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 @4 c+ w( }4 Q大理洱源冬日晨曦中的村庄-杨峥 摄4 h; V r( K$ L3 j
核心速读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洱源县紧紧围绕县乡村脱贫退出各项指标和户脱贫“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共投入37.6亿元,精准实施产业扶贫、易地搬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教育、医疗卫生、金融扶贫、生态补偿、社会保障兜底等工程,全县脱贫攻坚呈现出“精准、实在、全面、用心”的特点,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 K: G& [- o" n1 K3 H5 B
6 ?: K. n8 n. P. V/ j3 p
4 d3 T8 g& P( f+ b6 Y$ H6 C大理洱源风力发电 陈飞摄
0 d, q3 a1 W5 W, F
* k& j+ w5 t0 b' d/ g
! A/ A. b& D9 [! \& ] |7 B; ?脱贫经验抓产业促就业,不断增加群众稳定收入
# r$ m2 _" h: d. J9 H6 a投入12.86亿元,推广“党支部+贫困户+合作社”、“党支部+贫困户+龙头企业”、“互助社+贫困户+龙头企业”、“互联网+农户”、订单帮扶、劳务输出等模式推动产业发展,把扶贫困户、扶组织、扶龙头企业有机结合,因村因户施策,加快扶贫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稳定脱贫。4 J8 u! a- [% ?9 p/ b: N7 n& P. y9 U( Q
# w1 q' h9 L! d, K A
3 M! _9 o' V0 k( p( {+ C8 k抓住房提质量,实现群众住房安全稳固和遮风避雨
3 m: E+ [, l. Z6 H0 q( ]+ H* \9 t投入5.3亿元采取易地扶贫搬迁、县级筹资稳固住房建设、政府兜底建房、农危改、地震恢复重建、农村人居环境住房提升6种模式,实施稳固住房建设30060户,同时,统筹各项扶贫和保障措施,加强建房户后续产业和转移就业工作,确保不因建房致贫、返贫。
2 i1 b1 q5 ^: z6 e N, G2 _6 l, K$ t. s5 ]$ |# f
抓基础建设施,乡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u% Y! ?: j( a* o% b! ?. n6 P
投入9.69亿元,以整乡整村推进、脱贫攻坚道路硬化、“直过民族”整村推进、沪滇扶贫协作等项目为平台,全面加强贫困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后劲。顺利完成通村道路硬化、村组道路拓宽、桥梁建设、人畜饮水、脱贫水窖、电路、活动室、太阳能路灯、节能灶、公厕、户厕、厩房等一大批项目建设。* \* H; M( a. l6 d& M5 ?
抓教育谋长远,切实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v7 X7 a5 y' o1 Z* E9 K2 N: @
投入8.85亿元,一方面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投入6.1亿元,新建校舍、运动场地,购置图书和计算机等器材。另一方面严格落实教育帮扶政策。投入2.75亿元,以“决不让一个孩子因贫辍学,决不让一个家庭因学返贫”为目标,构建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的贫困户学生资助体系,做到精准资助、应助尽助。
3 L" h% A d5 ]2 ^抓医疗卫生,健康扶贫政策全面落实$ D( Q! k5 D' \: m7 n* W. H
投入健康扶贫资金4363.56万元,实现全县29390人贫困人口10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100%;90个村卫生室均达到标准化;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兜底保障“五重保障”政策;落实“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大病保险零起付等便民惠民措施;出台《洱源县建档立卡人口以外困难群体医疗救助暂行办法》等政策,有效预防卡外户因病致贫。
7 l( q- A# p' s" y拓渠道抓信贷,金融助力脱贫显成效 k- j% Y0 R. F. i8 s- o' ?" U
累计筹集各类金融资金18亿元,聚焦贫困村和贫困户,支持贫困群众因地因人制宜发展生产经营,精心组织实施了一批浦发行扶贫基金项目,把金融资源配置到脱贫攻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强对小微企业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通过创业就业、吸收入股等方式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 Z7 D) ~+ V! c* M$ P5 g: Z
抓生态促脱贫,两线攻坚实现“双赢”# B: }. l& n: H$ S
立足实际,把脱贫攻坚和洱海保护治理工作结合起来,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坚持“两线”作战,实现生态保护和脱贫攻坚“双赢”。在兑付公益林补偿资金、农业草原生态保护奖补、退耕还林资金的基础上,建设生态湿地、生态隔离带,流转土地,为群众增加租金收入;推进生态保护扶贫行动,开发多种形式的公益性岗位,从贫困户中吸纳天保员、护林员等,为贫困群众增加工资性收入。9 V! |+ N' L4 P& x9 @
抓社会保障,兜底不落一人
R1 ?! o* |/ C/ k4 j7 E投入4220.78万元,加强低保户与贫困户、低保线与贫困线的有效衔接,常态化对农村低保对象进行排查复核,做到该进的进,该出的出,不丢一户、不落一人,确保应退尽退,应保尽保;建立健全特困人员供养制度;常态化开展临时救助、孤儿保障和残疾人工作,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开展慈善募捐、大病救助、儿童关爱、残疾人帮扶等工作,让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兜得更加牢靠。
' v3 h# v3 B: p( r: }7 S; H: Z" n, g- K
(资料来源:云南省扶贫办)
3 i) I1 u7 V- w# n 附件: 文章来源:云南网:党一郡 |