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老党员,我没忘记自己的身份,有的村民只顾自己方便,经常往沟里扔垃圾,每次都把沟堵死,我清理了好几次……”“村里三令五申,不准乱占乱建,还是有人违规盖了彩钢瓦房子!我带着几个党员制止。”……剑川县沙溪镇长乐村党支部活动室里,党日活动中,党员发言踊跃。党员声音中传递出了一个信号,新农村治理,需要走一条乡村善治之路。. J1 g& ]7 I2 ~4 ?: J: {9 g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并将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七个具体路径之一。”剑川县沙溪镇党委坚持把党的领导放在建立健全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的首位,大胆尝试走一条乡村振兴,村民善治之路。
! X5 s! v: m& ?* ^: @. S0 @2 \ y& g3 ~ 依靠“党支部+社会良性组织+村民”模式,走一条特色自治之路。2016年1月,沙溪镇把鳌凤村马坪关自然村作为村民自治的一个试点。马坪关自然村是一个典型的高寒山区,距行政村村委会所在地18公里,与剑川县弥沙乡接壤,曾是盐马古道重要驿站,这里居住着43户人家,139人。沙溪镇党委从建强“堡垒”入手,发展党员,成立了支部,成立了村民自治理事会、监事会。在沙溪复兴工程官方代表黄印武先生的牵线搭桥下,引进了社会公益爱心团队进行开发保护。开展乡村治理系统培训,着力提升支部和村民自我管理与服务能力。开设夜校提升村民素质。组织村民分期分批外出考察学习。成立了合作社,引导村民走乡村旅游之路,群众人均年收入突破万元。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双推工作”乡村善治之路在沙溪开花结果。4 f1 i# p V) \8 g) p# k3 }
沙溪古镇寺登街老党员老杨说:“现在我们村村民纠纷少了,而且纠纷案件办理很方便。既有每月巡回法庭来开庭,又有中心户长制帮助治理,村中纠纷少了,旅游投诉也不多了。这都是‘支部+村民善治’的功劳”。近年来,沙溪镇通过“支部+党员+中心户长+村民”的模式,以支部牵头,党员发挥作用的“网格化”管理体系覆盖了十四个行政村。在乡村振兴路上,党委充分利用巡回法庭、司法、派出所、党员义务宣传队的作用,形成了片区“网格式”法治治理体系,通过以案说法,直接治理等综合整治方式开展乡村治理工作。
3 a0 s. |4 ?' g0 J 党的事业根在基层,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最基本的组织细胞。近年来,沙溪镇在建强农村基层战斗堡垒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上大下功夫,以“1+N”(党组织+社会团体)模式,组建起一支队伍,参与乡村善治。长乐村党总支书记介绍:“过去村里党员对村中事务参与不够,现在党总支部通过‘党支部+乡贤+党员+村民代表+其他’参与村社会事务综合治理工作,效果明显。村风民俗大大改善,公益事情参与的人多了,民间的冲突减少了,环境污染问题也少了。”石龙村老党员张先生说:“通过‘1+N’模式,现在村里陋习少了,亲朋邻里和谐,村风更加文明。”
# e4 K) Q# P4 v* d+ B* B “基层组织+乡村善治”,让沙溪镇走上了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相互衔接的乡村振兴之路。4 C% w# @5 S! I, G% ^; {# C
通讯员 杨育标5 n8 D' j1 ?2 k
附件: 文章来源:云南网:乐诚弘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