)党总支负责落实,评选出感党恩,跟党走,自立自强主体作用发挥比较明显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给予一定的积分奖励,用积分制激励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让其他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学有榜样,激发内生动力。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凭积分可到“爱心驿站”选择自已需要的生活服用品,变被动接受钱物为通过自身努力获得主动选择权,贫因群众的参与热情和自信心。评分标准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感党恩、有志气、爱干净、肯吃苦等基本条件;以及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典型案例。
8 \& n0 f3 w, U2 ]& F# m8 M& N1 |& t* s) f4 z! n# x5 A
* P7 j) [+ v/ ~- h “我们这里没有金钱交易,只有爱心和志愿服务。”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到。“爱心驿站”设在社区办公大楼,却不是让居民购买物品,而是为了给南涧镇的贫困人口提供便捷、优质、暖心的免费服务和家庭提供物质救助。
' r" r/ g- |( l% r1 h, I& `5 | “‘爱心驿站’是一个传承雷锋精神的平台。成立‘爱心驿站’不仅能帮助有需要的困难群体,鼓励他们尽快脱贫致富,也为富有爱心的人提供帮助他人的途径,在感恩与帮助的过程中,形成一股浓厚的爱心氛围。帮助贫困户,培养了他们自力更生的信心。同时,通过基层党组织将党员组织起来,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增加党建工作的实效性,扩大党组织的影响力。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志愿者模范带头作用。”南涧镇党委书记李增发说。1 k' R/ f# c0 [
云南网通讯员 适志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